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粤湘,胡轩魁,吴 艳,薛 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拔尖学生培养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实施与探索
刘粤湘,胡轩魁,吴 艳,薛 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本文介绍了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推进与实施基本情况,以及我国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关做法,并探讨其取得的一些新突破。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学生培养;高等教育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下一步发展的重要任务,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①袁贵仁在中宣部等六部门举办的热点问题形势报告会上的报告,中国教育报,2011-02-25(1)。。在人才培养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教育热点话题。
为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近年来教育部在国家层面上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两大纲要文件中的重要计划,是关系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举措。该计划的目标是培养一批拔尖创新学生,使之成长为未来各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体制机制改革。2011年2月25日,教育部召开2011年第3次新闻通气会,特别邀请高等教育司和4个高校介绍全国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有关情况。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实施,目前该计划已正式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该计划的目标就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基础学科,建立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建立高等学校拔尖学生重点培养的体制机制,吸引优秀的学生投身到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②2011年2月25日,教育部召开2011年第3次新闻通气会。。这个计划先行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领域,选择了19所高校实施③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10年12月11—12日在浙江大学召开了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实施专题研讨会。。
2009年全国入选该计划的有11所名校,现有国内19所名校。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表1)。
目前各参与高校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采取自主招生、二次选拔的方式,遴选有兴趣、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进入学习计划,并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先进理念和模式,对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力争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有所突破。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从人才成长的个人内在因素、教育过程、文化环境、人才制度和国家综合实力等方面系统考虑。教育规划纲要在全面部署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础上,专门设计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项目试点,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本文采撷几所包含计划外的高校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改革和创新,以资参鉴。
清华大学创新性教育为三管齐下:优化研究生、导师、学术团队三支队伍;大力建设课堂、科研、课外三大核心培养平台;牢牢树立招生、培养、发展三个全周期质量关。
表1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中入选高校与一级学科之间的关系
一是完善综合性学科布局,为创新人才的孕育和成长提供丰沃的学术土壤。在研究生培养层面营造学科交叉融合的学习和研究氛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在本科生层面,全面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同时举办了“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的重点班,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艺术教育的融合。
二是努力将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结合,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发挥高水平科研对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鼓励师生开展原创性学术研究以及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研究,加大博士生科研创新投入。搭建坚实的学科研究平台,形成以国家实验室(筹)、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类研究基地为代表的众多研究中心和基地,并面向全体学生开放,为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三是改革创新导师选聘制度,提升导师队伍活力。近年来,以能胜任博士生指导工作为准则,培养了一批学术思维活跃、创新能力突出的副高职称青年教师进入博士生导师队伍。最近,学校已决定,认同全体副高职称以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均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全面取消博导评聘制度。这将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是教师第一学术责任”的指导理念,增强导师队伍的活力。
四是特别重视建立国际先进的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建立完善包括联合培养、双联学位、交换生、海外实习、素质拓展、暑期学校、国际会议以及合作研究、海外志愿服务等在内的学生国际化培养体系,为学生在学期间参与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提供条件。现在每年有几百人的本科交换生,有上千名研究生出国做交流。学校计划在“十二五”期间让博士生具有100%的出国机会。
五是强化大学精神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激励作用。清华大学在百年办学历程中,积淀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学校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大力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强化文化育人的作用,不断推动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促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
