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冲浪人

2011-12-29 00:00:00邹震
中欧商业评论 2011年10期


  成长分成两个阶段。一是从原点出发的爆发式成长,二是在原有基础上向更高阶段成长。胡兰成先生纵观五百年历史,认为在“机”的把握上,五百年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人称得上是善用机变:一个是为元朝立基的耶律楚材,另一个则是教燕王朱棣以弱胜强的姚广孝。不难发现,姚广孝助力燕王朱棣所实现的是以弱胜强的爆发式增长,而耶律楚材所做的,则是帮助元朝从强大走向更加强大。
  《浪潮之巅》正是从这一视角去审视“机”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联。在硅谷传奇史上,姚广孝式的人物并不难找,比尔·盖茨(Bill Gates)与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都属于此类人物。比尔·盖茨赶上了个人电脑大发展的机会,而当时无比强大的IBM却因为大型机的丰厚利润而忽视了这一市场可能存在的潜力。从对机会的把握上来看,乔布斯显然比盖茨更具传奇色彩。正如苹果公司的一则广告所描述的,长久以来一直付出高价追随苹果的粉丝:你可以咒骂他们,往他们身上泼脏水,但绝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
  乔布斯病休之后,业界对救火队员蒂姆·库克(Timothy D.Cook)是否能胜任表示了普遍的怀疑。对这个问题,波士顿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詹姆斯·博斯特(James Post)一针见血地指出:“库克的确非常精明,但他也确实没有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因为这种精神只能来自于先天遗传。”或者这种看似存在着巨大不可持续发展风险的“机会主义”,只有找到那个能拔出剑的人才能真正具有意义,也正因此,硅谷神话总是伴随着传奇人物。虽然我们常说“时势造英雄”,但换个角度看,未尝不是英雄善于把握时势。
  或许可以这样认为:“发现机会并将其转化成愿景的人很容易找到,但困难的是找到能发现机会愿景,又能将其从概念变成现实产品,并且在市场上推广开来的人。”如今,苹果的粉丝担心不已:没有了乔布斯,又有谁的魅力足以引导苹果员工打破固有思维模式,进行创造性思考;苹果还能在多长时间内有能力维持其市场领导地位。苹果或许不得不花上很长时间来等待它的下一个冲浪人。
  硅谷故事在《浪潮之巅》之后依然热闹地延续着,谷歌宣布收购摩托罗拉,惠普拆分个人电脑业务,乔布斯病休等都在近月内发生。又一次暴风季接踵而来,我们不得不承认,以诸多新技术为载体,又一次变化之机已经来了。对美国硅谷而言,在浪潮之巅的成功或许是美国人爱提到的“梦想”的实现;但发生在彼岸的故事对中国众多小企业的创业家们而言,仍旧显得有些遥远,我们更像是要怀着信念去等待一个奇迹。不知道通过吴军对硅谷故事的解剖,我们能否得到些许启示,也找到能够寻机和创机之人,痛快地玩一把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