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文燕
居民区党组织“一部三站”组织结构的科学性探析
——上海市青浦区夏阳街道居民区党建实践探索
● 黄文燕
本文从分析居民区党组织“一部三站”组织结构的运行机制及适应性特征入手,探索构建区域性大党建组织结构的科学性,提出只有巩固网络化组织结构,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才能推进区域性党建进一步发展。
居民区党组织;“一部三站”组织结构;科学性探析
为适应城市社会建设发展的要求,上海市从2005年起对社区党组织结构进行改革,探索构建区域性大党建体制和机制。在构建区域性党建组织网络中,居民区党建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上海市青浦区夏阳社区党工委对居民区党组织设置进行了改革,形成“一部三站”的组织结构。这种覆盖于基层社区的全新组织架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结构变化趋势,探索执政党在新形势下整合基层社会、扩大政治基础新的组织形式。本文从分析居民区党组织“一部三站”组织结构的运行机制及适应性特征入手,探索构建区域性大党建组织结构的科学性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规律性。
居民区是城市社区的最基本单元,是执政党基层建设的落脚点。它集聚了各种社会成员和各种社会新组织,也是社会各种矛盾集中的地方。这就要求共产党组织网络必须扎根居民区,建立起一个能斡旋关系、调和矛盾、平衡利益、引领社会的组织体系,顺应社区治理的方向。据此,上海青浦区夏阳社区党工委对居民区党组织结构进行了“一部三站”的改革探索。“一部”即居民区党总支或党支部在推进党建工作中发挥专职功能和主要作用。在其直接领导和协调下,驻区单位、“两新”组织、在职党员三个党建工作站和三个党建工作联络小组分工协作,共建共享,形成上下相通、左右联动、优势互补的社区党建工作新的组织网络体系。
(一)组织设置。“一部三站”突破单位党建的局限,按照社区组织的性质和党员居住分布的情况,把所有居民区内的党组织和党员分成“四个组织板块”,即居民区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居住在社区的在职党员党组织。
(二)组织层次。“一部三站”把居民区四个板块的党组织按照三级组织网络进行设置:第一级为居民区党总支;第二级为党总支下属的若干个居民区党支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络站、驻区单位党建工作合作站、在职党员活动站;第三级为党支部、联络站、合作站、活动站下属的党小组、联络小组、合作小组、活动小组。
(三)领导关系。明确居民区党组织在社区党建中的主要职责和领导作用,其他板块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实行“双重管理”,即除受单位党组织领导和管理外,在社区建设中受居民区党总支或党支部的领导和管理。
(四)党组织成员构成。增强居民区党组织成员力量,吸纳各板块党组织中的领导或党员积极分子进入居民区党组织的领导层。规定居民区党组织班子可由居民区委员会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党总支成员由四个板块的组织推荐或选举后报社区党工委任命,党总支书记由居委会专职干部兼任,总支委员一般兼任下属居民区党支部、党建工作合作站和活动站的书记或站长。居民区党总支成员要负责若干个党支部、联络站、合作站、活动站或党小组。
(五)工作职责。围绕社区建设的各方面任务,对各个板块党组织提出规范性要求,并通过搭建党建资源平台、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转变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的领导方式和组织方式。
“一部三站”的组织制度,打破了传统单位党建的局限性,做实了区域性党建组织格局,适应了社区建设发展的要求,具有以下适应性特征:
(一)理顺了居民区内各类组织的关系。青浦区夏阳社区是一个新兴城市化社区。由于城市化发展历史较短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两大特征:一是社会结构多样化。社区内既集聚着115家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单位,又活跃着872个“两新”组织;既建有不少高档小区,居住着公务员、白领、私人企业主,又有尚未进入城市化的8个农村村级组织,2个处在城市化边缘地带的村居混合小区和征地农民居住区,聚集着不少困难群体。二是党的组织资源多样化。社区内共有62个党组织,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有9个,党员216名,其政治、经济和党务资源基本上是在单位内运作。“两新”组织党组织共31个,党员192名,这些党组织流动党员多,组织活动非常规化,且与社区内其他党组织联系甚少;居民区党组织14个,党员1086名,多为60岁以上的离退休老党员。农村村级党组织8个,党员525名,农村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年轻党员发展困难。
