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期我们都要学习好多篇课文。课文是语文学习的丰富素材,所以课文也是作文的丰富素材。有种作文的方法就是围绕课文写作文,比如我们学习了《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课文,就可以把这篇课文当成“中心”,围绕这篇课文,从三个角度写出三种作文——
一、评写作文
你学习了《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课文之后,肯定会有感悟,会有想法。难道你不想把你的想法和感悟说给大家听吗?难道你不想向大家推荐这篇课文,引起更多人的阅读兴趣吗?如果想,你就写。拿起笔站在评论者和感悟者的角度写一篇评论这篇课文的作文吧。
例文片段:《一篇让人大开眼界的课文》
人人都有一种理想叫“安居乐业”,“居”就是房子。我家的房子是城市里的楼房,出入要爬楼梯,方方正正。爷爷家的房子是乡村的平房,一排连一排,有主屋有院落。读《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课文之前,我印象中的房子无外乎就是我家的楼房和爷爷家的平房。但是读过《各具特色的民居》之后,我忽然发现房子居然也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客家人的房子是圆形的土楼,傣家人的房子是竹子搭建的尖楼,蒙古包居然是用布撑起的……
呵,房子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有你没见过的,却没有你想不到的。想开眼界吗?快来读《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课文吧,这篇课文会向你介绍……
二、改写作文
学习了《各具特色的民居》之后,如果你觉得这篇课文有点儿长,不妨把它改写得短一点儿;如果你觉得这篇课文意犹未尽,不妨在原文的基础上再续写一段;如果你觉得说明文不能表达你的情感,不妨把它改写成一篇“散文”。总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文需求,对原来的课文进行“缩写”“续写”“补写”等多种改写方式,每一种改写都会成就一篇好作文。
例文片段:缩写《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主要分布在闽西南和粤东北山中,是圆形围屋或土楼。客家人因为居住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所以才建造了营垒式住宅。他们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3至6层的土楼,楼内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坚固美观,历经百年,安然无恙……
三、仿写作文
《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一篇介绍类的说明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一定能学会不少的说明方法,还学会了一种说明的顺序。快快写一篇作文,实践一下刚刚学到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吧,这就是仿写。比如你可以写写《各具特色的桥》,用类似于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介绍一下你见过的桥。通过仿写,可以从“读”“写”两个方面快速提升你的语文水平,可谓是一举两得。
例文:《各具特色的桥》
我家在水乡,河网纵横交错。为了出行方便,人们便在不同的河面上修建了不同的桥——“断桥”、“水漫桥”、“长虹桥”……
浅水“断桥”
浅水就是小溪水,水流小并且很浅,有的地方仅没脚面,最深处能没过脚踝。这样的水面上如果没有桥,过河就要脱鞋子,不然会湿了鞋。如果修一座高桥,浪费不值。于是人们就因陋就简,在河的岸边寻来一些大石块,依次从河的这岸摆到对岸,如断线的珠子一样蜿蜒在水中,所以称为“断桥”。这样的桥经济实用,随建随用。过桥时,小心地踩了这块石头,然后奔下一块,依次踩过,便可顺利过河。如有身手干练的人,过桥如蜻蜓点水一样飞驰而过。如有时一脚踩空,落进水里,也不要紧,那就在水里捧一把水,洗洗脸,然后丢了鞋子泡泡脚,感觉很滋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