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大学发展态势的批判和反思

2011-12-24 21:01邓秀梅
理论导刊 2011年8期
关键词:本质理想建构

邓秀梅

(西北大学外语学院,西安710069)

对现代大学发展态势的批判和反思

邓秀梅

(西北大学外语学院,西安710069)

基于对大学理想的历史和现实之分析,当今大学迫切需要反思自身的现在和未来,从功利主义的冲击下回归自我,理清自身职能。应以人文主义精神构建大学理想,正确处理大学与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关系,找回失落的灵魂和最初的梦想。

大学理想;工具主义;教育本质;人文精神;理性回归

大学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理想层次各异、形态各异。当前处于市场经济社会,大学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正向多功能化的巨型体系发展,最初的梦想——自由和独立、真理和知识——似乎已经远离了大学的核心理想,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大学理想迫切需要重新定位和回归,这不仅是社会的责任和良心的使命,更是大学自身健康发展的要求。本文立足于当前大学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态势,试图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批判和反思,以期使其更好地繁荣和发展。

一、大学理想的演进脉络和现代性

大学理想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而发展成熟,前进中又映射出其鲜明的现代气息。回顾历史,1231年,欧洲教皇敕书的《学问之母》,其理想基于为社会提供相应的服务;1810年,洪堡建立的柏林大学,其理想定位是“育人”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众所周知,科学研究的“为学问而学问”的精神需要大学的自治和学术的自由。因此,大学务必要构建以自我为中心的“象牙之塔”和自由独立的王国。19世纪,大学的理想在英、美、德等国家表现出不同的倾向。“以学科发展为前提忽视学生的自身发展是德国大学理想所标榜称道的,而以组织培养学生的理智和修养为重点的大学理想教育则是英国绅士教育的典范,在学者与公民之间,或在学术知识与实用知识之间进行对接则是美国大学理想教育的一大特色。”[1]20世纪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的激烈争论之后,美国通过“威斯康星思想”明确了大学教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自此,大学的世俗化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被大众所接受的“正常”理念。目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席卷社会的角角落落,大学也不可避免受其影响,从教师到学生,执教的目的和入学的原因都不再纯洁了,其正在发生日趋严重的世俗化和功利化倾向,这种理念通过培养人的目的影响到培养出人的规格,乃至循环影响到大学的发展。在利益最大化、效果最快化的影响下,大学在建立之初所承载的自由和真理之梦正在堕落,在工具主义价值观的导引下,大学已经少有追求真理之举,转而投向工厂化产出知识和人才培养的生存模式。

我国宋代张载追求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曾经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大学作为社会的良心、自由的精神和文化传播的摇篮,如今正在从高于社会现实的指向标沦为屈从社会现实的奴隶。甚至像哈佛大学这种保持“高傲”的大学在世界范围的功利主义冲击下也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在中国这种情况更加严重。“从‘五四’以后中国大学始终在振奋民族、富强国家的现代性压力之下,追求社会效益名正言顺地成为大学使命。功能取向、效益原则在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和革命理想主义的包装下,成为最有激情的自觉责任,而坚持学术独立、大学自治的人文学立场,一再地受到清算批评,在大学毫无立锥之地,大学反抗学术资本主义的精神资源早就被彻底解构了。”[2]

二、以当代人文精神为依据建构大学教育本质

教育的本质包括教育现象的本质和教育本质的本质两个部分,前者主要是指教育区别于世界上其他一切事物的根本特点,或者是古今中外的教育共同具有的必然的、普遍的、内在的和稳定性的联系;后者可以称其为本体,至少有密切联系的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事物的最初起始原因或终极原因,即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本体不仅如此,也是其最高追求目标;二是事物的本质是本体的展开、充实、限定和具体化。大学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态,其本体是教学育人。教育本质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中生成和建构的,不是固有的,是教育主体遵循教育客观规律,根据自我需要、价值观和理想的合理性建构,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教育本质的建构既是思维对教育事实的抽象,也是思维对教育未来发展理想及其实践方式的构想。质言之,教育本质是教育主体、教育价值和教育规律间的必然联系及其以不同方式和结构建构的统一体。有什么样的理想,根据什么样的价值观来建构教育本质,影响着教育以及教育实践的形态。对于大学教育亦是如此,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应该如何理性建构大学教育的本质?这决定着大学教育的命运和未来,也决定着大学教育的实然形态。