另外,清华大学设立“清华学堂首席教授”和“清华学堂项目主任”岗位,聘请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获得者丘成桐,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张希,著名结构生物学家、“千人计划”专家施一公,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郑泉水等学术领域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学者担任各班首席教授。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初现成效,学生创新能力有所提高:
一是研究生为重大课题研究作出重要贡献。70%以上的博士生在学期间参与两项以上863、973、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课题,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占全校SCI论文的60%(约1700篇/年)。近两年,每年都有3篇以上以博士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
二是数理基础科学班学生表现优异,基科班毕业生郑维喆获第四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新世界数学奖”论文金奖。以祁晓亮为代表的一批博士毕业生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顶尖大学或知名高校任教,成长为各学科领域初具影响力的学者。现在已有学校的博士毕业生作为“千人计划”引进。
校长顾秉林指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有两个核心理念:一是优势转化理念,即将综合性学科、前沿性科研、一流的师资、国际间交流、优质的生源、优良的传统等多方面的办学优势积极、主动、优先转化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二是领跑者理念,让优秀学生做“领跑者”,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带动各院系、各学科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而促进学校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北京大学已在数、理、化、生、计算机等基础学科设有专业人才创新培养建设项目,项目将通过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兴趣和发展潜质,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培养计划。其目的是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素质教育培养机制,为年轻才俊迅速成长为国际一流的物理学家和各领域的领军人物打下坚实基础。如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决定选拔优秀本科生开设“未名物理学子班”。元培学院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自主设置专业,即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不同院系的特定课程,经审核通过后即可按照这一量身定做的培养计划完成学分,获得学位证书。
北大以专业变革促创新人才成长的实践正在步步推进,特别在培养本科跨学科人才方面。
“古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汇合的交叉科学,涉及生物、地学、环境等多学科专业知识。以往,由于本科专业设置的限制,国内已不招收“古生物学”专业本科生。借鉴国外顶尖大学在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北大元培学院2008年成立了“古生物学”专业,在跨学科本科专业方面开始了国内高校的首次尝试。当年“古生物学”专业只招收了一名学生,两年过去,陆续有学生加入“古生物学”专业的学习中。不仅如此,国内第2个跨学科本科专业—“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也已招收了两届共计23名学生。
在元培学院,跨学科专业的建设正在进一步展开。“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工作已经完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已成立。
作为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试点地区和学校试点,北大和清华两所国内顶尖院校的生命科学中心将联合培养在生命科学方面的拔尖人才。此外,两所高校更是建设性提出,要在本科招生阶段试点直录。在关于本科人才的选拔问题上,两所学校提出:扩大两校生命学院本科招生自主权,允许两校生命学院择优直接录取少量特别优秀的学生;以生命科学英才班、生命医学药学实验班为依托,重新制订培养方案,探索精英式育人模式。该试点项目的具体进度为:(1)初步建设期(2010—2012):每中心拟建30个左右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以核心生命科学为主,公开选聘科学家担任独立实验室负责人,每个实验室规模(含科研及技术人员、博士后、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和其他辅助人员)为20人左右,共拥有大约550名组成人员。(2)试点运行期(2013—2015):实验室规模达到50个左右,研究人员、辅助人员及研究生达到900人左右,研究方向拓展到一些交叉学科。(3)稳定发展期(2016—2020):到 2020年,实验室规模达到70个左右,研究人员、辅助人员、研究生达到1250人左右。
1.提高认识,尊重规律
北航近10年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经验是:(1)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重点打破科学与技术以及学科之间的壁垒,创造满足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2)在实验实践教育方面,重点把科学技术和工程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在综合素质培育方面,重视育人过程与科技发展趋势紧密结合,使学生的成长与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同轨。
2.先行先试,重点突破
在具体做法上,学校通过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实验示范区进行深度改革和重点突破,探索新模式,形成新经验,并逐步推广到全校。
(1)高等工程学院。
成立于2002年,按照小规模、高规格、精英教育的原则,从学生“入口”抓起,通过“百里挑一”的二次选拔,每年约40名学生进入学院学习。学院不自设专业,采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能力教育和创新教育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中强调厚基础和博雅教育,本科阶段实行两年基础教育加两年专业教育的“2+2”模式。从低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聘请校内外最好的师资和大师级人物讲授课程和指导学生;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依托全校优质教学科研资源,不设天花板、不设围墙,通过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实施个性化培养。
(2)中法工程师学院。
