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奇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原因对策分析①
杨世奇②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皖江城市带已是我国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几年,皖江城市带已成为与长三角联系最为密切、承接产业转移较多的区域之一。皖江城市带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其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对不再适合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转出提出了更为迫切的现实要求。皖江城市带在承接转移中存在的诸多不完善之处,同样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予以统筹协调处理,以实现皖江城市带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皖江城市带;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原因;对策
当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国内外资本都看好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近几年,皖江城市带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利用外资增速达 43%,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利用的省外境内资金 55%来自长三角。2010年 1月 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将安徽沿江九个城市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构成皖江城市带,并将其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这是迄今全国惟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本文将对影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因素和如何承接产业转移进行探索分析。
1.1.1 人地矛盾加剧
随着长三角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长三角地区,造成长三角地区人口不断增长、人均占有土地量的日益减少。住房紧缺,交通拥堵,人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从下面的表 1中就可以看出,从 2004-2007年,长三角地区内每年至少以百万人的增幅累计增加人口。而与此同时,在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大量的耕地被占用,土地减少了 50%~60%,造成该区域内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而这依旧无法满足人口的增长对土地的需求,在未来几十年里,耕地减少的动因依然存在,城市房地产及其工商业用地等需求仍然旺盛,人地关系将更趋紧张。见表 1。
表 1 2004~2007年长三角地区基本指标
长三角地区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加大,再加上其自身矿产资源虽种类多但储量却较少,主要资源都要依赖外部供给,这使得长三角地区内资源供需剪刀差日益加大。据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上半年上海市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6530.73亿元,比 2007年同期增长 10.3%;综合能耗 3799.42万吨标准煤,较上年同期增长 12.4%。一些能够缓解长三角地区资源短缺危机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在长三角地区也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增加就是例证。见表2。1.1.3 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
表 2 长三角各省 07、08工业废气排放量单位:亿标平方米
近几年,由于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改变、惠农政策的落实,一些农民选择留在农村或者就近务工,而不再去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务工,在长三角地区出现了“用工荒”这一劳动力短缺问题。而坚持到长三角打拼一番的,则更多地是各重点高校的毕业生,他们受教育的程度高,社会认同度高,未来为社会作出的贡献也较大,这使得他们的工资能位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同时,长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工资的上涨。从表 3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长三角主要的两省一市从2004年到 2008年的平均工资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以上海的工资上升的幅度最大。见表 3。
表 3 2004-2008年长三角职工平均工资额单位:元
1.1.4 经济高速增长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矛盾
长三角地区几大核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已位于全国城市的前列。但是不少地方的经济发展仍然沿袭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只是引进外资简单地进行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贴牌生产或者产品加工,企业没有产品的核心技术,真正进行产品研发设计的企业较少。最明显的就是近年来一直引发争议的“苏州模式”,这种被戏称为“只长骨头不长肉”模式的根据主要来源于苏州人均收入水平与其庞大的 GDP规模极不相称。譬如,2008年苏州人均 GDP为 114,810元,但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仅有 23,867元,显然老百姓并未能够享受到苏州经济增长带来的实惠。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苏州许多工厂其实只是一些跨国企业的加工车间,出口的都是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低端产品。人均 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距,突出地反映了目前苏州以工业生产拉动 GDP增长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经济快速增长难以转化为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如此GDP的高速增长已经与现代化的集约式经济发展方式及其经济发展的目的相背离。
1.2.1 缓解人地压力
长三角产业需要转出的大都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机械制造、纺织、装配等传统产业,在产业转出的同时,劳动力由于转换技能的时间长、成本高,或有些劳动力甚至不愿转换技能,就会跟随产业的转移一起流动。长三角很多产业的劳动力大部分是从皖江城市带流入,如果他们所从事的这些行业从长三角转移到皖江,就是转移到这些人自己的家乡,他们跟随产业转移的阻力也会变得相对较小。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会减少原产业所在地劳动力的密集程度,缓解人地压力。
1.2.2 缓解能源和环境的压力
由于长三角需要转出的产业中有一部分重工业,这些重工业都会程度不同地对环境生态造成污染,他们的转出势必会减少对长三角内环境的污染。同时,这些行业的转出也会减少长三角的能源总需求量。
1.2.3 减少和缓解劳动力紧张的局面
虽然产业的转移和升级换代会使得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但一个产业劳动力的供给是由当地和从外地流入的总的劳动人口构成,如果产业转移实现,对于转出地来说,减少的供给只是转出地劳动人口的供给,而减少的需求则是整个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产业的转移不会使这一产业对劳动力的总需求量发生变化,但却可以使转出地劳动力的供给发生变化。因为产业转出地的员工随着产业转移到转入地,有的会选择“走”,有的依然会选择留在产业转出地求职,这会使得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大于供给的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供求紧张的局面。
