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潮中,各种各样的课件让原本看似“单调”的课堂“生动”起来。然而,究竟是“真”生动还是“假”生动,是一个需要经常反思的问题。细细考量网上挂着的许多课件,一个共同的特征是课件设计非常周到,考虑到了课堂的各个环节,甚至各类教学问题的答案。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轻点鼠标,各种问题的答案就可“飘然出现”。教师看似“潇洒”的教学言行背后却潜藏着一个严重的问题——教学过程虽可以设计,但所有的细节都可以预设吗?过于“周密”的代价是牺牲了课堂上生成的课程内容,学生的理解完全被排除在了“标准答案”之外,久而久之摸出规律的学生也许就丧失了思考的兴趣。
从以上所举例子可以看出,如果仅仅迷恋于技术形式,忽视学科课程意识,很有可能违背学科课程的教育理念,很有可能难以发现信息技术对于学科课程所具有的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