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能走出目前的困境吗

2011-12-29 00:00:00李国富
中国周刊 2011年10期


  在中东地区各国爆发民众大规模反政府变革浪潮后,以色列就一直被一片强烈的不祥阴云所笼罩,担心大浪过后,以色列将会丧失多年来在地区苦心经营的战略安全环境。不幸的是以色列的担忧在9月份开始密集性地显现出来:9月6日,土耳其赶走了以色列大使,将两国外交关系降到“二秘(副处)级”;9月9日晚,埃及上万名示威者冲进了以色列驻开罗大使馆,迫使以色列不得不连夜紧急派两架军用飞机将以色列驻埃及大使、使馆工作人员和家属80余人接回;几天后,为防止在地区唯一剩下的大使馆遭遇开罗风险的不测,以色列干脆让驻约旦大使馆所有人员回国集体度个“小长假”;更使以色列头痛的是巴勒斯坦主席阿巴斯不顾美国和以色列的威胁,坚持要在9月23日向安理会申请成为联合国第194个正式成员国,其后果相当于直接将以色列送上了国际社会“正义法庭”的被告席。在遭到外交连连挫折后,促使以色列国内的主流媒体发表评论认为,以色列外交正在经历一场可怕的“政治海啸”,一些左翼媒体还直接将这一切归咎于内塔尼亚胡总理领导的右翼政府。
  客观地说,造成以色列目前外交困境的原因有很多,各自的出发点也不尽相同,但不可否认其中最直接、或最重要的原因是以色列对待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上的立场,因为在上述所有的事件中无一不与巴勒斯坦问题有着内在密切的关联。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棘手和复杂性除了历史、宗教的渊源外,更重要的是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两个民族同时将同一块土地视为是自己不可剥夺的家园。在经过40多年刀光剑影的厮杀后,两个民族终于在1993年同意在联合国相关决议的基础上,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解决双方的争端。自奥斯陆协议签署以来,姑且不论巴以谁要对双方至今仍未达成和平负责,但以色列至今仍军事占领着巴勒斯坦,仍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不断建造新的犹太人定居点,继续在蚕食巴勒斯坦土地,为最终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制造新的障碍且是一个谁都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不能解决中东地区所有的问题,但这不等于说巴勒斯坦问题不是中东地区最重要、最敏感和最富有民族情绪的问题,只要这个问题不解决,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就不会有和平,双方的争端和冲突就会继续,中东地区就难有稳定,最终以色列也难有安全环境。
  如果之前在美国无条件的支持和阿拉伯强人政权的默认下,以色列还能在一个相对安全和宽松的环境状况下维持对巴勒斯坦的占领,那么目前在中东地区方兴未艾的“阿拉伯之春”已彻底改变了以色列与周边国家原有的关系。“阿拉伯之春”中的一个侧面是它呼唤阿拉伯民族自豪感的觉醒,增强了民众参政意识,(暂不论伊斯兰势力的影响),民意将会在阿拉伯各国未来的政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就会迫使阿拉伯国家无论谁上台执政都不能再无视民意,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民众强硬立场保持沉默了。
  对以色列来说,除了在地区陷入困境外,更重要的是与其最坚定支持者美国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奥巴马总统上任以来一直在巴以问题上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关系紧张。一般人认为,两人的不和是由于两人性格的差异和价值观的取向不同所致。但华盛顿著名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奥巴马总统与内塔尼亚胡总理在巴以问题上的争吵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反映出两国国内政治发展的变化,如以往两国共享的价值观和共同的利益正在渐行渐远。
  面对着“阿拉伯之春”带来的中东地区政治格局和美以关系微妙的变化,以色列的一些仁人志士认为,以色列的对外政策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了,必须拿出诚意与巴勒斯坦达成和平协议。但遗憾的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想的。尤其是以色列社会近年来正日趋朝着对巴勒斯坦问题强硬的方向发展,右翼力量在不断壮大。因此,以色列能否走出目前的困境,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色列政治家的政治意愿,能否“敢冒风险”朝着“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方向迈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