以居民区为基础的“一部三站”的组织体系,使各类党组织关系联结起来,形成了统一领导,相互帮助,扬长避短,有效互动的组织体制。首先,在“一部三站”的组织体制下,社区内各类党组织实现双重管理。这种双重管理模式赋予了居民区党总支协调各方的职能,强化了社区党组织对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使其在社区内协调、整合各种资源有了制度保障,有利于社区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其次,居民区党总支和党支部组织成员实现交叉、混搭,既有居民区专职干部,又吸纳了“两新”组织、驻区单位党员干部和社区在职党员积极分子,使其在构成上具有广泛性、社会性和代表性。再次,“一部三站”的组织结构还克服了行政科层制的局限。在这个体系中,总支委员一般兼任下属居民区党支部、活动站、合作站的负责人,每个总支成员都要负责若干个党支部、联络站、合作站、活动站或活动小组,从制度上保证党的工作落脚到社区,扎根在基层。更为重要的是,其摆脱了传统党组织行政化、官僚化及科层制的模式,使党的活动方式是在网络化的社会工作机制下展开。
(二)提升了社区(街道)党工委组织领导社区工作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基层社会实行社区制,社区治理实行自治制,这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这个趋势下,社区党组织如何领导社会,如何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一个新的课题。一方面,社区党工委要顺应社会自治发展的趋势,转变党的工作方式,由单一的行政方式转变到服务社区上来,转变到运用法律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和公共利益等行为上来,转变到支持和引导社区自治上来;另一方面,又要建立起党领导基层社会的组织渠道,能及时顺畅地把党的主导思想、中心任务传达到基层,使党的方针政策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以实现政党政治的社会化。
居民区“一部三站”的组织制度,首先转变了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引领社区自治的工作方式。它紧紧围绕社区建设这一中心任务,明确了各层次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的职责。其次,“一部三站”组织结构还突出了社区党工委统揽全局、领导社区的工作要求。在干部制度上,强化社区党工委的主要管理职责。居民区党总支成员由组织推荐或选举后报社区党工委任命,增强了社区党工委对社区工作的领导权威性,有利于在党的组织系统内实现政令畅通。在组织结构上,力推党的组织与政府的行政管理、与居委会的社区自治有机结合。由居民选举产生的居委会的专职干部兼任党总支书记,党总支委员兼任下属居民区党支部,或者兼任第三级工作合作站和活动站的书记或站长。而合作站和工作站扎根在居民区,在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等领域直接参与社区自治,使社区生活到处留下党组织的影响力。再次,“一部三站”的组织体系强化了党的基层组织整合社会的能力与能量。从横向看,把社区内的所有组织和各类成员按属性、管理方式和组织性质分成了四个板块,并建立相应的党组织,使党组织的设置向“两新”组织延伸,向社区党员延伸,党的组织建设覆盖了社区内的各个领域。从纵向看,“一部三站”的组织结构,通过三级组织网络,充分发挥居民区党支部作为社区最基层一级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并把各个板块的党组织联结起来,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合力融入到社区,共同推进党的中心任务的完成。与此同时,通过创新的工作机制,如“四个板块”的工作例会制、居民区重大事项决策咨询制度、居民区党建和居民区事务报告制、在职党员议事制等,形成了各类党组织的协同功能。
按照社会学理论,组织结构就是组织中正式确定的,使组织任务得以分解、组合与协调的职权框架体系,即横向的部门联系与纵向的层次间的联系。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结构在整个党的组织制度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它上联着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下决定着党领导社会,组织社会的效率与效果,因此党的基层组织结构的科学性是党的战斗力、领导力的重要表现。从居民区“一部三站”组织结构创新实践中,我们获得两点启示:
