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就是称体重的时候发现自己瘦了,只要能瘦我就觉得很快乐,其他的对我来说都不算牺牲,”当被问到节食减肥是否会让她觉得生活很无趣时,今年21岁的女大学生魏小姐答道。
眼前的魏小姐身材苗条,打扮入时,让人无法把她和“肥胖”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但是魏小姐从初中就开始了她的减肥历程。和这位并不肥胖的减肥者一样,越来越多的中国“瘦人”正在加入“更瘦一些”的队伍。
爱美者是减肥核心人群
在这个以瘦为美的年代,大部分的中国女性都有着跟魏小姐一样的梦想:如何让自己更瘦一点。“我不认为苗条就够了,也不一定要很骨感,但是至少要比现在更苗条一点,”另一位热衷于减肥的女孩儿这样说到。大部分的女孩儿就是为了追求更瘦这么“一点点”,节食、吃减肥药、打减肥针、加入减肥机构。像魏小姐这个年纪,却有6、7年减肥史的人不在少数。
仔细观察那些走进瘦身机构的很多人,实在很难算得上是肥胖,最多也只能说是丰满。北京一家国际纤体中心表示,公司超过半数的顾客在减肥前就已经拥有了健康的身体质量指数,但是她们还是会希望能够更瘦一点。
“在中国,年轻女孩把体重看作是一个大问题,尽管她们看上去很苗条,”纤体中心的瘦身教练表示。这家纤体公司的负责人也表示,在中国经营减肥业务和与在法国没什么两样,这两个国家的胖人跟其他国家的人比起来仍属于苗条一类。
在这种情况下,在美国行之有效的减肥模式根本无法照搬到亚洲,因为中国的减肥者根本就不够胖。有专家指出,不可否认中国的肥胖率也正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迅速增加,但是错误的“瘦身”目的也使得大部分的中国女性误解了所谓“减肥”的真正意义。
根据39健康网与《家庭医师》杂志联合发布的《肥胖与减肥状况调查》,在所有参与调查的民众中,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肥胖最大的影响在于外貌,而不是在于健康;超过80%的人认为减肥是为维持苗条的体型。此外,在上述的调查中也表明,大多数的参与者认为自己属于偏胖人群。
另外一项值得注意的调查数据是:中国是全球服用减肥药物比例最高的国家。在如今“谈胖色变”的年代里,中国人对被视为快捷而迅速的减肥方法尤其趋之若鹜。
对减肥观念缺乏科学引导
有人这么说过:同样是西方发达国家最繁华的大都市,在巴黎与纽约的街头行走,不用比较建筑的历史风貌,也能一眼辨认出哪里是法国,哪里是美国,只要你找准了辨识物——胖子。法国人优雅地检视自己身上的每一块赘肉,美国人则一如其开放的特性,走在美国的街头,随处可见“肥胖一族”的嘴里仍在啃着汉堡。
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项各国肥胖比例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非洲最胖的国度埃及,世界排名14,超重比例为69.4%;希腊则为欧洲第一肥胖大国,比例为68.5%;亚洲第一肥胖国家为科威特,世界排名第八;而中osFb5OL2GktQZTwmLfTEsw==国世界排名148,超重比例为28.9%。这样对比起来,中国人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胖。
并不肥胖的中国人为什么如此热衷减肥呢?在很多专家看来,答案在于错误的减肥目的和观念——在美国,减肥是为了能够穿得下一件普通的牛仔裤,而在中国,走进减肥机构大门的人为了能够穿下最小码的衣服。苗条已经不仅仅是中国女性的目标,而是要追求再瘦、更瘦、瘦到极致。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减肥机构根据减肥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中医减肥美容机构,这一类机构主要就是采用传统的按摩、针灸等方式;一类是国际连锁减肥机构,这一类机构主要是采用健身、药物、仪器;最后一类就是医院减肥外科,这一类的减肥机构一般就是采用手术或者注射的方式。其中国际连锁减肥机构是近几年比较风靡的一种,很多年轻的减肥者都倾向于选择此类机构,挂着国际连锁的名号,消费者似乎也比较信任。
北京某国际减肥公司的董事长表示,减肥市场目前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广告承诺太多,而缺乏科学的引导,也没有对顾客进行正确减肥意识的灌输,误导了消费者对减肥的观念,从而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隐患。这位业内人士建议说,消费者在选择瘦身机构时要注意询问所采用的瘦身方法,注意查证该机构是否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而不是仅仅依靠装修门面的好坏来进行选择。
(黄兴荐自《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