1.2.4 提升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需要转移的传统产业的存在势必会占用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使得这些资源不能集中到新技术、新产品等领域的研发上,从而使得贴牌生产盛行,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能力不足。这些产业一旦转出,由于转出而节余的资金、人才等资源就会以各种方式流向那些最需要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部门和企业,从而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长三角地区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
1.2.5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会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则会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将开始上升。见表 4、表 5。
表 4 2008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分布单位:%
表 5 2008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单位:%
从上表可以看出,江苏和浙江的产业结构已经呈现“二、三、一”结构,上海三次产业比列关系已经发展为“三、二、一”,皖江地区虽然也呈现“二、三、一”的结构,但第一产业的比例与长三角二省一市相比还较高,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以看出长三角已处于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转移出去,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
由以上分析可见,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的转移和提升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唯此,才能进一步实现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的均衡持续和科学发展。
2.1.1 城市化滞后并缺乏强有力的中心城市
皖江城市群中首位城市规模偏小,在城市体系中首位城市的地位极不突出。首位城市和其它高位序城市之间的差距很小,城市规模结构十分均衡,缺乏大规模的中心城市。譬如,2008年,全国城市化率为 45.68%,江苏和浙江的城市化率分别为54.3%和 48.72%,皖江地区只有 40.5%,其城市化率不仅低于长三角地区,也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2.1.2 增长方式粗放
皖江城市带资源丰富而且成本相对较低,这也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但也造成了皖江地区对资源所带来的压力不敏感,依旧以资源、人力、物力等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来实现经济增长,而主要不是依靠科学技术等其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要素投入。虽然资源储量丰富,但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枯竭,制约经济的发展。
2.1.3 劳动力外流现象严重
从下面的表 6中可以看出,皖江城市带各城市 2008年劳动力流出比重大都在 15%以上,其中安徽省的六安市已达到了总人口的 30%,而在流出人口中,大部分又流向了长三角地区,其中滁州、六安、宣城 (均为安徽省)的流动人口中 90%以上都流向了长三角地区。见表 6。
表 6 皖江城市带各市流向长三角的人口比重单位:%
2.2.1 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培育综合性的大中城市
工业化与城市化息息相关。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必然带来城市化的发展。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新企业在皖江地区的大量落户,会使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在皖江城市带大量聚集,从而相应的配套设施、基础设施也会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增大,城市综合竞争力也将会不断上升。
2.2.2 促使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承接新的产业转移,在使皖江地区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也加剧了对资源、能源使用的竞争,有限的资源在更多的企业之间进行分配,由于需求的扩大,资源价格会相应提高,就会迫使企业生产经营者改进资源及能源的利用技术,降低使用成本,向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
区际产业转移对转移区域双方的产业优化升级都有重要作用。对产业转入地而言,外部先进产业的移入能为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的升级创造机会。因为先进产业的移入必然带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迅速积累,有助于区域内新的主导产业的形成,从而推动产业比较优势的升级,提升产业转入地在区域间的分工地位,进而促进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2.2.3 减少劳动力的外流
新产业的入驻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使本地相对丰裕的劳动力要素得到充分利用。转移产业对扩大当地就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将会极大地增强当地就业的“造血”功能。
2.3.1 区位优势
与中部其他地区相比,皖江城市带地处长江下游,长三角的西缘。东临长三角,接中原腹地,是华北与华南的过渡带,东部紧邻长三角的浙江、江苏两个经济大省,是长三角经济辐射的直接受益地区,在承接长三角的产业梯度转移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皖江城市带的区位优势将会更加凸显。
2.3.2 资源优势
皖江城市带自然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突出表现为:水资源充沛,这为发展高耗水企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土地资源充足,土地总面积达到 633万公顷,可开发利用潜力大,而且土地价格较低,减少了土地开发的成本;矿产资源充裕,铜、金、铁、硫、石灰岩和方解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赋存集中、便于开采,能有效缓解长三角地区资源不足带来的压力。
2.3.3 劳动力优势
皖江城市带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目前,皖江地区有大量的熟练产业工人,劳动力成本与长三角地区相比较低,可以有效吸引并承接来自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见表 7。
表 7 2008年各省、地区人均工资(安徽具体到县区)单位: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皖江地区的人均工资不仅远远落后于长三角地区,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也有很大的差距,这虽然说明了皖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但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皖江地区劳动力价格的低廉,具有较大的成本潜力优势。
2.3.4 工业发展基础良好
皖江地区已经形成了特色明显的支柱产业基础,具有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等产业集群,拥有马钢、奇瑞、海螺水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现代农业、物流服务业、金融业等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不断发展。在与长三角经济圈的长期融合中,形成了产业发展的共生圈,皖江城市带加工产品50%以上为长三角配套,汽车、家电等产业所需零部件 70%左右来自长三角。合肥、芜湖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承接国内外高新技术项目的优势更加凸显。