(一)网格化的组织结构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顺应社会结构变化和社区治理发展的趋势,突破传统的单位党建的局限性,形成面向社区建设的新的组织网络,这是构建区域性大党建的重要目标。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党组织的资源优势更多地体现在单位组织内部,各层次,各类型的党组织处在垂直隶属的整合体系之中。由于各单位组织之间是相对封闭的,同一区域内的党的基层党组织往往彼此隔绝。改革开放以后,高度集中的党政权力结构开始分化,一方面,经济社会事务的权力放开了,企事业单位逐步脱离上级部门主管,变得相对独立,“条”的性质淡化了。另一方面,随着单位制逐步解体,“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人”,人们越来越多地靠市场和社区来解决生产和生活需求。同时,大量的社会矛盾集聚在社区,大量的新社会组织活跃在社区,社区建设成为执政党联系群众,夯实社会政治基础新的重要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党组织要拓展社会工作新空间,深化群众工作的新领域,就要向社区延伸。在机构设置上既要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模式,形成左右联动、互相配合的关系,又能在党的中心工作上统一领导,上下沟通,体现党对社区建设政治上的领导、思想上的引导和组织上的指导,体现政府对社区建设的管理与治理的网络化组织体系。
在这个网络化的组织结构中,基层党组织体系不只是金字塔式的垂直一元化的领导,而是扁平式、互动式关系,党的社会工作不完全是在等级制、科层制下来运转,而是在水平面网状结构上展开。这种运转方式适应了社区结构、生活方式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也适应执政党在社区治理中政治功能转化的要求。在网络化的组织体系中,政党内部的各个机构、基层组织和每个党员都是相互平等而又相互联系配合的工作关系,这有利于信息的传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对基层社会的反映速度和处理突发事件的适应力;有利于消除党员地位的差别,促进党内政治平等,增强党内凝聚力,激发每个党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党内民主的实现。
(二)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是做实区域性大党建的关键。如果说网络化的组织体系是构建区域性大党建的基本框架,那么体制机制的建设则是激活这个网格各个“结点”,使各个“结点”围绕组织特定的目标自主运行,实现信息共享无障碍沟通,形成党的组织覆盖和社会工作覆盖统一的关键。
体制建设就是按照社区建设的要求,建立适应性的组织结构和权责划分、运行方式和管理规定等。在党的基层组织外部,要有一套能把党的方针政策、中心任务贯彻到基层社会,同时又能快速反馈基层社会各种矛盾到党和政府的上层机构,从而化解基层社会各种矛盾的领导制度和工作责任制,探索出一套适应社区治理规律,各类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深入社区了解民情民意,做好政治思想工作,调解社会矛盾的工作制度。如党组织参与社区事务的议事制度,党组织、党代表、党员干部联系社区群众的工作制度等等;在党的基层组织内部,要建立起能把社区内各类组织资源联系起来,形成合力的运行体制和党员管理体制,如社区党建协调联系制度、驻区单位党组织社区工作的责任制、党员志愿者工作制度等等。
机制建设就是指区域性党建网络中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区域性党建突破了单位党建局限,它是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党组织的联合行动,同时它又要面对各种社会矛盾、阶层、社区事务。因此,追求组织协同,构建动态适应性的组织机制,才能把各类党组织、各种社会资源组织起来,使他们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发挥特定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最有效地协调基层社会各种利益关系,最大化地整合基层社会各种资源,为实现各阶段党的中心任务服务。这个运行机制包括党组织之间的力量整合机制,如驻区单位党组织联席会议、社区党建工作例会;也包括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工作机制,党组织与社区结对共建机制,社区党建的指导、监督、考核激励机制,党员志愿者登记制度,党员干部、党代表社区接访制和参与社区事务决策、听证、协调会议机制,社区民情收集反馈机制等等,使基层党组织面向社区发挥服务功能,进入自主自觉运转的状态。
总之,党的基层组织直接面对基层群众,面临社会具体微观的组织和个人,只有进一步在体制和机制建设上做实、做精、做细,才能巩固网络化组织结构,推进区域性党建发展,促进基层党组织功能转化。
D267
A
1009-928X(2011)10-0049-03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青浦区委党校
■ 特约编辑:胡中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