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金之国”卡塔尔淘金记

2011-12-29 00:00:00爱嘟嘟
伴侣 2011年5期


  到多金之国淘金
  
  今年31岁的王小帅出生在河南登封,爷爷和父亲都是习武之人,受家人影响,他从小就对武术十分着迷,刀枪棍棒样样能行。17岁时,王小帅拜武术界赫赫有名的陆亦飞先生为师,短短几年,就练就了一身精湛的少林功夫。
   2002年初,在卡塔尔经商的表哥刘伟回国探亲时告诉王小帅,中东人十分崇拜中国功夫,不如到那里去闯一闯。当时,王小帅刚从体校毕业,正为找工作发愁,听了表哥的话,他不由怦然心动。当年7月,王小帅来到了卡塔尔首都多哈。原以为卡塔尔像阿富汗或苏丹一样,是个贫穷落后的小国,可刚下飞机,他就大吃一惊:这里的街道宽阔干净,两边全是新潮的现代建筑,颇有点“中东纽约”的味道。
   刘伟把王小帅领到自己的住处,房东哈德大爷热情地让菲律宾女佣加菜招待新朋友。王小帅看到屋外停着的奔驰越野车和奥迪商务车,心里打起了鼓:“表哥,你住在这么有钱的人家里,一个月得交多少租金呀?”刘伟小声告诉他,哈德大爷的子女都移民美国,他仅靠政府发放的保障金生活,是多哈地地道道的“穷人”。“居然还有开得起奔驰、请得起菲佣、住这么大房子的穷人?”王小帅惊呼。刘伟解释说,卡塔尔的地下除了石油就是天然气,人均收入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像哈德大爷这样的“穷人”,政府每个月发给他们7000美元的生活保障金。
  穷人都生活得这么滋润,那有钱人何等享受?一吃完饭,王小帅就让表哥带自己出去见识一下。夜晚的多哈霓虹闪烁,人来人往,男的一概白袍,女的一概黑袍。王小帅开玩笑道:“满大街都是袍子,服装店都倒闭了吧!”“你可别小看这些袍子,全都是用世界上最顶级的衣料做成的,便宜的都要30美元一米。至于袍子下面穿的是什么,就更是因人而异了。”刘伟说。王小帅仔细一看,那些黑袍下果然隐隐约约透着斑斓:“穿了也看不到,何必浪费钱呢。”刘伟笑了:“勤俭节约可不是卡塔尔女人的美德,她们用的、穿的都是国际大品牌。在多哈买不到,她们就去迪拜买,迪拜买不到就去欧洲买,反正不少人家都有私人飞机寄放在外国机场。”
  “百万千万不算富,上亿才是刚起步。”这是卡塔尔人“牛气冲天”的口号。多哈虽然很富裕,但作为中国人,想在这里大把捞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初,王小帅在多哈一家手工艺品商店打工,虽然轻松,可薪水并不让他满意。
  
  给阿拉伯公子哥当教练
  
  多年来,王小帅养成了早起练功的习惯。每天早晨,他都会穿着练功服在附近的公园里打少林拳。时间长了,吸引了不少当地人围观。2003年2月的一个清晨,王小帅练完功正准备去上班,一位卡塔尔中年男子走上前来,他说自己14岁的儿子穆萨十分崇拜中国功夫,不知业余时间王小帅能否给他儿子当私人教练。最后双方谈定,王小帅每天为孩子上课两小时,每小时收费50美元。一份普通的兼职,每月就能赚3000美金,按说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可见到学生后,王小帅的心马上就凉了:穆萨不仅从小多病,体质很差,还很懒,十几岁了,每天早上还要女佣给他穿衣服鞋袜。其实这在卡塔尔很常见,这个石油富国有近50万外国人,他们大多从事佣人、司机、护士及花匠等服务性工作,当地人从小就有人服侍,自然都有点养尊处优。
   根据穆萨的情况,除进行基本功训练外,王小帅决定教他太极拳。没想到演练了一些招式后,穆萨却连连摇头:“这些舞蹈似的拳法根本无法与人格斗,这不是Jackie china (成龙)的中国功夫!”王小帅让菲佣取来一根木棍,暗中稍一运气,挥掌砍了下去,只听“咔嚓”一声,那根茶杯粗的木棍硬生生地断成了两截。小家伙顿时目瞪口呆:“呀,太厉害了,简直不可思议!”
   王小帅向他解释说,太极拳刚柔相济、动静合一,不仅能强身健体,更是一种高深莫测的搏击艺术。听到这里,穆萨心悦诚服,对这种“神奇功夫”有了浓厚的兴趣。
   从此,小家伙一发不可收拾,每天天刚亮,他便穿好中国武术服装,在自家的草坪上演练基本功和太极拳动作,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直练到浑身上下大汗淋漓。不到半年,一套陈式太极拳就被穆萨打得十分娴熟流畅。过去因为胆小,穆萨连自行车都不敢骑。现在,他居然骑上父亲的纯种马,在马场里纵横奔驰,身手相当敏捷。看到穆萨骑士般的英姿,他的父亲惊喜异常,立刻奖励给王小帅1万美金。王小帅有些不敢相信,轻轻松松的一份兼职就让他寄了3万美元回家!
  从那以后,穆萨的父亲逢人就说:“中国功夫真神奇!”就这样,又先后有十几名“公子”投到王小帅门下,成了他的“洋弟子”。王小帅索性辞掉工艺品商店的工作,做起了全职武术教练。
  2006年4月的一天,一个年轻的美国人突然找到王小帅,说想和他“切磋”一下功夫。对方自我介绍说叫杰克,是驻卡塔尔美军基地的中尉军官,练过泰拳、空手道,精通拳击。一交手,王小帅就发现他受过严格的搏击训练,是个不好对付的角色。王小帅先是躲、闪、腾、挪,尽量不与杰克正面交锋,待找出他的破绽后,一个凌空飞脚将他踹出两米多远。费了好大劲儿,杰克才从地上爬起来。
  虽然赢了比赛,王小帅也受了点伤,他被弟子们送进了医院。在多哈Clinic医院,一个来自非洲的小护士领着王小帅做了各种检查,到了晚饭时间结果还没出来。护士问王小帅:“我们这里有套餐,如果您不想吃,我们可以帮您外出去买,但您得自己掏钱。”王小帅心想,反正都要花钱,何必还让人家跑那么远呢,于是说吃医院的套餐。几分钟后,小护士端着套餐来了:一瓶矿泉水、一杯果汁、一盒酸奶、一个苹果、一个香蕉、一杯果冻、一份蔬菜沙拉、一份意大利炒面、一份孜然牛肉、一份煮玉米、一块面包。这得花不少钱吧,王小帅心想。等医生批准王小帅可以回家休息时,他去结账,一问,居然总共只要4卡币(合人民币8元)。徒弟们告诉王小帅:“在多哈,看病只象征性地收费,晚餐也是免费的。”
  