2.3.5 市场优势
安徽省人口将近 7000万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另外,安徽中间产品需求和技术需求市场广阔。安徽 IT业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速度加快,技术改造、引进新技术愿望迫切,技术市场潜力巨大。
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以自身的优势为依托,承接那些有利于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项目。在招商引资活动中,应打好“特色牌”、“优势牌”,善于让投资者看到皖江地区的优势所在,以及优势的价值潜力所在,借特色之力推动经济的发展,以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
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软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认知、了解、预期、氛围等无形资源,会牵动资本流动并转化为财富。2009年中博会和历届徽商大会的成功举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我国唯一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府应通过电视、互联网、广播等媒体,以多种方式向国内外宣传,扩大示范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人们认识、了解并认同皖江城市带。还可以充分发挥世界各地皖籍成功人士和企业家优势,充分运用他们的人脉资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牵线搭桥。
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投资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上。对区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产业项目,国家在规划编制、产业布局、审批核准及投资安排、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面应给予支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应切实落实好新税法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要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环保要求等产业转移的信贷投放力度,积极为示范区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的信贷支持。此外还要鼓励在华外资金融、保险、会计、审计机构在皖设立分支机构,引导和鼓励海内外优秀人才到示范区创业、投资。
皖江城市带虽然聚集着一些知名的高校,但却很难留住高校的毕业生,“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在皖江城市带仍十分普遍,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皖江城市带不仅要采用各种积极有力的措施留住区内的高端人才,还要特别重视从区外引进掌握高新科技的人才资源,为人才在区内的发展和聚集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充分发挥人才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带动作用。
客观地讲,虽然皖江城市带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上有自身独特的优势,而且产业转移的实现不论是对皖江城市带还是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甚至是区域间的协调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皖江城市带的承接产业转移仅仅是刚刚启动,而且在转移中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比如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政府部门效率有待提高,产业层次偏低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统筹兼顾处理好,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区域之间的对接和均衡协调发展。
[1]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2,(6)
[2]张峰.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J].学术界,2010,(1)
[3]顾文选 .皖江城市带调研报告 [J].城市发展战略,2007,(12)
[4]吴兆雪,李卓 .皖江城市带——安徽崛起的新机遇[J].乡镇经济,2009,(11)
[5]张谋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研究[J].聚焦城市,2010,(3)
[6]陶诚,耿光颖,王春贤 .安徽省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效应分析及相关建议 [J].区域经济,2009,(1)
[7]谢培秀,殷君伯 .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思路与对策[J].皖江区域经济,2009,(1)
[8]胡卫星 .皖江城市产业带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皖江区域经济,2009,(12)
Analysis of reason and strategy of the region ofWanjiang city in undertaking the transfer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ndustries
YANG Shiqi
(Economic School,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81)
The region ofWanjiang city has been the focus in the strategy of the rise of themiddle region,the importantpartof Pan Yangtze RiverDelta,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industries to relocate in theMidwest.In recent years,the region ofWanjiang cit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more industries to relocate.The rapid development ofWanjiang city and various contradictions caused in the upgrade of industries in Yangtze RiverDeltamademore urgent and practical requirements to the transfer industries which are no longer suitabl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Delta.The region ofWanjiang city hasmany imperfections in undertaking the transfer industry,we also need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o coordinate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y transfer,to achieve a comprehensiv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ofWanjiang city.
region ofWanjiang;Yangtze RiverDelta;industry transfer;reason;strategy
F127.9
A
1672-7169(2011)02-0094-05
2011-02-13
杨世奇 (1985-),女 (满族),河北承德人,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