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沆是北宋真宗时期的宰相,素以端正、量大著称。
他家的房子比较窄小。
李沆宰相府议事厅的门前只能容下一辆马车掉头。拜访的、谒见的、请示的、汇报的、沟通的、议事的、探亲的、祝寿的,有时还会有皇帝亲身驾临,这么小的府第哪行呢?于是就有人提出相府宅第太窄,不利于公务,至少是不利于朝廷形象,言外之意就是建议李沆高梁架屋,修个气派的宰相府。可李沆并没有“尊重民意”,而是笑着说:“这座宅子作为宰相议事厅确实窄了些,但是传给子孙,用来祭祀、行礼、过日子已经足够宽敞了。”
他家房子损坏严重。
他不只不建房子,甚至也不维修房子,以至他家的房子经常出问题。墙壁乌黑就不用说了,变形、裂缝,雨天时局部还倒塌过。可他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妻子实在忍不住了,和他唠叨,可是李沆却说:“你怎么可以拿这么点生活小事来分我筹谋国家大事的心呢?”他的妻子虽不能理解,但不敢再说什么了。
他的弟弟李维觉得哥哥做得有些过,平常人家还要追求“干柴、细米、不漏房”的小康生活呢,一个宰相之家,修一修相府、大一大房子完全说得过去呀!可是李沆却这样对弟弟说:“身为当朝宰相,已经享有优厚的俸禄。另外,皇上还经常有不少的赏赐,要修建一所体面些的大宅第,不是做不到。我也不是在做秀,以充什么榜样给别人看,而是我根本就不想这样做。一座新宅,由动手到入住,至少要一年时间,这要操多少心,耽误多少正事?人生苦短,甚至朝暮不可保,又能有多少时间做事呢?况且,人本来就是天地间的一个匆匆过客,就算你修座金房子,又岂能久居?秦始皇的阿房宫还不是例子吗?你看那天空中的飞鸟,多么自在,多么快活,不过仅仅栖居在林子里的一个小树枝就让它很满足了。比起它来,我不是已经强太多了吗?我还能犯傻,劳心费神修房子么?”
李维听了哥哥的话,如醍醐灌顶,大彻大悟,此后,他和哥哥一样,尽心国事,清正廉明,成为朝廷的又一个重臣。
景德元年七月,李沆病倒,真宗皇帝下诏让太医诊视,第二天,真宗亲往府上探问,并赐白金五千两。不想真宗刚刚还宫,李沆就去世了。真宗闻讯,起驾再往,泣如雨下,悲伤不已。特废朝五日,赠太尉、中书令,谥文靖。乾兴元年,仁宗即位,再加恩诏令配享真宗庙庭。
做给别人看的,是不会长久的。在律令约缚下克己奉公,也很难“忠良纯厚,始终如一”,因为一旦有了条件,内心压抑已久的东西还是会蠢蠢欲动,甚至变本加厉,饥不择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