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与展望

2011-12-29 00:00:00唐秀伟孔宏艳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12期


   摘要:碳金融市场为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支持,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文章简要介绍碳金融产生的背景及国内碳金融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并提出我国碳金融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碳金融;清洁发展机制;现状;展望
   一、碳金融产生背景
   2005年的《京都议定书》为全球碳交易奠定了法律基础,它不仅以法规的形式限制了相关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且从经济上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主的碳交易市场。碳金融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方法,主要围绕碳排放权交易展开,包括了以碳排放权为基础和衍生的金融产品以及碳减排相关的信贷、投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
   二、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现状
   我国拥有巨大的碳排放资源,碳交易及其衍生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有着巨大的金融需求和盈利商机。尽管自2007年以来,国内已有部分银行开始尝试从事碳金融业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收益。但总体来说,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较为缓慢,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
   (一)缺乏统一的碳交易中介市场,定价能力较弱
   我国从2005年起就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CDM初级市场供给方。但与碳排放资源数量巨大不相称的是我国在定价方面的弱势地位。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碳金融交易的主要渠道是清洁发展机制,而欧盟等发达国家主导了该类市场需求。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现阶段国内企业在国际上出售碳减排量基本是分散定价的,缺乏发育完全的碳交易中介市场。
   (二)国内金融机构在碳融资和碳金融服务项目上参与度不足
   我国金融机构目前参与碳金融的深度和广度有限,碳金融的相关项目发展缓慢。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价值、操作模式、项目开发、交易规则等尚不熟悉,目前关注碳金融的除少数商业银行外,其他金融机构鲜有涉及,更缺乏在碳金融方面的产品创新。
   (三)支持碳金融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发展碳金融是个系统工程,目前我国碳金融体系尚不完善,通过政策引导、规则制定等手段来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三、我国碳金融的发展展望
   (一)加强碳交易平台的建设,培育统一标准的碳交易中介服务体系
   我国应加快对国际碳市场交易制度、定价规律的研究,加强与国外中介机构的合作,深入研究国外中介市场的先进理论和实践,消化吸收,尽快制定本土的碳市场交易规则,建立类似于欧盟排放交易机制下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碳排放权市场交易相关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应在节能减排中发挥支持作用,积极提供融资租赁、财务顾问、资金账户管理、购买或参与联合开发CDM项目等服务。开发创新碳金融产品,
   (三)落实碳金融支持政策,规范我国碳金融管理机制
   应加大扶持低碳金融的政策力度。通过抽调专项财政资金,建立科学合理的碳金融业务的利率补贴、税收优惠、风险补偿等激励机制;对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设施建设、环保设备投资提供中长期优惠贷款制度;对低碳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公司债、企业债融资开展绿色通道。
   参考文献:
   1、邹亚生.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的碳金融发展之路[J].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