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 栖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盛行一句“理解万岁”的口号,希图年轻人能理解文革亲历者曾经的所作所为,理解他们所遭遇的痛苦,理解他们的忏悔和反思,其实,世人需要理解的并不仅仅是那个年代,此前受时代思潮浸淫而在荒唐年代做了荒唐事的人们,也是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得到充分的理解。85岁高龄的新华社高级记者方徨便是典型的一例。
方徨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写出“放卫星”的第一条新闻的新闻记者,文称:河南省信阳地区遂平县嵖岈山小麦大丰收,一块2亩9分的田地亩产小麦3530斤。6月1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出方徨采写的消息的同时,配发题为《向创造奇迹的农民兄弟祝贺》的社论,从此水涨船高,节节攀升,中国的政治上空“卫星”满天飞。恰如这位新闻界前辈所言:“对稿件引起的后果,我不能逃脱一个正直的新闻人良心上应受的责备。”而我则是更多地从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来理解之。
那个年代出现方徨及其“放卫星”新闻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虽说“大跃进”时期尚不如文革时期那般愚忠,那般个人迷信,但政治观念的趋同性和意识形态的同构化早已成为国人的一种思维定势,如方徨所说:“在当时那个大的社会背景下,领袖一发号召,我就追逐那个乌托邦去了”。这表现在新闻记者身上,便是争先恐后地去写关于“奇迹”的报道,追求那种政治上的轰动效应。方徨之所以能写出“放卫星”的第一条新闻,看似偶然——她是河南分社的记者,又与“报料”的遂平县委副书记赵光是好朋友,其实如此“奇迹”的报道乃是一种必然,即:“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面提倡“跃进再跃进”,就不愁“卫星齐上天”,倘没有方徨的报道,也一定会有张徨、李徨的同类性报道。
常识,在那个年代全然被政治狂热所销铄。方徨从小生活在安徽桐城,知道小麦产量要比水稻低许多,亩产平均达到百十来斤就算不错了,可如今居然能出亩产3000多斤的“奇迹”?当时她的第一感觉是疑惑,到了打麦场(注意:不是麦田)看到几大堆金字塔形的麦垛,她也不由得发出了一句常识性的发问:“两亩地能插下这么多麦秆吗?”但是,如其自言:“我那时主导的思想还是对‘大跃进’的迷信,对虚夸的‘高产’也就相信了,那消息就写出来了。”说实在,当年像方徨那样能有常识性的发问已是难能可贵的了,顾准式的“清醒者”委实是凤毛麟角,何况其富有睿智和良知的理论被视为“异端”,难匹风靡的主流意识。
方徨自述“对虚假新闻有着发自内心的厌恶”,但在那个年代还是做了违心事。时隔半个多世纪,仍视之为“我从事新闻工作历程中不堪回首的一大败笔”,有忏悔,有反思,这正是人们理解她的一个理性前提。当年,她鉴于时代的原因没能忠于自己的职业操守,但如今她则出于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忠于自己的记忆——不掩饰,不推诿,不辩解,细致地叙述这个沉痛的故事,客观地剖析这场荒诞之所以产生的原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应该永远记取的惨痛教训。方徨堪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对她的理解其实也是对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