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高校中,培养政界人才方面,清华首屈一指。而在世界其他各国,也有不少名校因培养出众多的国家元首而令人瞩目。那么,这些被称为“领袖摇篮”的顶级名校有哪些呢?
美国耶鲁大学 见证希拉里掀起反战运动
耶鲁大学坐落在美国康汉狄格州的纽黑文市,是该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它成立于1701年,最初被称为“教会学校”。1718年,为感谢英国东印度公司高层官员耶鲁的慷慨捐助,该校正式更名为“耶鲁”。
在30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耶鲁大学为美国输送了大批的精英,其中还包括5位总统,他们是:第27任总统威廉·霍华德、第38任总统杰拉尔德·福特、第41任总统乔治·布什、第42任总统比尔·克林顿和第43任总统小布什。
耶鲁为何“盛产”领袖人物?因为它有着关心社会和注重“领导者教育”的传统。校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并不断加大对课外活动小组的资金投入,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领导才能。
在上世纪的越南战争期间,美国政府曾下令:以道德或宗教理由反对战争的学生,一律不准获得奖学金。当时,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诸多名校都遵照上级的指令行事,只有耶鲁人敢于蔑视权威,并在1970年的“五一”节举行了规模浩大的反战运动,而这场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就是后来的美国“第一夫人”、现任国务卿希拉里。
英国牛津大学 想做首相,就去牛津
在英国学生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想拿诺贝尔,就到剑桥;想做首相,就要去牛津。”这话是有一定根据的。在英国历史上的42位首相中,有25位是从牛津大学的校门中走出来的,如“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和前首相布莱尔。
撒切尔夫人是牛津大学萨默尔学院的高材生。她在读书期间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入学不久就加入了本校的保守党协会。二年级时,她已跻身该协会的领导核心,并被推举为主席,从而在政治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此后,她结识了众多的保守党要员,掌握了从政所必须具备的各种社交技能,并逐渐形成办事果断、讲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与撒切尔夫人不同的是,布莱尔在牛津大学的圣约翰学院读书时,除了辩论会外,几乎不参加任何活动。据同学回忆,当时的布莱尔是一个叛逆青年,他长发披肩,爱跟老师作对,唯一的嗜好是用吉它弹奏摇滚乐。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四连任总理的母校
悉尼大学成立于1850年,是澳大利亚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规模最大的学术研究中心。它的主校区位于新南威尔州首府悉尼市中心,那壮阔的港湾胜景和怡人的亚热带气候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身处昔日的英殖民地,悉尼大学不可避免地承袭了英伦的文化传统,散布在校园各个角落的那一幢幢尖顶圆拱的哥特式建筑作出了最直接的证明。实际上,悉尼大学正是以牛津、剑桥等英国名校为蓝本建立起来的。
悉尼大学名人堂中的成员实在太多了,其中4位还出任过澳洲联邦总理,即埃德蒙·巴顿、威廉·麦克马洪、高夫·惠特拉姆和约翰·霍华德。霍华德于1961年毕业于悉尼大学法学院。在校期间曾是著名的辩论高手。自1996年起,他连续4次担任联邦总理,创造了澳大利亚政坛上的奇迹。
法国国立行政学院 毕业生垄断法国政府
法国国立行政学院,简称“埃纳”,是一所专门培养高级行政官员的学校。它成立于1945年,由时任法国总理的德勃雷按照戴高乐的指示负责创建,其主要作用为:打破法国在二战期间的用人机制,使法国的中央行政部门和各级重要机关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该校目前有3种招生方式:一是面向国家公务员的内部考试;二是面向大学生的校外考试;三是面向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士的考试。
考生被录取后,先要到地方政府实习一年,然后返校接受培训,并根据毕业成绩安排工作。一般来讲,只有成绩名列前茅(通常为前15名)的学生才有可能进入国家机关的核心机构。
到日前为止,法国有两位总统(德斯坦和希拉克)、5位总理(法比尤斯、巴拉迪尔、朱佩、若斯潘和德维尔潘)和8000多名各级政府官员毕业于此。因而,有人将法国政治称为“埃纳统治”。
日本早稻田大学 校友在国会拉帮结派
早稻田大学是日本最负盛名的学校之一,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世纪的明治时代。1882年,著名政治活动家大隈重信因反对当时的高等院校只用外语授课的做法,打着“学问要独立”旗帜,在东京郊外的一片稻田里创办了一所简陋的学校——“东京专门学校”。1902年,为纪念创业时的艰辛,该校在成立20周年的庆祝活动上正式更名为“早稻田大学”。
如今,早稻田大学已走过120多年的风风雨雨,并逐渐发展成一所拥有11个学部、16所大学院和5万多名学生的综合性大学,堪称“日本私学之雄”。在这所著名的学校里,涌现出了众多的社会精英。仅在政界,就包括90余名国会议员(即“稻门会”)和森喜朗、小渊惠山、竹下登、海部俊树、福田康夫等多位日本首相。
福田康夫曾于1955~1959年就读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不过,当时的福田似乎对政治没有太大兴趣,他在课余时间喜欢听音乐和打棒球,曾是校棒球队的队员。
(韩暧荐自《读报参考》)
责编: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