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急诊又取了一个气管异物,一个1岁8个月的小女孩,吃开心果后呛咳引起的,手术很顺利,当我在手术室门前告诉家长手术结果时,一群家长激动得泪流满面并已语无伦次了,孩子的奶奶更是不知如何表达谢意,那一刻也是做医生最开心的时刻。”
这是一个医生的一条微博。我们几乎能看到那个画面,“一群家长泪流满面语无伦次”,也几乎能感受到医生“最开心的时刻”,这个职业有着无与伦比的成就感,我们还确定地能看到医生和患者和谐相处的美妙时刻。
这个医生最新的微博,则是截然相反的内容。
“同仁医院徐文医生被砍的事情北京所有的医生都知道了,大家在愤怒、悲痛的同时多了一些恐慌,我的几个同事第一反应是不敢单独值班了,当天看病时都有些精神恍惚了;再者我的同事劝我收治一些简单的病人吧,安全第一。我不知这对社会、对患者是好事吗?对医学进步有帮助吗?”
微博的作者是首都儿科研究所的医生谷庆隆。在北京,儿研所和北京儿童医院是最好的两家儿童医院。每天,全国有成千上万的家长,满心焦急地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这两家医院,谁会知道,千难万难挂号见到医生,会满怀这样的恐惧和纠结在工作?
医生和患者,曾经如同牧歌般的美妙、信任的关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种人与人的关系,与生命有关,可从救命的关系到致命的关系,医患者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逆转。
谷庆隆医生微博中提到同仁医院的砍杀事件,是近期发生在医院中的一起极端医患关系的案例。喉癌患者王宝洺因为未获治愈迁怒医生,于2011年9月15日,在同仁医院将昔日的主治医生徐文砍成重伤。
就在同仁医院血案四天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生穆新林在医院被患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