咆哮体:吼出哪种态度

2011-12-29 00:00:00张润芝
今日文摘 2011年12期


  互联网能把《无极》变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能从当红偶像的英文发音把黄晓明和“闹太套”扯到一起。一个细节如果被无限放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网络产品。
  近日,一篇名为“学法语的人你伤不起”的帖子,由某微博用户首先发到微博:“两年前选了法语课!于是踏上了不归路啊!谁跟我讲法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啊!76不念七十六啊!念六十加十六啊!96不念九十六啊!念四个二十加十六啊!法国人数学好得不得了!有木有!电话号码还得两位两位地念啊!176988472怎么念!不念一七六九八八四七二啊!念一百加六十加十六、四个二十加十八、再四个二十加四、再六十加十二啊!你们还找美眉要电话啊!电话报完一集葫芦娃都看完了啊!有木有!”
  从此开始,各专业的网友也开始“咆哮”,陆续出现了“学数学的人你伤不起”“学化学的人你伤不起”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在“各个专业的人你都伤不起”的命题作文里,“咆哮体”一夜之间就为全网络所熟知。
  “咆哮教”和“咆哮体”,在网络上其实已经小范围地流行了四五年。早先,有网友发布了一张马景涛在琼瑶剧《梅花烙》中咆哮着冲向刑场的剧照。后来,好事的网友注册了“皓祯”和“白吟霜”(《梅花烙》的男女主角名)两个ID,在回帖里用文字重现琼瑶剧里哭天抢地的“咆哮”对白:
  白吟霜(全身缟素,头上绑白色孝带,奋力冲破人潮,追向囚751ed5101bdc29a8fa5b0bcb7a0184dd车):“皓祯~我来送你了~~~~我一定要见你这最后一面,让你知道我的心意~~~~”皓祯(踮脚,伸长脖子):“吟霜~~~~老天有眼~~~~让我还能看到你~~~~吟霜~~~~为我珍重~~~~为我珍重~~~~听到了吗~~~~~要为我珍重呀~~~~”
  这个帖子开了“咆哮”的先河,以后关于马景涛演戏时咆哮表情的截图越来越多,他“咆哮”的名头也在网络里传开,甚至成套的马景涛咆哮QQ表情也开始流行。一开始,网友们表现“咆哮马”对白的语气采用的是浪线,后来,咆哮拥趸们干脆用一连串的感叹号来表达咆哮,“咆哮体”至此成形。
  如今,“咆哮体”已经成了个壳子,供人们随意套用、自娱自乐。涵盖了各个专业领域的“伤不起”帖子不计其数,甚至天后王菲都在她的微50c6129384053ebf62877ba243d0fca4博上转发了一篇《喜欢王菲的人你伤不起》,网上更是出现了方便快捷的“咆哮自动生成器”。
  不过,即使是从这么简单纯洁的网络流行语里,心理学家们也隐隐嗅到了被压抑的邪恶潜意识的味道。一边咆哮着“我就是伤不起”,一边又用行动一再证明显然自己是伤得起的。那些看似被称为“万恶之源”的高深莫测的概念和理论,说不定恰恰是这些专业人士欲迎还拒的隐晦炫耀。
  心理学家们认为,社会交往中,个体往往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群体,通过强调和夸大自己群体与他人的差异,使得群体内相似度最高而群体间差异最大,由此获得积极的自我评价并提升自尊。现在的“伤不起”中诸如Heisenberg代数(数学)、异常丙种球蛋白血(医学)、刺破公司面纱(法学)之类令人发指的专业概念,它们显然比一个纯粹“意淫”出来的虚幻群体更有吸引力和凝聚力。这种疑似“从众”的心理倾向,让所有人都紧密团结在自己所属的群体周围,并纷纷表示“你们那个根本不算什么,我们这个才是真正的伤不起啊,不信的话,我给你咆哮一会儿”!
  (雨洋荐自《博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