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

2011-12-27 00:00:00张娴
小品文选刊 2011年7期


  我一直喜好有特殊香气的蔬菜,芫荽、芹菜、大蒜、韭菜之类,茼蒿也属此列。
  茼蒿还有个名字,叫蓬蒿,我对这个名字很不以为然,总感觉蓬头散发的模样,不适合这样亭亭玉立的蔬菜。我喜欢它的另一个名字——菊花菜,它簇拥的叶子的确像菊花,开的花更像,简直能以假乱真。
  乡间流行一句俗语:“三月三,茼蒿下米汤。”茼蒿是生性寒凉的蔬菜,每到春风微微吹起的时候,江南一带的菜园子里,必然有它的身影。此时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茄子、辣椒、番茄、黄瓜还是苗秧子,茼蒿已经像小箭似的窜出泥土,密密匝匝地铺满了地面。茼蒿是很美的蔬菜,茎似翡翠,叶如线条流畅的锯齿,擎起的叶盖像层层幔帐,顶上开出明黄的小花,乍一看,还以为是路牙子上遍布的野花,细细端详,甚是眉目清秀,端庄可人。我最享受清晨采摘茼蒿的时光,阳光穿透薄雾倾洒在整畦的茼蒿上,指尖轻掐茎杆就能听到生生的脆响,指甲慢慢染得微绿,带着野性的香气浓浓弥漫开来,全身的经络一下子被唤醒,心中立时响起欢腾的歌。难怪陆游说:“小园五亩剪蓬蒿,便觉人间迹可逃。”
  摘下的茼蒿经不起摆放,水分流失得很快,最好是现摘现吃。最新鲜的是凉拌,将新摘的茼蒿在流水下根根洗净,下到滚水里焯一下,焯水的时间有讲究,长了会失掉茼蒿的脆嫩口感,短了又去不净茼蒿的野气。焯过之后滗干水分,装入素雅的餐具,最好是乳白或浅绿的纯净瓷盘,正好衬出茼蒿的碧色。再将一小块生姜、几颗蒜瓣细细地研碎撒上,淋上香香的芝麻油、白白的雪花盐和绵绵的白砂糖,最后浇上两勺山西的老陈醋。这样凉拌的茼蒿辛香清脆、甘酸爽口,最适合配粘稠的小米粥或者是素净的清汤面。我最喜欢清水茼蒿,不用任何厨艺,最简单亦最美味。一定要用春天的茼蒿,因为汲取了融暖的地气和丰沛的水汽,格外鲜嫩肥美。乍暖还寒的日子,当悠悠的春水慢慢变宽,青青的茼蒿渐渐散发出浓浓香气的时候,煮一锅清水,撒一把碧油油的茼蒿,待到汤水沸腾的时候,加一撮细碎的盐花调味,热热地呷一口,肺腑之间顿时溢满了阳光的田野下蒸腾着的甘醇和鲜香气息。
  苏东坡说:“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是饕餮盛宴后清茶素食的至高境界。而茼蒿,是地地道道的百姓菜,却成就了这“清欢”之上的“有味”。
  选自《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