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本年度,不仅是家庭教育领域里的相关专家、学者,其它领域的各界知名人士也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精彩的言论,下面我们请权江红老师分不同主题进行了总结,如果能给亲爱的家长们带来启发,我们会非常快乐!
家庭篇——爱的教育影Ⅱ向孩子一生的幸福
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心心相通是家庭教育的灵魂,以身立教是家庭教育的生命,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家庭教育的基础,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家庭教育的关键,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家庭教育的目标。
关鸿羽(著名教育专家,现任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教研室主任):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永远保持一颗童心,是当家长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有些家长总想让孩子“规规矩矩”,总想把他们变成个“小大人”,这种脱离年龄特点的教育往往造成两代人的隔阂。“将心比心”,遇到问题替孩子设身处地想一想,就会好得多。
关颖(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员,全国家庭教育专家团成员):有些家庭完全缺少对孩子权益的尊重,缺少对孩子起码的关爱心和责任感,缺少道德良知和法律意识,本该是最爱孩子的人反倒成了伤害孩子最深的人。
情商篇——孩子
成长的重要机制
王晶(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家长”):一个高情商的孩子比高智商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关心的是孩子是不是在健康地成长、能不能适应各种环境,会不会与人相处,有没有一个乐观的心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把每一个困难都看作一个锻炼孩子的机会。这还不算,还应设法为孩子“制造”困难,让孩子学会变不利为有利,克服挫折度过难关。
顾秉林(清华大学原校长):未来的世界,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健康比成绩重要,水平比文凭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
成长篇——长成为你自己的样子
卢勤(“知心姐姐”栏目主持人,现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中国的父母都望子成龙,但大家想没想过,“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培养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做的,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发现孩子的优势,培养孩子的兴趣,帮助孩子确定好人生的目标,让他们成为知识渊博的人、心胸开阔的人、兴趣广泛的人,敢于创新的人。
闵乐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在孩子的成长中,体验越丰富,知道的事情就越多,见识就越广,孩子也就越聪明。但值得家长注意的是,并不是孩子的任何体验都是值得提倡的。有的体验是必须严格禁止的,有的体验是需要引导、保护、帮助、限制的,只有那些安全、健康、文明、道德、能给人知识力量的体验才是好的、值得鼓励的。
甄世田(山东潍坊学院副教授):有意识地让孩子关注一些事物的开始与终端,如枝头的第一束花朵与最后一片叶子,天空中第一只飞来的燕子和最后南飞的雁阵……第一场雨,第一场雪,黎明朝日与月落黄昏,只要你有时间,自然,永远是孩子最好的书本!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名次和荣誉,就像天上的云,不能躺进去,躺进去就跌下来了。名次和荣誉其实是道美丽的风景,只能欣赏。
李开复(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把成功作驿站。一心想成功的孩子;成功了膨胀,失败了压抑;专心成长的孩子,经得起挫折,充满了幸福感,是可持续发展的成功!
习惯篇——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读书的习惯很重要。孩子如果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等于在他的心灵中装上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学会了读书,永远不寂寞,不会读书,永远不知所措。
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常务副院长):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很强的影响。孩子的心智发育尚不成熟,模仿几乎成为了所有孩子的天性。父母应当以身作则,成为典范,不要让自己可能的坏习惯感染到孩子。
“知心姐姐”卢勤: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是没有道理,很多坏习惯往往是从小养成的。所以,做父母的要有一个信念:孩子无理取闹,绝不能让他得到好处,尤其是第一次!好习惯是“养”出来的,坏习惯是“惯”出来的。
关鸿羽:(著名教育专家,现任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教研室主任):为了使下一代在成长过程中少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少走一些弯路,家长们一定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越早越好。
交往篇——孩子获取幸福和快乐的源泉
“知心姐姐”卢勤:为了孩子的未来,做父母的千万要帮助孩子尽早“脱宅”。让他们早一点在现实生活中结识伙伴,让他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早一些掌握与人交往的能力。做父母的不能因为怕孩子交结“坏朋友”,把孩子锁在家里。朋友圈子的缩小,对孩子的一生来说损失是巨大的。
尹建莉(教育专家)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为幸福的人;在心态上不苛刻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处事态度会更加自如,人际关系会更加和谐,会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机会。
自我篇——培养孩子内心最强大的财富
“知心姐姐”卢勤:糊涂的父母甘心情愿作孩子的保姆,事事替孩子代劳。在家里替孩子叠被、穿衣,甚至喂饭;在外面替孩子背书包、背画板、背水壶,明明是孩子能干的事,全由父母包办了。孩子呢,全然不把父母的辛苦放在眼里,他认为:你为我服务,应该!谁让你生了我!
尹建莉(教育专家):我最看重孩子的心理健康。自信、干什么事都能实事求是、不讨好他人、不过于表现自己、踏实——这些比什么都重要。
东子(教育专家、心理专家、畅销书作家):给孩子乐观的性格,就等于为他买了一份终生的精神保险。
学习篇——管理孩子的学习有智慧
王宝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对孩子追求知识、发展智力产生影响的首先不是家长的学历、文凭,而是家长对文化的态度,家长是否求知若渴,是否爱动脑筋。
麦英芳(教育专家):家长在制定孩子的学习目标时,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提出一个略高于孩子原来水平的目标,使孩子有“跳一跳耕可墒桃子的感觉”,从而激发孩子学习的潜力。家教魔法棒——表扬和赞美
许传利(南华中学副校长):父母鼓励多,孩子进步快。鼓励是自信的酵母,夸奖是自信的前提,自信是信心的基础,没有自信就没有信心,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有效方法就是夸奖鼓励要及时。但夸奖要具体,切忌空洞。
章睿齐(心理学博士):不少做母亲的在教育孩子方面多少有些心理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赞美自己孩子的优点,而是恨不得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弱点,更可怕的是处处拿别人孩子的长处去比自己孩子的短处。
邹朝荣(作家、教育家):任何一个孩子都离不开鼓励,缺少鼓励的孩子就像小时候缺少母乳的孩子一样,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精神和身体上的营养不良。
胡铃心(江苏省十佳青年):对孩子关注并不意味着过多地看管与干预。多一点鼓励,多一份信任,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应成为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
责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