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秦淮区:文化复兴,再现辉煌

2011-12-28 05:56刘阳
市场周刊 2011年10期
关键词:副区长夫子庙秦淮

刘阳

秦淮,是古都金陵的起源,南京文化的摇篮,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如今,漫步在秦淮最具代表性的长乐路,集庆路上,随处可见斑斓的名胜古迹,还可见青花瓷“宫灯”,仿明清牌坊的公交站牌,古巷口墙雕再现老城南民俗民生场景……

建筑学家汪永平曾这样描述二十多年前的“老城南”;“十里秦淮两岸的明清街坊,几百年来保存完整,街巷宽度在2—4米,两旁的建筑檐口高3米左右,沿街的门罩装饰简朴,高出的马头墙丰富了街坊的空间。街巷均是青石或者弹石路面,街巷转弯有公用的古水井……”南京人的“老城南”,指的是中华门内东、西两片围绕内泰淮河,以夫子庙为核心的明清曆史街区。“老城南”是老南京的发祥地,一提起门东、门西,南京人就会想到南京的曆史和风俗,在这里,似乎每条巷子都藏着悠长的曆史……

近年来,南京市和秦淮区大力展开老城南改造,并且卓有成效。在对秦淮沿岸的安品街,牛市一颜料坊,船板巷,钓鱼台,门东5片曆史街区进行拆迁改造后,最后一批留存明清市井风貌的完整老城区即将消失。改造后的秦淮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一五”期间,全区大力推进富民工程,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在推进更高水平“五有”目标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十二五”的未来五年,在秦淮区承上启下,大展宏图的关键时期,秦淮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何素玉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向我们介绍了秦淮区的丰富文化底蕴,描绘了秦淮区更加美好的明天。

何素玉,1966年出生,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2000年到2010年7月,任秦淮区委党校助理,中华门街道主任,秦淮风光带管理办公室主任。2010年7月至今任秦淮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何素玉副区长的国庆长假被值班。各种会议、频频不断的工作电话充斥着,繁忙而紧凑。作为分管夫子庙旅游文化的副区长,她早已习惯这样“平日忙,节日更忙”的工作状态。

未曾探访之前,对这位人在中年、政治生涯正处于蓬勃期的“女区长”充满了好奇,这样的职务身份也许多被冠以“女强人”的标签吧!而眼前的何素玉副区长利落的短发,一身得体的素色职业装透着低调内敛的气质,一如想象。早年受哲学教育培养形成的冷静思辨、果断判断和待人处事温和大度的特质,无声地润泽了何素玉副区长的工作与生活——面对记者,她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出有关秦淮区区域经济,旅游、文化等方面的精准数据,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的前世今生,甚至是某~条街巷藏着的故事……引经据典,仿佛胸有腹稿般。面对生活,这个在秦淮区工作了十多年的“外乡者”早已融入南京,爱上千古流淌的秦淮河。闲暇,在夕阳下漫步明城墙风光带,梳理心情,总结工作——何素玉副区长说“每个南京人都有绿树情结、水情结和城墙情结,这也是南京文化的最好诠释。”

“秦淮是古都金陵的起源,南京文化的摇篮,自古以来人文荟萃,商贾云集。但秦淮区的面积在南京全市中最小,而且有10平方公里纳入南部新城核心区规划,受控面积占到了44.7%,同时还有老城、机场、城墙、雨花台四处“限高”,区内可供发展的载体极其匮乏。

大展宏图的未来五年

“十一五”发展进程中,作为分管夫子庙旅游文化的副区长,何素玉感到欣慰的是秦淮区的文化软实力有了提高,特别是在困扰很久的“老城南保护和开发”问题上找到了新的路径。突出表现在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被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扩容升级夫子庙景区,建成儒家文化中轴线,改造建设夫子庙老街,桃叶渡风情休闲街等一批特色文化街区,核心景区面积扩大了近6倍。东五华里水上游览线顺利开通,白鹭洲公园与内秦淮河水系成功对接,区内6.3公里明城墙全线贯通。风光带年接待游客突破27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景点收入年增幅均超过20%。“名城之约”等文化活动取得重大反响,“夜泊秦淮”水上实景演出成功推出:秦淮灯会成为国内外知名节庆文化品牌,大报恩寺遗址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古琴•金陵琴派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批精品文集相继出版……秦淮的知名度,影响力显著提升。

