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太强的员工

2011-12-29 00:00:00林子鱼卢渐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1年9期


  随着失业问题大为好转,—个新的问题开始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是否应当招聘那些能力超过职位需要的高能员工,如何对待他们?一般而言,管理者认为能力超过需求的员工会更快对工作感到厌倦,缺乏持续的激情,从而流动性较大。但波兰国家大学管理学教授Berrin Erdogan近期的研究表明,在某些对能力要求弹性较大的职位上,能力越强者表现越好,比如销售职位。这些职位上的员工更在乎的是职业发展的空间和工作环境。
  故而,她对有此顾虑的管理者提出四点建议:其一,不要轻易给一个人下“能力超过所需”的评判。人们通常会将接受长时间高等教育或者之前从业经历作为评判“能力过强”的标准,但这点靠不住。管理者做判断前,要弄清楚求职者为何对岗位感兴趣是关键步骤——他们很有可能希望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或者希望在家庭和事业问达到更好的平衡。其二,与传统的“按职位来找人”的方式相比,管理者在面对“能力过强”的求职者时应考虑是否该“因人设岗”,为其设计职业路径,从而全面发挥其能力,企业也因此获益。其三,谨慎处理“能力过强”的员工可能带来的威胁。这批员工可能会因能力超过上司而带来升职威胁和增加管理难度。在这种情况下,谨慎地进行组织匹配,以及为其设计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至为重要。其四,按其价值支付报酬。不要因为岗位本身的限制给出过低的薪酬,这种做法还不如直接劝其离职。报酬支付应当包含在周密的职业发展路径设计中。
  
  在线广告模式突破
  
  自20世纪末开始,网页广告迅速在媒体世界里扮演重要的角色。不过,新的网络广告模式已经问世,很可能迅速改变网络广告格局。《快公司》杂志称,Facebook与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合作,在今年8月推出具备互动功能的网络广告模式,网民不但可以对广告进行评级、发表评论,商家也能了解到哪些网民在哪些网站看到它们的广告。尼尔森公司在线运营评级业务副经理查尔斯·布克沃特表示:“以往,品牌广告商在深入了解在线广告受众问题上遇到很多障碍。如果这些障碍被清除了,他们无疑愿意给在线广告投入更多的经费。”
  广告商给其广告加上标签,放置在它们的目标页面。当网民浏览广告,Facebook就能捕捉到这次点击,并甄别该网民的身份,将其列入广告数据库。这些数据会定期送至尼尔森公司,尼尔森公司则制作分析报告,反馈给广告公司或品牌推广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网民和商业的隐私都会得到商家所承诺的妥善保护。
  这个系统将采用毛点评来取代其他标准对广告效果进行衡量,其结果由受众规模乘以受众看到品牌的频率得出。通过使用毛点评,广告商和营销人员就可以在同一维度讨论印刷、电视和户外广告。这无疑是在线广告评估界的首创之举。不过,Facebook不会是尼尔森公司的唯一合作者,因为美国仅有一半的人口是这家社交网站的用户,为了获得更准确的调查结果,尼尔森公司希望与更多的网络公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