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洁,张国慧
(1.江苏大学图书馆,江苏镇江 212013;2.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海南海口 571158)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发展研究
——以江苏省高校为例
苏 洁1,张国慧2
(1.江苏大学图书馆,江苏镇江 212013;2.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海南海口 571158)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当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文章以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为例,指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任重道远,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图书馆数字化
一
特色数据库是指依托于所在区域的人文、历史文化资源,针对专业特色和学科发展,基于馆藏信息资源,结合用户的信息需求,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处理、整合、存储,并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将其数字化而形成的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一种新型网络信息资源库。[1]开发和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是当前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以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为例,分析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
江苏省是我国文化和教育大省,高等院校数量众多、学科门类齐全,拥有丰富的特色文献资源,如何加快这些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是江苏省高等院校文献保障工作的重要部分。近年来,经过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JAL IS)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和 CAL IS项目建设,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在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高校图书馆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江苏省现有高校 (包括高等职业院校)126所。笔者通过访问图书馆主页、电话采访、引擎搜索,以及实地采访等方式,对该省 126所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 32所高校图书馆开展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情况,表 1统计了其中 19所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 (见表 1)。[2]
表 1 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统计表
养课程馆藏参考书目数据库;江南大学博硕士论文库;江南大学课程导读库;江南大学虚拟图书馆 (化学与材料工程);重点学科导航库 (食品);学科主干课助教数据库4 河海大学 水文水资源及水利工程学科导航 (JS一期) 1 5 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学科导航库 (JS一期)(CS二期);矿业工程数字图书馆;矿业工程数据库;学位论文检索系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导航 4 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程力学学科导航 1 7 淮海工学院 海洋专题数据库 (JS一期) 1 8 南京农业大学 特种经济动植物多媒体数据库(JS一期);蔬菜学学科导航 1 9 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论文;古籍数据库;中医药古籍文献数据库 (JS二期) 3 10 南京工业大学 混凝土安全性碱集料数据库 (JS二期);化学工程学科导航 2 11 中国药科大学 中外药品质量标准数据库 (JS二期);生药学与中药学学科导航 2 12 南京师范大学 民国文献资源库;JAL IS教材及教参数据库 2 13 江苏大学 车辆工程特色数据库(JS二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本校博硕学位论文库;镇江市外刊联合目录;当年中文期刊目录;古籍目录库;当年外文期刊目录 7 14 南通大学 张謇研究数字库(JS二期);南通大学图书馆外文期刊库;南通大学图书馆光盘资料库3 15 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邮政数据库 (CS二期) 1 16 苏州大学 中国历代人物数据库 (JS二期);清代图像人物研究资料数据库;放射医学学科导航1 17 江苏警官学院 公安文献全文数据库 (JS一期)(CS二期);法学 (警察学)学科导航 2 18 南京审计学院 金审工程 -审计文献库(CS二期);教学参考信息服务系统 2 19 徐州师范大学 汉画像石砖数字资源库建设 (JS二期) 1合计 51
根据我们的调查归类,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现有特色数据库主要有以下 6种类型:
1.与重点学科相关并突出学校自身特色的数据库。这类数据库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反映有关重点学科专业的建设情况,如南京大学的地理学导航数据库,东南大学图书馆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导航”,江南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题数据库库”,中国矿业大学的“矿业学科导航库",河海大学的“水文水资源及水利工程学科导航”,江苏大学的“车辆工程特色数据库”等。
2.以学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的数据库。这类数据库是反映学校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体现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如南京大学的“南大人文库”对该校部分知名学者出版的学术专著、译著及科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数字化整理与加工。“江南大学本科生专业和科学文化素养课程馆藏参考书目数据库”、“江南大学课程导读库”,南京师范大学的“JAL IS教材及教参数据库”等都为此类。
3.以博硕士学位论文为主要内容的数据库。这类数据库收集本校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反映学校博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科研水平和培养质量。如中国矿业大学的“学位论文检索系统”,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位论文”,江苏大学的“本校博硕学位论文库”等。
4.基于特色馆藏书刊资料的数据库。这类数据库收集、整合、展示学校的特色资源,是其它学校图书馆不具有的。如“江南大学图书馆开放存取期刊数据库”,“南通大学图书馆外文期刊库”等。
5.基于地域资源、突出地方文化特色的数据库。这类数据库是与特定区域历史传统文化或与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独特资源。如南京大学的“民国文献数据库”,江苏大学的“古籍目录库”,南通大学的“张謇研究数据库”,苏州大学的“清代图像人物研究资料数据库”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古籍数据库”等。
6.以信息参考和多媒体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数据库。这类数据库收集参考性知识数据和资源,为学校师生的教学科研提供参考,或提供音像影视等多媒体资源供师生在线观看和下载。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可供书目信息数据库”,江南大学的“食品教学资源特色数据库”,徐州师范大学的“光盘 (随书)数据库系统”等。
在特色数据库的层次分布上,江苏 126所高校中,有国家“211工程”院校 11所,其图书馆都开发了特色数据库,但数量不一,如南京大学有 3个专题的特色数据库,江南大学有 14个。此外,历史悠久的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开展得较好,它们充分利用了自身资源优势,不断更新并新建特色数据库,如江苏大学图书馆近几年先后建设了车辆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等6个专题数据库。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稍差强人意,仅 2所建有特色数据库,分别是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和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其特色数据库建设主要围绕学科专业特色,相比之下,职业院校图书馆在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类院校。
(二)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不足之处
