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日格图
低碳:从作秀到作为
□ 照日格图
最近,影片《2012》被评为“最烂的科幻片”。且不说评选权威与否,对电影本身的理解透彻与否,这部片子因为对世界末日的描述被送上了舆论的“断头台”。《2012》中没有表现出来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碳却成了当今政治、经济、生活领域的宠儿,且大有吞噬生活各个领域的野心。
《低碳真相》用翔实的背景、有趣的插曲、公允的比较和务实的建议串成低碳的来龙去脉,用经济视角审视“低碳”内隐藏的利益纷争。
生活中的“低碳”一直都披着华丽的外衣,用作者书中的话就是“高歌而不猛进”。去年3月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成了其典型的代表。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座城市参与的这项活动,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一个可以打破吉尼斯纪录的“过家家”,“低碳”从来不是打着公益的幌子能解决好的。现在热得如同明星一样的“低碳”其实是在气候理论、环保主义、国际法、经济利益等综合因素的促使下走向舞台的,“低碳经济”也将会促使几大经济团体的形成。在低碳激进主义论和低碳阴谋论此起彼伏的宣战中,低碳从“作秀”到“作为”还需走很长一段路。
作为一本普及低碳知识的经济学读物,《低碳真相》的价值在于对“真相”的孜孜追求上。虽然气候理论早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达成共识:“气候门”、“冰川门”、“冰河世纪论”在积极地唱反调,世界各大媒体发出的声音也均不一致,甚至有人公开声称“地球变暖是个大骗局”。加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亦需要时间的证明,且新能源的“新”也并不能与“零污染”划等号。化石能源已被沿用了多年,在世界能源中占据着“大哥大”的位置。太阳能的污染之苦、风能的稳定之忧、水电的生态之殇、核电的安全之忧给能源的新旧替换带来的阻力不言而喻,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需要的是积极的心态,适合自身规律的“低碳经济”。
有人说2030年是中国碳排放的峰值年,不管这一数字乐观亦或悲观,背后却隐藏着机遇:借机参与国际低碳经济规则制定、树立责任大国形象、促使国内进一步改革、挤掉经济泡沫……
尼采说,那些不能毁灭我们的,将使我们更加坚强。
《低碳真相》 易鹏 著 中信出版社 2010年12月
□ 编辑 崔银娜 □ 美编 庞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