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宴

2011-12-29 00:00:00李洪彬
今日文摘 2011年7期


  高考发榜,局长家儿子考取了名牌大学。我们使劲儿拍他的马屁,说将门出英才,老子英雄儿好汉啊!局长说,见笑见笑,巧胜而已。办公室主任上个月退休,主任的位子一直空着,有人想提升,也有人想挪挪屁股。“恭喜啊局长,喝你的喜酒!”这话的意思很明白,准备给他上红包。而局长却说:“免了免了,不办了,劳民伤财。”
  本以为只是嘴上说说,客气一下,可多少天过去,没有一点儿请客的风声,这是违背近年来的惯例的。忽然有一天,局长悄悄地告诉我:“晚上有空儿吗?到我家,请你喝酒!”当时办公室里没别人,我受宠若惊。据老婆分析,在家里办,可以说是小范围的,证明我已经入围了。我问红包上多少,老婆翻眼算一算:“局长的儿子上大学200元少了,500元一般。不过你这个副主任想挪正呢,就是5000元也值呀。”老婆的职务比我高,处世能力比我强。我俩在一块儿取长补短,我经常帮她写材料,她适时为我指点迷津。
  酒喝得很好,纯粹的家宴。局里去了一个副局长和两个科长,其余是下属单位的。老婆一笑:“有门了,你只等着‘减副’吧。”
  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人事”却一直没动静。周五的下午,闲得无聊,我们几个同事在一起打牌,凑酒钱,吃大排档,喝小烧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酒劲上来话越说越多,不知是谁冒了一句:局长的家宴办得好。大伙都说办得好……不对呀,既然都去喝酒了,怎么没有碰面呢?哥儿几个一愣,各自报出喝酒的日期,恍然悟出其中的玄机。局长把儿子的盛宴化整为零,变成了一场场的温馨家宴,已经进行小一个月了。
  (舒博龙荐自《杂文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