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也可能具有“纠正自身愚蠢功能的能力”,没有监督的权力是否也能?
2011年3月1日,德国国防部长古滕伯格提交辞呈。这场因论文抄袭而引发的政坛风波,是由不来梅大学的法学教授菲合尔·赖斯卡诺无意间惹起的。
菲合尔·赖斯卡诺教授在德国法学界以治学严谨而广受好评。2011年2月12日深夜,赖斯卡诺教授有些紧张地坐在电脑前,他今晚的任务是应一家杂志社的约稿,为国防部长古滕伯格的博士论文写一篇书评。
在德国,所有的博士论文必须出版,而古滕伯格的这一本《论宪法和宪法条约:美国和欧盟宪法和立宪机构的变迁沿革》共计475页,售价88欧元,顶着“优秀”的得分为他赢得了博士头衔。赖斯卡诺没有放过封面上的一行拉丁文小字,它的意思是“真相总会获胜”。
受邀给炙手可热的政客写书评,赖斯卡诺教授并没有因此而激动。他像对待任何一篇论文一样,先是将古滕伯格的博士论文输入“Google学术”,等待检索结果。自从Google出现之后,许多大学生写论文变得容易起来,只需要动几下手指、就能将同一主题的不同材料拼贴在一起。
但这些伎俩骗不过38岁的赖斯卡诺教授。同样利用Google,他反其道行之,总能够找出学生抄袭的所有证据。一般来说,德国的大学生们也深知抄袭被揭露之后的后果,很少被赖斯卡诺抓个正着。
这一次,赖斯卡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屏幕上显示出古滕伯格的博士论文中涉嫌抄袭的部分被标成红色,除了从《新苏黎世报》的克拉拉·奥博穆勒的文章中完整地抄袭了七段之外,还引用了另外共计16处他人的思想和词句,均没有注明出处。
赖斯卡诺,如同大多数的德国民众一样,对于近两年内迅速蹿红的政治明星古滕伯格非常熟悉。这位国防部长来自慕尼黑一个显赫的贵族家庭,他的家族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五世纪统治欧洲的法兰克王国,而他的妻子更是铁血宰相卑斯麦的五世嫡孙。今年39岁的古滕伯格被默克尔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接班人,他出任国防部长之后干得相当不错。
是否应该向公众揭露事实真相?赖斯卡诺教授有所犹豫,但还是拨通电话,与德国宪法法庭的一位法学家就此事讨论了两个多小时。最后两位法学家达成一致,公众有权知道真相。两天之后,古滕伯格陷入舆论的海洋。
在各大媒体的参与之下,更多的事实浮出了水面。古滕伯格的贵族家族一直在利用自己亦官亦商的背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2002-2006年间,给古滕伯格所就读的拜罗伊特大学捐赠了70多万欧元,并且指定捐给法学院。这下子,古滕伯格不仅涉嫌抄袭博士论文,还背上了“买来博士头衔”的舆论。
德国知识界和科学界的年轻人们也作出了反应,2月28日,两万名不同学科的博士们集体签署了一封致总理默克尔的公开信,信中说:“年轻学者,特别是在人文科学领域,很难将自己的学术成果出版,但是政治家们却能轻而易举地把严肃的学衔当作自己桂冠上的装饰物。这是政治对科学的凌辱,是政治家对全社会知识分子的公开蔑视。”
而外国媒体则从这一事件中看到更多社会意义,维基百科的创始人吉米·威尔士就在英国《卫报》的文章中说,互联网常常被归咎为使抄袭如“点击粘贴”般便捷,但是它也可能具有“纠正自身愚蠢功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