基于各自对于大学理想定位的不同,不同的大学流派对大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古代的中华民族,儒家教育思想无疑占统治地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读书追求影响了多少代中华儿女、英雄豪杰;西方的教育思想的源头则要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20世纪,各派教育思想异常活跃,可谓百花齐放,其中理性主义、工具主义和存在主义等流派影响较大,这些流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定位了大学的功能和理想,从而建构大学的本质。不同的本质建构理论,不但影响着大学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实践影响着学习者。自科尔提出“巨型大学”的理念之后,以工具主义的价值观建构大学本质的思想得到了代表社会既得利益的政府、大型企业的强力支持,逐渐成为大学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社会、民众甚至大学学生普遍认为接受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功利的,通过大学教育获得教育的间接利益,比如通过文凭寻求好的职业、高收入的工作;通过大学教育获得专业技能、改变社会地位。而削弱甚至忽视、遗忘了教育对受教育者带来的直接利益,比如知识和能力,但知识和能力是教育的本体及教学成人的直接结果,也正是知识和能力带来了教育的外延功能和间接利益。当我们感叹大学教育所创造出来的大师、圣人越来越少的时候,当我们抱怨大学生就业率直线下降的时候,是否反思过,正是由于这种舍本求末的大学教育造成了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下降,导致教育的本体功能无法得到施展。我们的大学正在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和角色,职业培训场所、文凭认证机构、政府及企业的订单式人员输送基地等等,但唯独不是“大学”。这是以工具主义建构大学本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的大学教育,其教学和科研都以工具主义为价值依据,那么就只有那些能够带来实际利益的学术和学科能够继续发展和生存,许多因为兴趣,因为能够提高学生能力而不具备直接利益的学科和学术将会死亡,这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诚然,任何教育都是一定社会的教育,教育的发展和本质生成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但是,以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代价,片面追求教育要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把它作为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轻视了社会要求只有转化成教育实践,并且经过教育过程的内化之后才能对社会发展起到准确、迅速的推动作用,这反映了对学习者的不敬和忽略,也是对大学教育权威的一种蔑视和挑战。在大学多功能化的同时,实际上遗忘了大学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而区别于另一种教育的特点,也即它的本质。

康德认为,非功利性是一切终极价值的条件。大学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维护社会价值准则、培育社会精英和各种专门人才的社会组织机构,已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大学不仅是一种随时代进步而不断演变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存在。因此,对真理的追求和获取需要大学摆脱功利性,需要有独立和自由的精神,面对现实社会,不能随波逐流,而是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现实生活,引领社会精神,推动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说:“个人应具有固有之人格,学校亦当有独立之校风。”[3]并提出了以“允公允能”为校训,主张“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教育理念。大学对社会精神的引领首先体现在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校长加伯利埃尔·于杰指出,不管什么类型的大学,都存在着一种共性,那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具有创新思维和批判能力的人。确实如此,培养合格优秀的人才是教育的本质,如果人不成人,仅仅是接受了工具主义教育的“工具”,不可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那么大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大学在传输知识的同时,务必要注重对有思想有智慧的人才的培养,这是大学自身得到长久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其重要的使命和责任,还是社会和国家可持续性地发展下去的不竭的动力、源泉和保证。

总之,大学教育应该先尊重人,使人成为人,然后才能够使人满足社会的需求,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人文精神其核心部分是人,基础性部分是文,既有人性的普遍性,又有世界观立场的差异性和共同性。随着社会和认识发展的时代性,它是人的本性、世界观和时代精神的综合反映。当代的人文精神,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以人文精神构建大学本质,最能体现大学是社会的良心的特点。为此,一定要引导学生重视理智训练,追求真善美,追求真理,追求人类发展的方向和发展能力,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最终使大学回归到追求理性和自由的殿堂。

三、大学应从多功能化的恶性膨胀中理性回归、定位自我

大学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而逐渐形成和完善,它无法脱离社会关系的影响而独自存在。在当前社会,如何保全大学的“自恋”情结,又能够完成其社会使命呢?