在中法两国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共同创建了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该学院借鉴法国工程教育经验,将通用工程师国际标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致力于培养面向世界、面向大工程的高端和大师级拔尖创新人才。课程体系强调宽基础和国际化,高度重视科学、工程、人文、管理的紧密结合。培养过程贯穿校企联合、多方参与、全球化师资和国际化培养的模式。该学院已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法国和欧盟的CTI认证,2011年将培养出我国第一批拥有通用工程师国际资质证书的毕业生。
(3)华罗庚班。
华罗庚班是北航和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在《纲要》精神指导下和华老家属支持下创办的,其目标是培养数学和高科技相关领域中具有坚实数理基础和解决关键问题潜质的拔尖创新人才。该班实行“一生一师”的个性化培养方式,以科学院和北航高端科研实验室为主体,建立教学和实践的顶级培养平台,为培养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优质环境与氛围。目前该班已展现出极好的发展势头。
3.引领改革,初见成效
学校经过“面向大工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面向基础科学研究培养创新型本科生”的多年实践,成效已经开始显现,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大有希望。
(1)高等工程学院的本科毕业生中,约30%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继续深造;国内在读博士生中,90%以上在省部级以上科研实验室成为重点或关键研究项目骨干。
(2)中法工程师学院学生全部具有国外学习交流经历。首批派往法国中央理工大学交换学习的三年级学生,现已成为该校最优秀的学生群体,其能力得到各方高度评价。
(3)高等工程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经验引领和提升了全校教育质量,例如:630余人次获得省市级以上的学科/科技竞赛奖励;“十一五”期间,全校有367名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其中51人成为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的署名获奖人。
1.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明确“四个融通”的人才培养新思路
通过全校教育思想大讨论,明确了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四个融通”的本科人才培养思路。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
2009年在南京大学全面实施的“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是一场从课程改革到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全方位本科教学体系创新。它将传统的专业教育“从一而终”的刚性培养模式变革为菜单式、可选择的自主学习模式。首先本科生进校不再戴有专业“帽子”,而是以院系大类为单位进入“通识培养阶段”,选修通识通修课程;学生经过自主选课,满足某个专业的“专业准入标准”后,进入“专业培养阶段”;专业培养为学生提供每个本科专业最核心的学科专业课程,随后学生进入“多元培养阶段”;在该阶段,学生一边修读相应的“专业准出标准”规定的课程,一边可以从“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三条发展路径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成才通道。
“三三制”打破了本科教育原有的院系、专业壁垒,给本科生以多重的“冲击感”。学生感受到的第一重冲击,是进校没有规定的专业“户口”,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专业,达到“准入标准”获得专业培养资格,达到“准出标准”即可毕业。第二重冲击,全校所有课程都可以由学生自由选修。第三重冲击,低年级起就不断地和名教授“零距离”接触。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140多位教授、教学名师主持120多门小班化的新生研讨课和高水平通识教育课,已有两届学生从中获益。第四重冲击,学校平行开设不同难易层次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符合或高于所选专业所要求的公共基础课程层次。第五重冲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人才不用再跟随专业学术类人才一起“陪公子读书”,大家有了实现个性化成长目标的机会。
“三三制”同时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激励等方面不断探索适合于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新举措。南京大学依托“985工程”项目,大力开展课堂内和实践环节的研究性“教”与“学”,通过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辅以本科生科研训练,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2009年起学校配合学生个性选课、弹性学习的需要,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并建立了院系导学机制,帮助学生理性选择课程和专业;同步实施绩效津贴制度改革,将教学工作与个人、院系绩效直接挂钩,激励教师投入本科教学;学校还将尝试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从更全面的角度实实在在把握“三三制”的实施效果。
3.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探索“专业学术类”人才培养试验区
学校现有9个“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其中匡亚明学院大理科强化班是全国唯一的多学科综合点基地。经过20余年来的不断改革与探索,形成了“以重点学科为依托,按学科群打基础,以一级学科方向分流,贯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培养模式。借鉴大理科“拓宽基础,鼓励交叉,多次选择,逐步到位”的经验,依托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和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项目,南京大学针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个学科方向的“专业学术类”人才开辟了专门的培养试验区,从选拔机制、培养模式、教师配备、学习氛围营造和制度条件支持等多方面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在选拔真正热爱基础学科、具有创新精神和研究潜力的优秀学生进入各学科试验区的同时,通过个性化培养和柔性评估实现动态进出、科学发展。
在试验区内采取前2年依托匡亚明学院实施通识教育培养、后2年依托各相关学科实施专业培养的“2+2”培养模式,全面推行研究性教学,并由导师协助,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
学校建立了以课程为主导的顶尖师资全球引进模式,招聘试验区荣誉课程的授课教师。确立学术、生涯“双导师制”,以不低于1∶5的师生比配备,由学术品德高尚的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及资深教授担任,作为“学术引路人”引导学生步入学术殿堂。
在试验区中尝试实行跨院系选课、免考、免修等一系列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为试验区的学生构建创造性思维成果的发表渠道,定期开展高层次的学术报告及研讨,创设网络学术交流与争锋的多元平台;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置专门的学习空间,全面开放各级各类实验室,为拔尖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条件保障。
目前,南京大学已有两届300多位学生被选入试验区重点培养,91位教授成为试验区的学术导师。
中国科技大学对科技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完善,并努力将“个性化”、“两段式”、“三结合”、“长周期”等理念与方法体现在科技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
