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蒋小寒:心灵在凝视中起舞

2011-12-29 00:00:00毕春晖
伴侣 2011年3期


  蒋小寒,2000年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6年开始文学创作。曾用子晗、悲情城市为笔名发表文字。現为新疆都市报编辑。最早热衷于在榕树下、起点等文学网站冒泡泡。散文组诗《从一间屋子到另一间屋子》入选《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小说《两把吉他的故事》获2006年第二届新疆网络大赛优秀奖,2007年新疆“移动杯”网络文学大赛优秀奖;已出版小说《那枪》,即将出版长篇小说《第三朵少女》。
  
  第一次见蒋小寒是在她的作品《那枪》的签售会現场。一个长发披肩、略施淡妆的女子,一直低头在递过去的书的扉页上奋笔疾书,偶尔一抬头,眼前的她美丽明艳,一身时尚范儿,标准一美女作家。
  蒋小寒不是文科专业毕业,大学所学的是跟写作一点不沾边的临床医学。不过,蒋小寒说,这个理性十足的专业非但没有束缚她的想象力,反而在某种程度上犀利了她的洞察力和观察力。“医生的经历是我生命的一个星光。就是因为这样的经历,再加上,我总是有很多奇思怪想,我有一种喜欢把某个东西一直想象到很远的能力,所以,我提前进入了青春期不该有的成熟阶段。”
  谈到写作,蒋小寒觉得是命中注定,与生俱来。她从上小学开始作文就很好,非常偏科,喜欢文科,尤其喜欢语文。既然这么热爱文字,为什么当初会选择手术刀呢?“父母的意愿啊,”她笑了,“他们觉得医生不会失业,比较稳妥。”一直是乖乖女的她,毫无二话地听从了父母。“我的家人开始都不知道我写作,只有这次签售的时候他们才真的相信我是一个会写东西的人,具体写些什么他们不知道。他们对这些不关心,只关心我是否好着,健康着。”
  创作开始成为一种信念,是因为一个人——蒋小寒的一位教导员,曾在看过她的一篇散文后断定她是抄袭的。“就是这个反语式的鼓励,让我觉得我的眼前,火光一亮,这是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就是我今天一直坚持写下来的影子,它时刻跟随,准备爆发。”
  蒋小寒現在的职业是新疆都市报编辑。她喜欢报社的工作,说报纸上所有的文字都是与人有关的,所以,她感觉自己进入了一种理想的职业状态。她对当医生没有把握,因为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她很认真地说:“除了我不喜欢之外,最大的,我还是觉得不喜欢戴职业医生的那顶白帽子。我喜欢我的头发,不喜欢被束缚。”
  我很好奇纯文学写作会不会让她“不食人间烟火”,她笑说一定会有影响。但她强调,这并不是脱离現实,看不起現实,而是,作家就是要处于那种纯粹的状态中去思考。
  小说《那枪》的出版,是她第一次与纸质的亲密接触。然而喜悦和成就感遮掩不住内心的那份淡定,她没想那么多,只想平淡上班,安静写作。
  问她下班都干嘛,她回答听音乐,看书,和朋友吃饭瞎侃。对于喜欢的东西,她会长时间地凝视和去猜想它,人或物,都是。她说,喜欢凝视这个词。
  问她的感情,她说有喜欢的人,但是保密。又补充说“喜欢比较帅的,喜欢有责任心和健康积极,有自制力的人”。对于爱情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她这样表达:“对爱情,专一是唯一一种达到爱情境界半山腰的可能的行为。如果不专一,不要奢望山顶的风景,在山下转转就可以了。”
   责编/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