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什么都

2011-12-29 00:00:00
中国周刊 2011年5期


  毕业生:潘采夫 毕业时间:1999年 毕业学校:郑州大学
  
  回头一想,我毕业的时间已经是很遥远的古代。1999年,仿佛是在旧世纪,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候的学生不为工作发愁,他们不喜欢当公务员,最向往的职业是外企当白领,那时候考研不为避开就业,想进银行就能进银行,中石化和中移动还没开始牛气哄哄,我进了一家省级机关报。
  作为新闻系的学生,进入那家报社,基本上是最好的去处,所以他们招人时也挺顾盼自雄,那一年,他们宣布不要本地大学毕业的,清华北大人大等名牌高校毕业生才行,只有广告处要一个广告学专业的,我是学广告学的,于是我就混进了党报广告部的队伍。
  刚到报社的时候,常有同事问我认识谁谁谁,或者送了多少钱。好吧,我谁也不认识,没有钱我进来了。在广告处的工作稳定,收入丰厚,我的体重一年之内飙升30斤。好像每月14号是发工资的日子,每到这一天,就有同学来单位看望我,多是工作还没着落的,大家倒也不着急。我们在门口饭馆吃一顿小鸡炖蘑菇,再支援一点生活基金,那个饭馆大家至今还在怀念。
  前程和人生一片明媚,却也一览无余。饭后,跟在老同志们屁股后面,在那个古老的大院里散步消食,从食堂到办公室是几步,从办公室到食堂也是几步。我心里无由地多了许多恐慌,人生刚刚开始,怎么就像要结束了?
  我就常散着步想,这是不是我喜欢的职业?兴趣和工作哪个更重要?对于家境一般的我来说,成为省报正式干部的诱惑是巨大的,也是父母盼望的好结果。这里什么都有,但没有我的梦想。我的兴趣是做一名记者和专栏作家。在长达一年的思考过程中,我认定这种稳定的工作只能保障我平平安安地走向死亡,却不能给我的生命增加意义。
  一年过去了,转正rWFInduPK3mfoR0ancz4fA==了,我辞职了。辞职后的半年,我没有找工作,而是租了一间小房,后来房租给不起,跑了,房东是我一个同学。那半年多是看书的黄金时期,踢球,看书,半夜和报社同事吃大排档,早晨从中午开始。也思考未来。有时一个星期不见一个人,白天窗外的麻雀,夜晚汽车的马达声成了我最亲近的朋友。深夜是学习的好时节,但也是最容易被悲伤击中的时候。在享受读书乐趣的同时,也总是被生存和未知的恐惧包围着。那个时候,我把自己想象成了孙少平,与路遥并肩向艰辛与苦难的生活进军,这种信念支撑我熬过了无数不眠之夜,当我由于过着不见天日的生活,加上房间潮湿,被被子捂起了一身癣,我感觉,“我终于有点像路遥了。”
  半年过去,电脑买了,生活费没了,开始到处蹭饭吃了,好像蛰伏得也够久了,我潜逃到了北京,看生活还能让我经历什么。结果,那一年我以无业游民的状态结了婚,现在想起来,岳父岳母大人一句也没问过这孩子咋没工作,真是开明。到了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做媒介部经理,成了白领,挨踢人士,一年后公司破产了。又去一家小报社应聘,当广告业务员,如果没有业务提成,每个月是200元工资。两个月后业务员不当了,开始干校对、记者、媒介研究人员、编辑等工作。
  在那张小小的报纸,我这才算找到了职业的方向,校正了人生的路线,也发现了工作的乐趣,还有知遇之恩的领导。那以后的道路,无论是去财讯传媒,还是新京报,基本没出现过大的航线偏移。
  有篇小说叫《跳来跳去的女人》,我就是个跳来跳去的男人。从毕业到现在,已然干过十份工作,最短的两个月,是做记者试用期没通过,被《新闻周刊》辞退了。我找工作一般不太想具体条件,而是是不是符合我的兴趣,我爱不爱干,只要自己喜欢的,做好它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如果兴趣基本定型了,就以兴趣作为人生的指南针,准没错。选择工作这事,跟旅行也差不多,生命本来就是一次难忘的旅行,旅途的美是需要边走边看的,不要只顾低头赶路忘了方向,也最好不要因贪恋美景而徘徊不前。
  我当过不短时间的蚁族,也长期吃过老婆软饭,觉得当蚁族没有什么可怕的。当然此时此刻,已不是彼时彼刻,那时候人才还有上升的渠道,年轻人心里还有希望,而现在上升的通道已严重淤塞。吃苦不可怕,年轻人看不到希望才是最可怕的。缺少安全感,崇拜权力感,这可能也是现在的毕业生找工作趋于功利化的原因吧。
  但还是想温馨提示:太稳定的工作,只能保障你平平安安地走向死亡,还是多经历,多选择,给生命增加一些意义。毕竟,我们只能活一次,浪费了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