1.长周期:强调培养计划的贯通
学校开办的科技英才班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即瞄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所确定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和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比如材料科学英才班,是与中科院沈阳金属所合作的,瞄准国家在大飞机、航天器、新一代发电机等方面对先进材料的重大需求。
中国科大在英才班培养模式的设计中,特别强调本—硕—博贯通式的长周期培养。学生在入学时便按照博士毕业的目标进行培养,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安排上进行通盘考虑,强调本科—硕士、硕士—博士的培养计划的贯通,减少一些课程的重复性开设。英才班的学生在学期间实行的是动态化管理,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本硕博连读,而要根据学生的意愿、学业成绩等因素,适时进行分流。
2.两段式:大学与研究所教育资源互补
英才班实行“两段式”教学,本科生阶段在中国科大完成两年半的基础课,后一年在中国科大和研究所完成专业基础课学习,然后在相关研究所进行半年的科研实践,并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其中专业基础课由中国科大和研究所教授共同设计并组织教学。
3.个性化:突破流水线式人才培养局限
英才班特别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各自对知识结构、学业进度等不同需求,在导师的指导下,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学校为英才班学生精心挑选的教授导师,将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研实践,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4.交叉性:在碰撞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中国科大从建校开始就有鼓励学科交叉的传统。比如近年来学校投入上亿元资金建设了理化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和高性能计算等5个公共实验中心,作为不同学科的开放公用的创新平台。这些平台面向全校所有教师和本科生、研究生开放。
在日常管理中,学校也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交叉碰撞的环境和氛围。目前,数学、物理英才班与少年班学生共同归属于少年班学院管理。除了课程培养、科研活动,学院还注重把学科交叉的氛围延伸到学生宿舍中。宿舍里有自习室、阅览室、交流室,每个宿舍4个人,可能为各个专业的学生。
5.三结合: 教育理念顺应人才成长规律
所谓“三结合”,首先是“科教结合”,也就是说英才班将专业研究院所的前沿研究及其成果与大学教育有机结合,使得英才班的学生能够尽早接触学科最前沿,把握学科发展脉搏,提升学习和研究兴趣;其次是“理实结合”,让学生有机会在大学阶段就能亲身参与完整的科研过程,在研究所专家的言传身教下,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再次是“所系结合”,中国科大与中科院研究所的全方位实质性合作,使得英才班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条件,得到全过程、全方位的优化,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兰州大学启动建设的“萃英学院”将是一个全新的基础学科精英人才培养基地,通过设立全额奖学金、优秀生源奖学金,以吸引全国有特质的学生通过保送或自主招生进入这一平台深造;选拔专业只限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每年选拔100名学生,每人每年资助10万元培养费。而且,“萃英学院”的老师均由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国家教学名师担任,通过三年国内学习和一年国际化培养,毕业后将直接跨入国际一流大学继续深造,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此外,这些学生通过3年国内学习后可直接跨入国际一流大学继续深造。
“3+1”培养模式是指国内读3年后进国际一流大学学习1年,引入全英文教学环境,国际化培养、早期进入导师科研团队等模式。“萃英学院”学生在一、二年级期末分别进行一次选拔,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补充进入“计划”。
北京工业大学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专业实验班教育上。学校定位于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拔尖创新人才也定位于可在中小型工程应用项目中发挥引领作用的核心骨干。
目前,学校开办了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嵌入式)专业实验班。其中开办最早的计算机专业实验班,瞄准专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构建课程体系,设置了5大系列课程和分类分方向的系列选修,不仅强调教学计划满足覆盖扎实完整的基本知识结构的要求,还强调对专业基本学科方法以及问题求解基本思想的涵盖,特别是注意使学生逐渐养成工程开发所需要的系统能力。
学校抓住高水平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开展实践活动这一根本,多方位引导学生在课内外开展实践,仅教学计划内的各类集中实践就有45周。另外还有“工程大师论坛”,请名家传授工程实践经验;安排创新学分,促进学生学习探索;学生独立主持科技立项、科技竞赛等,构建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和通道,引导其不断发展。
2009年,中南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开办“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试验班”,积极探索高级工程人才的培养新模式。2010年学校正式成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之一,其主要改革思路和做法如下。
1.建立拔尖领军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遴选试点专业,采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按“3+1,1+1,1+2”分阶段培养(其中:“3+1”为本科培养阶段,工程实践1年;“1+1”为硕士培养阶段,企业挂职培养1年;“1+2”为博士培养阶段,企业挂职培养与工程研究2年),建立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打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培养通道,形成多级进入、有条件转换、设置分流出口的人才培养运行模式。
修订培养方案,校企联合制订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试点专业每学期开设“知名企业家、工程大师”管理、技术类专题讲座2~5次。
2.建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制与平台
重点建设5个面向学科大类的实践创新能力训练基地,10个国内一流水准的工程人才培养平台,30个行业领先的综合性校外工程实践实训基地。在实践学习和毕业设计环节实行双导师制,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指导。本科毕业环节原则上要求做设计,结合生产实际进行。
重构实践教学体系,以科研实践充实教学内容,鼓励试点专业学生早期进入科研,为试点专业学生配备科研导师。
3.师资队伍建设
每位教师原则上每2年到企业实践锻炼2个月;制订短期培训和长期跟踪培养相结合,自主培训和委托培养相结合的机制,通过5年建设,确保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专职教师比例超过80%。
