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几篇文章,是六个人毕业后的故事。当他们毕业时,他们的人生选择有自己的因素,也有时代的推动。
他们是不同时代的毕业生——1950年代的王蒙,无需介绍的著名当代作家,成名之作《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就是在讨论青年的选择;1970年代的金中一虽为地方司法局局长,但被媒体列为“微博界中国最具影响力官员20强”;1989年毕业的朱学东,《中国周刊》的总编辑,他选择从中央部委离开;1990年代中后期的蔡骏,他曾进入过稳定到可以养老的单位,但最终靠写作回到了青春;还有1990年代末的潘采夫,如果没有当时“冒失”地辞去公职,我们将看不到他的《贰时代》;2003年提前“毕业”的王兴,网络时代的创业者,从校内网到美团网,他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
他们是一些公众人物,而当年的选择与当下的成就,当然关系密切。
这是个同题“作文”,每个青春已过的人,都可以来写这篇“作文”;不管你写不写,对每个年轻人来说,总有一天,也会面对这个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