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恩泽
(晶苏传媒,江苏南京 2100019)
(作者为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占领华尔街”是越战结束以来凸显美国糟糕的政治生态最为强烈的事件之一,虽说是草根的自发行为,没有明显的政治口号和主张,但仍然窥见到在野党“大象”的影子。在示威愈演愈烈之际,共和党总统竞选人赫曼·凯恩借题发挥,欲将示威者的怒火引向由民主党主政的白宫。
参加占领行动的人,基本上都是在金融危机之中或之后丢掉饭碗的人群,所以很容易把“占领华尔街”这一事件的实质给提取出来,那就是对华尔街金融大佬的强烈忿恨和对美国政府的强烈不满。
美国被金融危机搅得焦头烂额,金融危机的惹祸根苗——华尔街却在美国政府的保护之下岿然不倒。美国人民勒紧裤带过日子,美国政府却用纳税人的钱救助华尔街,贪得无厌的华尔街赚得盆满钵盈,金融高管们吃香喝辣,享受大额奖金和花红。
美国目前每况愈下的经济状况和举步维艰的就业环境,归咎于政府对华尔街的纵容,孳生出金融业的特权地位,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和社会分配机制失衡,同时出现居高不下的失业率。
奥巴马政府也曾向华尔街“动过刀”,比如出台严厉管制金融的法规,调查酿造金融危机的责任人,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即便是对金融鬼魅高盛“开刀”,起诉它欺诈,也只是一出罚几个钱了事的苦肉计。
当初奥巴马把高盛这只“肥猫”拎出来示众,是为他的政绩加分,更是在国会中期选举日益逼近之际,对民主党不妙处境所做出的反应。高盛只是奥巴马政治权谋中的“牺牲品”。
从高盛与华盛顿的亲密关系而言,奥巴马本不该拿高盛示众。且不说高盛与美国政府的人脉关系有多厚,高盛在官场上的“水”有多深,高盛一直凭借其政治势力公开与美国政府的减薪计划对抗。就冲着奥巴马竞选总统时,高盛也“孝敬”过100万美元助选经费这一点,奥巴马也要放高盛一马。
虽说奥巴马与华尔街早就有“过节”。他上任之时,花旗、高盛、摩根士丹利等美国大银行嗷嗷待哺,于是从7800亿美元救市资金中拨出巨款填补各大银行的亏损窟窿。可是政府的救援资金很快就被华尔街当成饕餮盛宴,从中挖出一大块发奖金福利而“自肥”。对此,奥巴马勃然大怒,他在同财政部长盖特纳会商此事时大骂华尔街“无耻”。但华尔街并不拿奥巴马的指责当回事,不但奖金照发,还恣意提高薪金,这让奥巴马很是下不了台,他在后来的《国情咨文》中愤怒地将贪婪的的华尔街金融大佬比喻为“肥猫”。
但白宫与华尔街毕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美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整饬充其量也只是修补修补,因为美国经济离不开华尔街。
美国现在是靠“背债”发财,玩弄“债务经济”的把戏而自肥,美国式的富裕其实是地球人共同制造的。
不妨来看一下美国背债发财的路线图。首先,因为美国政府本身没有中央银行,不能直接发行货币,政府为了解决府库空虚的问题,只有通过国会首肯,发行大量国债。而后,在实质上作为美国中央银行的替身,美联储开动印钞机,从政府手中购得大量国债,控制国债收益率,将长端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促进企业设备投资和个人按揭购房,促进金融机构和个人资金流向股市和公司债券市场,带动资本市场繁荣,形成财富效应,促进居民消费。
然后,美国引诱新兴市场国家大量投资美国国债,主要是通过贸易逆差,将流动性向国际社会释放,从而抬高大宗商品价格,将通货膨胀的祸水泼向全球。美联储又会瞧准机会,压低美元价格,通过美元贬值帮美国政府赖债,等于是掠夺全球财富塞进自己的腰包。每一次美元贬值,美国都会获得数以亿计美元的财富。
华尔街在这其中充当金融掮客的作用,将美国债券包装成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品抛向全球各大金融市场。
从本质来说,金融机构只是一种中介机构,在国民经济中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但华尔街俨然成了白宫政府的金融部,左右着美国政府的金融政策。美国政府也寄希望于华尔街的兴旺发达,而轻视传统的制造实业,以至出现工业化空心化危机,依赖国外进口消费品,本国就业率难以得到提升。
这个死结至今难解,就是因为美国政府的政策走向在“债务经济”的大势下很难改变。
因此,无论“占领华尔街”的行动走到哪一步,奥巴马只有一年多的任期,无论如何也挣脱不了美国深陷债务危机的泥潭,民主党这头“驴子”不顶用。即便是共和党这只“大象”“占领白宫”,上台后也难成大气候,因为美国经济是一只庞大的“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