看德国的“折磨”教育

2011-12-29 00:00:00朱灵
中华家教 2011年12期


  我们身边屡屡发生孩子因承受不了_一点点挫折而自杀、轻生的事件时,我们有没有想过:是否给孩子提供了太多的保护,是否回避了现实世界的许多负面的东西,以至于孩子面对挫折,没有一点抵抗力?
  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及复杂多变的痛苦。在德国,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或许,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刚到德国时,我寄住在朋友约翰家里。他家在法兰克福“富人区”,家境很好。他有两个孩子:11岁的乔治和9岁的凯斯。在他家住了几天,我就发现一向对公益事业慷慨解囊的约翰夫妇,对孩子却十分“小气”:孩子的零用钱每月才30欧元,而且要帮家里干活才能得到。乔治负责为花园植物浇水、翻土及擦洗汽车;凯斯则帮助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间、去商店购物和擦洗全家人的鞋子。到了暑假,两个孩子还骑着自行车,顶着炎炎烈日,挨家挨户送报,赚取买书和、玩具的费用。
  我对约翰夫妇的“残忍”表示不解。他们却说:“孩子总有一天要去更广阔的天地闯荡。为了他们将来能应对挫折,一定要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能力。”
  后来,我发现德国家长经常给孩子设置一些顺境下的“障碍”,有时甚至还故意“制造”一些犯错误的机会。德国同事苏珊娜7岁的女儿要跟同学去郊游。临行前,苏珊娜发现女儿忘了把食物和手电筒装入行囊,可她没有提醒。旅行回来,女儿饿得有气无力。这时,苏珊娜才问女儿怎么回事,并帮女儿分析原因。最后,女儿表示:“以后出门一定要先列一个物品单子,那样就不会忘带东西了o”
  在柏林一所小学的课堂上,孩子们异常安静。讲台前,殡仪馆的叔叔阿姨正在讲述人死时会发生的事情。讲完后,孩子们轮流扮演角色,模拟诸如父母因车祸身亡时如何应对。
  看到孩子们进入角色后的痛苦表情,在现场旁听的我不觉一震。可老师却告诉我,通过这样的课程,孩子们体验了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这有助于他们体验遭遇不幸时的复杂心情,以及怎样控制情绪。
  12岁的马丁今年已是第八次参加政府组织的“磨难营”活动了。今年暑假,他将和数百名儿童一起在哈兹山进行野外生存活动。活动丰富多彩又充满“磨难”。带队的社会志愿者舒密特博士说:…磨难营’活动旨在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团队意识及正视挫折的态度,培养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能力。”
  6月的一天,德国汉堡青少年法庭现场,法官正在审讯一名持刀杀人的少年犯。观众席上鸦雀无声,来自汉堡亨利希中学初一B班的20多名学生专注地聆听着……
  对孩子进行这样的教育,韦泽博士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以前的教育内容属于阳光式教育,而现在的教育结合社会现实,如阴暗面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的开放型教育。”他认为,如果为了保持学生心灵的“纯洁”,总是回避甚至不让学生了解社会的丑恶现象,这样一来,势必会造成学生长期与社会隔离,对社会缺乏全面深入地了解,一旦接触社会,看到某些阴暗面后,就会感到茫然若失,无所适从。
  我还仔细翻看了德国中小学的教材,在《语文》、《数学》、《社会》等多种课本中,不仅有“阳光”的内容,还涉及了社会的“阴暗面”,如种族歧视、违法犯法等,其宗旨是引导孩子思考各种社会现象。“我们无法永远保护孩子,但是我们可以教给他们怎样认识生活和社会、保护自己。”韦泽博士说。
  责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