   在卡塔尔开首家少林武馆
  
  王小帅战胜美国大兵的消息在多哈传开了,一下就有上千名年轻人慕名而来,要拜他为师学习中国功夫。因缺乏训练场地,王小帅只得很遗憾地拒绝了他们。一个从柏林留学回来的小伙子说,目前德国有许多华人开的“武术培训中心”,学员多达40多万人。就连欧洲的一些大专院校,如布鲁塞大学已经把中国功夫纳入了教学大纲。“你有那么棒的少林功夫,何不在卡塔尔开一家中国武馆?”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王小帅意识到,崇尚勇武的卡塔尔人对中国功夫十分热爱,但苦于找不到正宗的武术教练,如果自己开一家“少林武馆”,肯定大有市场。但开武馆不是件小事,首先得有训练设施齐全的宽敞场馆,还要经过当地政府部门的批准。对一个在卡塔尔打工的外国人来说,这一切谈何容易。
   好在有很多热心人帮忙,尤其是那些洋弟子的家长们,为王小帅开办中国武馆更是多方奔走。2006年8月,穆萨的父亲在多哈市郊租下一块空地,以投资入股的形式建起一座800多平方米的训练馆。两个月后,王小帅又顺利拿到了合法传授中国功夫的许可证。
   2007年元旦这一天,在一阵鞭炮声中,卡塔尔终于诞生了首家“少林武馆”。开业不到两周,就有600多人成了“少林武馆”的固定会员,此后每天还有不少人前来咨询及报名。时间不长,多哈市民兴起了一股中国功夫热。
   授课中,除了固定的基本功训练外,王小帅还开设了不同拳法的武术课程供会员选择。一时间,从十几岁的孩子到头发花白的老人,都纷纷来到少林武馆,领略中国数千年武术文化的魅力。
   对于身体条件绝佳、悟性又很高的优秀弟子,王小帅会结合他们的特长,让其练出一两门“绝活儿”。有个名叫穆罕默德的年轻人,练过马步、梅花桩。根据他腿长的特点,王小帅决定重点教他练腿法,做一个像李小龙那样的“飞腿王子”。2007年4月,英国SMIP电影公司到卡塔尔拍摄《沙漠之鹰》,因片中有一些高难度的武打动作,他们决定请一名功夫替身。得知消息,穆罕默德马上赶了过去。导演让他做个动作,小伙子就来了个漂亮的“腾空后摆腿”。不料,一个练过泰拳的印度演员并不买账,嘟囔道:“不过如此。”穆罕默德憋了一口气,凌空两脚,再接九天旋风腿、落地一字马,几个高难度动作一气呵成,这下在场的人全服了。
   在王小帅的精心指导下,不少学员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8年8月19日,在马来西亚举办的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王小帅的弟子夺得数个项目的冠亚军。同年10月,在也门召开的阿拉伯青少年武术锦标赛,来自王小帅少林武馆的9名选手中就有7人获得奖牌。
   随着名气逐渐扩大,武馆的收入也直线上升。现在,少林武馆的总面积已扩大到1800多平方米,练功器材越来越先进。有关中国功夫的书籍和光盘,在多哈市场上卖得异常火爆。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王小帅的个人资产也达到了上千万元。提到这位在卡塔尔创业的中国拳师,不久前,就连大名鼎鼎的半岛电视台,都称他是位“了不起的人物”!
  责编/毕春晖
  E-mail:bcha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