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大学已近二十年,离开高中则已近三十年了。每天感觉都在上学。我感到我仍旧像一名学生。
有了上学的心态,感觉良好。曾看到一张照片,一群学生高兴地把书包往空中一扔,抱在一块,兴奋地喊:解放了!
这种心情我也有过。高中毕业的时候,真有“解放”的感觉。但融入了社会,才知道社会这所课堂更厉害。
例如,我要学会开会。有些人学了几十年,都有学不懂开会。懂开会,就必须知道哪些会是可以随便听听就行了的,哪些会是必须认真听的;哪些会可以交头接耳,哪些会是必须连手机都关起来。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这些,这个人算是功课不太及格。
节日快到了,单位开会讨论买点什么水果、礼品开座谈会,研究春节去慰问带点什么礼物,这样的会听听就可以了,这些事情,认真起来可以开一个通宵,要快的话,根本不用开会。
但开某些精神的传达会,某些时事报告会,某些学术交流会等等,就必须要认真听,精彩的地方还要强记,尤其要注意水平高的人发言,千万别放过,君子一席话,等于领你看了多少本书。
有些会可以交头接耳。例如宣报春游的注意事项,安排登山活动,布置灭蚊子苍蝇等这一类的会议,可以交头接耳,因为你一认真,事情会复杂,跟人做就行了。说消灭蚊子说了几十年,蚊子越来越厉害。
有的会不仅要认真听,最好连手机也关掉。凡是对你的工作有启发、有帮助、有压力、有督促的会,都要如此,而且尤其要注意“强调”、“重申”、“再次强调”的字眼,必须认真记录,不能掉以轻心。
你看,开会这么一件事,就考出人的功课及格与否,你敢小看吗。还有辨人。真正的学堂不教辨人术。这功夫十分难学,不在这卖弄。还有如何表扬人,如何批评人,功夫也不浅,不可轻视。
假如市场有一卖菜的老头,态度很好,卖德也好。你表扬他,说不定你买一斤菜他给你一斤二两。但你十分钟表扬他一次,连续两天在他档口表扬,老头一定会气得血压高升,心脏不适。
批评也是如此,在大庭广众批评人,人会反感,记你一辈子仇。你如果在私下谈心时,对他提出批评指正,他可能会感谢你一辈子。同是一样内容的批评,在不同的场合进行,效果就不一样。
你看,这是不是课堂里学不到的?
还有骂人、埋怨。刚毕业出来时十分学生气,觉得这样可解心头之烦。工作时间长了,思想有所改变。有一个晚上突然心血来潮,想找一找骂人、吵架、埋怨有什么好处,想了一个晚上,居然想不出有几条好处。惟一可以安慰自己的是,觉得骂人可以让人感到你不可欺。实际上老虎、狮子等,并不像鸡鸭那样叫来唤去,不一样没动物敢欺侮吗?这样一想,居然想通了。
还有应酬。老觉得应酬不去不好,可是去了就好吗,不见得。我真的不清楚“革命小酒天天喝”的那类人是什么人,也许可以称他们为人类的“血吸虫”。这些人一定不会有出息,你可以对这些人下结论:也许能够风光一时,但迟早会被前进的历史所抛弃。跟这些人应酬,你会有出息吗?
所以,把自己当学生每天能接触新课题,有了这种心态,会觉得人生有一种约束,有一种做作业做功课要做好的心思,有一种要对得起社会这所大学,对得起身边一些教我如何做人、做事的老师这种朴素的感恩的心态。
每天出门前,心里默默说一句,上学了。不要轻言“解放”,一点不能松懈。
(天翼荐自《给你一片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