首先应该区分大学职能与功能的关系,区分什么是大学必须承担的,什么是大学职能所带来的外延效应。关于大学功能的研究一直众说纷纭、争议激烈。而“功能”和“职能”的含义,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 (2002年增补本) 的解释,“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而“职能”则是指“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和功能”。二者都体现了一种作用,但前者还有“功效”之意,带有价值评判方面的肯定;后者具有“尽职”之意,具有其“职”之所在和所“应(有)”的、必须履行之“职”的含义,否则就是“失职”。另外,“功能”体现为一种“实然”的效能,侧重于对外产生的效用,应大力发挥以获社会的公认和支持;“职能”是一种“应然”的职责,重在表示组织内在的规定和要求,要谨慎地设定以经得起社会的问责与历史的检验。

由此可见,我们使用“大学的职能”这一概念,更为严谨和规范,务必严格限制在大学的职责范围内,是“大学”自身必须履行和完成的职能,是一切大学“共性的东西”。我们在探讨二者的问题时,不仅要注意它们的差异性,还要思考它们的相通相容之处。大学职能的顺利圆满完成体现了大学功能的正常良好发挥,大学功能的社会认同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大学职能的外延,条件成熟时还可能会逐步内化为大学的职能。

其次,大学的理想要理性回归。大学的理想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思考和定位。从最初大学诞生之日起,其理想就包括了自由和独立的精神。从大学的社会功能角度来看,大学理想包括服务社会、批判社会、塑造社会和引领社会等等;而从人类文明传播与发展而言,大学理想又包括传承知识与文明、引领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重任。大学要有理想,首先要有大学的精神文化,“作为一种强力文化,大学精神文化决定并制约着大学的发展方向,规定并影响着大学人的行为取向;作为一种共同的群体意识,大学精神文化体现了大学整体的精神气质、文化品格和道德水准,凝结了全体大学人的精神寄托和理想追求;作为激发大学人拼搏向上的精神动力,大学精神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4]大学需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有着自身不竭的精神动力和目标追求。这主要体现于现实生活中对几种关系的处理:大学与学术研究;大学与政府目标;大学与社会精神;大学与经济效益等。大学精神需要大学拥有独立的思想、批判的精神,“大学的批判精神是大学构建社会理想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条件。”[5]竺可祯也曾说,“大学犹海上之灯塔,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大学需要超越实用主义和功利性,以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前瞻性的眼光,在批判社会的同时,主动塑造社会精神,引导社会道德和良知。

总之,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大学理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应不断吐故纳新,这是大学发展的规律。英国教育家阿什比把大学比作一种有机体,大学的发展受遗传与环境的制约。一方面,大学要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大学要时时刻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保持自身独立的思想、精神和灵魂。

[1][英]埃里克·阿什比.高等教育的危机[C]//.杨东平.大学二十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285.

[2]雅克·德里达.理性的原则:学生眼中的大学[C]//.哈佛燕京社.人文学与大学理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10、14、15.

[3]南开大学校史(1919-1949)[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35.

[4]韩明涛.大学文化建设[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84.

[5]刘成.大学的理想与现实[J].江苏高教,2010,(3).

G649.2

A

1002-7408(2011)08-0046-03

邓秀梅(1965-),女,江苏徐州人,西北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日本东洋文化。

[责任编辑:黎峰]

猜你喜欢
本质理想建构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