面对空间小、载体少的硬资源约束,何索玉副区长表示新一轮发展,必须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道路。秦淮区集中了教育、民俗、美食,建筑等多种特色文化元素拥有大量文保单位。“彰显曆史文化优势,让文化资源产生现实生产力,这是秦淮实现经济增长的一条重要途径。”

“十二五”的未来5年,秦淮区将依托深厚的曆史文化资源,重点打造四大文化项目以古民居和曆史文化名人为代表的“金陵古城之根”项目,以大报恩寺为代表的“中国佛都之圣”项目,以江南贡院为代表的“天下文枢之地”项臣,以十里秦淮为代表的“文化神韵之河”项目。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为:GDP增长13%,力争增长1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力争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

“夫子庙重修了,秦淮河也恢复了往日的景色,我深深感受到,一个古朴厚实的文化景象已不再是梦中的想象了。”

“商业的文化表达”——廿年复兴,再现辉煌

1984年至今的20多年,古老的秦淮特别是夫子庙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世纪八十年代初,揭开了该地域繁荣发展的新篇章。以后逐步复建的夫子庙仿古建筑群是秦淮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纵观20多年,秦淮建设最令世人赞叹的莫过于夫子庙了。1991年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被评为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9年被列为我市改革开放20年十大成就之首,2000年被评为全国旅游4A级示范风景区。今天,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荣誉让它更加炫目……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秦淮河里的画舫悠然,舟过苑家桥便划进了280米长、水宽7-12米的水街。苑家桥,吟凤桥、半清桥三座过街石桥畔,高档会所开门迎客,以展示琴棋书画歌舞茶“七雅”的传统歌舞、书画,特色餐饮、民间技艺等,引来游人无数。客人凭窗望去,还能观赏白鹭洲公园里的水上实景演出《夜泊秦淮》。

何素玉副区长说:“庙市合一、高雅文化与民俗文化和谐共生,是夫子庙抹不去的特质。”人们反感夫子庙的商业味,呼唤它的文化气息。曾经,破墙开店,重“商”轻“文”,夫子庙成了小商品集散地,现在,就是要拨正失衡的天平,让“文”与“商”再度相融。

夫子庙,文化之魂正在召回!

占道经营的市场被拆除。2000年以来共拆了1000多个亭棚,东市,西市、金陵路改造的店家有600户以上。具有秦淮文化特色的项目被请进来,尊经阁后的夫子庙民间艺术大观园,南京最好的民间艺人在这里设立了灯彩、剪纸、折扇、烙画等手工艺工作室,现场展销,带徒弟。

夫子庙另一文化重地江南贡院,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林则徐……这些从江南贡院走出来的科举名人,如今以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铜像告诉人们,这里曾经号舍20644间,是全国最大的科举考场。何索玉副区长说,景区将对江南贡院进行复建,扩建,目前正在搜集整理相关曆史资料。此外,南京的小学新生在大成殿行“开笔礼”,学子喜欢到江南贡院“跳龙门”,“拜魁星”,民间票友爱在这里玩汉服展示……

谈到这,何素玉副区长欣慰地说出了一组数据——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期间,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约140万人次前来观光、消费,旅游商贸收入持续增长。据统计,10月17日,秦淮区旅游商贸总收入突破3亿元,同比增幅达20.34%。

诚然,城市文化遗产不但是城市发展的曆史见证,更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一座古代城市的营建,包括宫殿,衙署,道路和水系等,是一个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科学体系。特别是城市中留存至今成片的曆史街区和传统民居,是先人活动的遗存,今人生活的空间,凝聚了几代人的思想,智慧和生活气息,它们夜以继日地述说城市的曆史和文化,让人们不但可以了解许多令人难忘的城市故事,而且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生动的成长过程。

在曆史城市的保护上,不但要强调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更要维护生活的延续性。千年夫子庙,是十里秦淮风光带上的一顶皇冠。它的金声玉振,它的儒学风雅,它的都市神采,它的市井繁华,濡染着六朝金粉与十代气韵,只有“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坚守住它的熠熠生辉。正如何素玉副区长所说是“商业的文化表达”,这也许是对夫子庙景区未来发展方向的最好诠释了。

猜你喜欢
副区长夫子庙秦淮
过秦淮源头东庐山
南京夫子庙
真假天麻
夫子庙的小吃
真假天麻
“东”与“西”
夫子庙游玩记
心动茶里的爱情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