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再现】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考试作文。(30分)
题目:这样的 真
要求:(1)补完题目。
(2)叙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
(3)500字左右。
【佳作展示】
奶奶的年纪大了,从爷爷去世后就搬来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爸妈都很孝顺她,觉得奶奶年轻时吃了很多苦,老了该享享清福了,什么活都不让奶奶干。于是奶奶每天不是陪邻居聊天,就是自己在家听听音乐、跳跳舞、散散步……妈妈也很忙,只是每晚餐后必定会削一个苹果给奶奶。
每天晚饭后,奶奶总爱搂着我,看着妈妈削苹果。妈妈削苹果的姿势很漂亮。一个个苹果在妈妈的手里都像跳起了“脱衣舞”。水果刀在苹果上飞快地旋转着,那果皮就宛如一只轻轻点过水面的燕子,自由地飞舞着。削出来的每个苹果除了脱下外衣,形状、大小与没切之前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无论是从上到下,还是从左至右,都无可挑剔。去了皮,妈妈总是习惯性地把苹果分成8块,装在盘子上,然后递给奶奶。奶奶吃苹果时总会分我一块,而我吃后嚷着还要,妈妈总是责怪地看我一眼,奶奶呢,则会笑呵呵地再递给我一块……
奶奶的年纪越来越大了,可晚饭后吃苹果的习惯还是没变,妈妈依旧用那亮亮的水果刀和她那灵巧的双手制造出一件件“艺术品”,只是变成了全家一人一个苹果,而我总是全家最受宠的那一个。只是从那件事发生后,就有一点的变化了。
那是一个盛夏的中午,太阳快要把大地都烤焦了。奶奶却在这个时候病倒在床上,睡了好几天。这天,爸爸出差了,妈妈还在单位工作呢,家里只剩下我陪着昏睡中的奶奶。我趴在床上守着奶奶,静静地看着电视,忽然我发现奶奶的嘴巴一张一合,似乎要说些什么。我赶紧将耳朵凑过去,花了半天时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听清奶奶说的是“……苹……果……”我犯了愁,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谁来削苹果呢?没办法,只能自己动手了。望着苹果,我叹了口气,默默地拿出水果刀慢慢削了起来。可那水果刀好像故意与我作对似的,我越想削好,它就越不听使唤,东一躲西一藏,折腾出我一身汗。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不好意思地将只剩下一半的“丑八怪”苹果递给了奶奶,奶奶虚弱地笑了,轻轻咬了一口,喃喃地说:“乖孙女……”
后来,奶奶的病好了,家里又恢复了欢声笑语。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家里晚饭后吃苹果的习惯依然没变,只是那水果刀的掌握权已经到了我的手中。望着奶奶和妈妈会心的微笑,我觉得我仿佛成了一个传递爱心的小天使,将人间最美好的爱——亲情传递着。
(指导教师:付大梅)
小作者的这篇习作,另辟蹊径,围绕亲情,以苹果为线索,进行构思,是整个考场里比较优秀的一篇习作。
只要有一颗善于捕捉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美好心灵,随处都可以发现写作的素材,写出好的文章,而本文即是如此。
如从选材上看此文章不算新颖,每天晚饭后,妈妈为奶奶削一个苹果,后来,我又接过了那个爱的接力棒,为奶奶削苹果。其实在生活中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生活,而作者的过人之处在于能够用细腻的心去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体贴关爱,营造了一个温暖感人的场景,写得真挚感人。没有离奇的情节,只有看似平淡如家常的语言,娓娓道来,给人以亲切感。没有浮华,没有喧嚣,简洁流畅地把人物的情感、心理描绘了出来。
“望着奶奶和妈妈会心的微笑,我觉得我仿佛成了一个传递爱心的小天使,将人间最美好的爱——亲情传递着。”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功效,深化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