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考作文题“浮云指数太高?”

2011-12-29 00:00:00樊未晨
今日文摘 2011年16期


  专家认为,高考作文题也要接地气,贴近学生生活
  高考语文考试一结束,作文题目立即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叫好的不少,骂声也排山倒海般涌来。评点各地的作文题,已经成为每年的“高考节”上,广大非考生的普通入最隆重的庆祝方式。
  应让学生有话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副主编王丽认为,在众多作文题中,全国卷的试题是少有的“亮点”。
  今年全国卷作文题仍然采取了材料作文的形式,要求考生阅读材料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复武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
  “这个题目比单以‘诚信’为题好很多,因为单以‘诚信’为题是一种单一的价值预设,题目的观点不能讨论,学生只能向一个方向思考,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王丽说。
  王丽认为好的作文题目应该符合六个标准:“人人有话说”、“人人能说自己的话”、“题意明白、切实,不用猜来猜去”、“所提示的问题是可以讨论的,至少有正反两方面观点,或者是多元的”、“题目贴近现实,培养社会关怀与公民意识”、“能考查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不少题目太虚
  “看了今年各省份的作文题,总的来说还是有些失望的。”王丽说,“不少题目出的太空、太虚、太不着地。”
  “我之所以对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失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题目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太远了。”王丽说,“有些题目的浮云指数太高,简直就在万米高空之上。”
  她认为上海试卷的题目就属于这一类:“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2.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中学特级语文教师、贵州遵义县第一中学原副校长唐德远则把新课标卷的题目“中国崛起的特点”评为今年的“最差”。
  题目要求考生针对祖国的发展和变化书写自己的感想。“如此宏大的命题并非高中生可以写得出采的,甚至公务员考试都谈不清楚,这是中央高层开会研究的问题。”唐老师说。
  每年高考总有些考生因为跑题而遗憾地丢分,其实,这样的学生中不乏一些文笔很好的学生。
  关于“审题能力”一说,王丽存有质疑。她说“我们的作文题目为什么不可以出得堂堂正正,光明正大,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到文章本身的写作上?为什么非要让考生费尽心思去猜测题意?”
  在王丽看来,广东卷的作文题:“回到原点”、天津卷的“镜子”等都属于需要考生猜的题目。
  王丽建议:专家们出了题之后,自己先试着“下水”写一篇,再让命题组的其他人给做个评判,至少能避免题目太过偏颇。
  (特约编辑白自新荐自《中国青年报》)
  责编: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