虽然江苏地区高校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工作已具有一定规模,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1.建设规模较小,数据量较少,整体水平不够高,建设意识有待加强。在调查的 126所高校图书馆中,只有25%的图书馆建有特色数据库,且大部分规模较小,整体水平不高,数据量较少,总体反映出江苏地区高校对于数据库开发方面的意识尚需加强。从特色资源的蕴藏来看,江苏地区具有相对的地域优势,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较丰富的教育文化资源,如动植物、矿产水利、古籍历史、语言文化以及旅游等多方面的资源。相对目前可开发资源总量来说,这些资源的数据库建设数量有待提高。
2.对特色资源的整合与共建共享利用现状分析不足。在调查的 32所高校图书馆中,有相当一部分特色数据库建设仍停留在低层次水平,仅限于将馆藏常规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转化。建成的数据库大多以书目、题录等形式为主,全文、图形图像及视频等多种形式综合的数据库很少见,整合力度不够,没有形成特色资源与电子资源、原生资源与商用资源、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的高效融合,专业特色资源对口服务门户未开展充分的应用现状分析等更深入的服务,系统功能较弱。[3]
3.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数据库较少。江苏省的特色数据库基本上是反映学科特色的数据库,鲜有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数据库,江苏地方特色、江苏历史人文均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反映出各高校对地域文化文献资源的建设不够重视,没有很好地发掘地域文化特色。[4]
4.区域发展不均衡。在江苏省建有特色数据库的高校中,“211工程”院校最多,占 59%;本科院校次之,占38%;高职院校最少,仅有 2所,占 2%。建有特色数据库的高校相对集中,南京为 47%,其它地区为 53%。由此可见,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比较明显,其他区域远远落后于省会城市南京。
5.缺乏数据库建设的规范与标准,资源共享度不高。主要表现在标引不规范,同一数据库的文献信息,有的用主题词进行标引,有的用关键词或任意词标引,前后不一致,造成文献信息误检、漏检,效率不高;其次是格式不规范,有些数据库没有遵循 CAL IS特色数据库子项目描述元数据规范,导致资源共享度不高,大多还处于只限本校师生享用的状态。
6.自产自用,向社会开放不够,影响力小,利用率低。江苏省高校图书馆所建特色数据库中,绝大部分只有在校园网或图书馆检索系统里才能检索到,外网无法查询。特色数据库向社会开放不够;另外,很多特色数据库没有相关介绍,宣传力度不够,影响力小,利用率低。
二
近年来,高校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已经引起了高校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其地域性资源特色,在提供网上服务,推动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支持地方国民经济的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总体来看,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还任重道远,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得到加强。
1.统一建设标准与规范,联合建设。在当今信息急剧增长情况下,只有多个图书馆之间加强合作与交流,统一规划,协调分工,联合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特色数据库,走共建共享的道路,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统一数据库建设标准,对于提升质量,促进共建共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共同利用特色数据库平台软件“D IPS数字文献处理系统”进行建设,进一步对参建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要求软件供应商定期或不定期派员进行业务培训与指导。
2.挖掘地方特色,做好选题、资源调查等基础工作,突出特色。我国的地方文化源远流长,各地都有属于自己的地方文化特色,所以,挖掘地方文化,建立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数据库,是各省高校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方向。
3.完善特色数据库系统的功能。数据库必须能方便用户从不同角度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创造良好的网上检索界面,人机对话尽可能简捷方便;选取最能反映信息特征、最有可能被利用的检索途径,设置丰富有效的检索点,既实现各项之间的“与”、“或”、“非”的逻辑组配检索量,还能实现标引词的位置算符检索。在完善检索功能的同时,提供通告服务,保存个人检索历史,提供访问统计与点数统计等个性化服务。
4.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搞好软硬件建设,并将特色数据库纳入信息资源整合体系。许多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相对滞后,财力和人力资源匮乏是主要原因之一。各馆管理者应该认识差距,争取经费的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加强专业人员的引进以及馆员进修培训的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注意解决技术难题,为开发特色数据库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特色数据库作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体系,这对图书馆来说是较完整的信息资源整合,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5]
5.加强与用户的互动,提高共享性和利用程度。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利用,一方面要加强特色数据库的宣传和推广,如在图书馆主页设立特色数据库专栏,并对每个特色数据库做简要介绍,向用户宣传介绍数据库的收录内容、数据量、特色和检索方法等,吸引和方便用户使用特色数据库,另一方面要注重用户对数据库的反馈意见,调查该数据库是否满足用户需求,以进一步改进完善数据库建设,使系统逐步完善,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信息资源。除了那些涉及国家机密和企业商业机密的资源外,其他数据库资源应该向社会开放,不应为少数人所垄断。一些高校应该解除对某些数据库使用的限制,满足其他用户尤其是科研用户的需求,充分地发挥数据库的效益,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
[1]程华云,杨为建.福建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分析[J].情报探索,2009(8):65-67.
[2]范亚芳,曹作华.江苏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问题研究[J].图书情报研究,2009(17):71-74
[3]郭太敏,都平平.从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看特色库建设的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9(19):72-76[4]李凌杰.天津市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与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9):71-73.
[5]肖乃菲.西南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8(10):44-50.
A Stud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eature Databas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A Case Study of Feature Databases ofUniversityLibraries in Jiangsu
SU Jie1,ZHANG Guo-hui2
(1.Library of 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212013,China;2.Library of Hainan No rmal University,Haikou571158,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feature databases is a very important task for the digitaliz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and the shortcomings of feature databases at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Jiangsu,the situation of constructing feature databases at university libraries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Moreover,some constructive proposals for feature databases have also been advanced.
university libraries;feature databases;the digitalization of libraries
G255.75
A
1674-5310(2011)-02-0166-04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课题“海南抗癌药用植物数据库信息系统”(编号 60896)阶段成果。
2010-07-06
苏洁 (1971-),女,四川渠县人,江苏大学图书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图情资源网络管理与开发;张国慧 (1962-),女,湖北武汉人,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图情资源网络管理与开发。
(责任编辑胡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