保证工程教学团队中30%的教师由国内外工程一线高级专家担任。
4.推动工程教育国际化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积极参与“全球工程教育卓越计划”,设计面向世界工程的教育框架,扩大双语教学课程比例,部分课程全英语教学,本科生开设第二外语(如西班牙语、法语、日语、德语等)。
与国外知名高校、企业共建工程教育联合体,建立国际化交流和人才培养基地;设立国外访学基金支持学生海外访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到国外企业实习等交流活动;利用寒暑假与国外高校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选修跨文化课程或特色课程;采取多模式、多渠道的合作培养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国际交流学习的经历。
引进国际高端智力资源。聘请一流大学知名教授、企业家、专家学者、教育家担任某门课程的“讲座教授”或作为咨询专家参与学生培养和教学管理。引进外语原版教材、国外教学系统软件和课件,将国际最新理论成果和科研前沿成果引入课堂。培养熟悉国际法律、标准的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化工程师。
5.建立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与评价体系
参照国际工程教育标准(如华盛顿协议),学习借鉴国外工业化国家工程型人才教育的先进经验,制订中南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标准。
6.创新管理体制
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管理机制。成立校企双方组成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专家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实行责、权、利相结合,保证培养质量和培养过程的顺利实施。
改革选拔和培养管理机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生主要通过高考录取、校内双向选择、自主招生等途径招收;硕士生、博士生主要通过选拔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推荐、招生考试(包括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等途径招收。采取灵活的学籍管理办法,建立学生转出(入)机制。学生挂职培养阶段实行双重身份管理,既是在校学生,同时参照挂职企业实习员工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建立激励机制。试点专业60%~80%本科生可免试攻读研究生或作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攻读博士学位留学候选人。提高奖学金覆盖面,明确试点专业学生奖学金覆盖面达到80%。优先使用学校优质教学资源。
综上所述,我国的高等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创新,并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我国各高等学校,根据学校不同的定位培养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指成长为未来的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能够逐步地跻身于国际一流科学家的队伍。工程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在工程应用的关键领域能够起到核心作用的人才,所以说拔尖创新人才有其不同的涵义。
比如,北京大学2001年成立“元培学院”,清华大学从1998年开始建立数理基础科学班及钱学森力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等,南开大学的“伯苓班”和“省身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华罗庚班,浙江大学2005年成立“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成立了“匡亚明学院”等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 实施使入选学校每年动态选拔特别优秀的学生,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新培养方式,构筑基础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专门通道。国家设立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聘请一流师资,包括聘用有关学科国外高水平教师、国内一流教师授课和担任导师。
我国的教育资源虽然发展很快,毕竟还有局限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充分利用全世界的资源。一流的人才要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已成为共识,学生要送到国外去,需要到国际前沿去交流。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有助于学生增强全球意识,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此包括联合培养、双联学位、交换生、海外实习、素质拓展、暑期学校、国际会议及合作研究、海外志愿服务等在内的学生国际化培养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探索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四个融通,从课程改革到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如南京大学全面实施“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掀起全方位本科教学革命。“三三制”将传统专业教育“从一而终”的刚性培养模式变革为菜单式可选择的自主学习模式。打破了本科教育原有院系、专业壁垒,让学生感受到多重“冲击”。
探索 “拔尖”、“创新”和“人才”, “厚基础”+“善思维”+“常实践” 融合, 构建促进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包括硬设备和软设备。打破了科学与技术以及学科之间的壁垒,采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能力和创新教育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Innovating the Mode of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Implementing Top Students Cultivation——The Implementation and Exploration for the Test Plan to Cultivate Top Students in Basic Discipline
LIU Yue-xiang, HU Xuan-kui, WU Yan, XUE Mei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basic condition of promotion and implementation for the test plan to cultivate top students in basic discipline.Also it presented the situation of top students culti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discussed the new breakthrough.
basic discipline; top student; student cultivation; higher education
G642
A
1006-9372 (2011)02-0014-08
2011-05-16。
刘粤湘,女,编审,主要从事地质教育、资源经济研究与期刊出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