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彦 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草根金融”创新管理路在何方
刘春彦 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近一两年,苏北地区黄桥、泗洪频发“会头”携款外逃、“会”的倒闭、“爪王失踪”的非传统“高利贷”崩盘事件,不少参会者倾家荡产、血本无归,在讨债、还债和躲债当中艰难度日。
“打会”,又称“请会”、“标会”。作为一种民间的融资形式,在江浙一带十分盛行。民间标会在黄桥的发展史可追溯到清朝时期,作为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经济互助形式,其本质是在熟人、亲戚之间进行共同储蓄及低息拆借行为。“得会”者支付利息,“应会”者解人之急且可理财获利,“会员”之间的人格平等与相互尊重。
2000年后,黄桥“打会”的投资意味趋浓,但仍在合法的轨道上运行。2008年开始,由“打会”的民间互助完成了到“炒会”的非法集资转变。传统的小“会”转变为以投资炒作性质的“大会”。一些人是“会员”又是“会头”,这种如网状般的链接使得“打会”的结构发展成为了金字塔状,越往上“会头”的资金越大,“会连会”、“会套会”。这种借传统“打会”之壳的“金融传销工具”连同其“真身”极富民间智慧的传统“请会”一并被官方认定为“非法集资”。
改革开放后,“草根金融”在江浙许多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草根金融”也称为“非正规金融”,是指在政府批准并进行监管的金融活动(正规金融)之外所存在的游离于现行制度法规边缘的金融行为。我国是典型的金融压抑国家,现阶段金融体系呈现出典型的“倒三角”特征,即绝大多数存款、贷款市场份额掌握在四大国有银行以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手中,绝大部分上市公司为国有,民营上市公司融资额度较小。与金融业的高度垄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企业的高度分散,这为“草根金融”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土壤。作为“草根金融”的“会”之所以由民间互助演变为“炒会”的非法集资,其原因之一是没有正确的引导和监管。
根据我国现有金融监管法律和监管体制框架,“草根金融”没有纳入法律调整范围,游离于政府监管之外。“一行三会”(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既没有监管的权力,也没有监管的动力(没有机会寻租)。地方政府有监管的压力却没有监管的权力和手段(没有法律授权其有监管的职责,金融监管是中央政府保留的权力),因此,对于“草根金融”出现了无人监管的状态。一旦出现了问题,只能采取“临时性”措施。
金融监管的目的是进行风险管理,更多体现为“过程性监管”,对其结果进行事后检验相对无效、检验成本极其高昂。因此,必须创新“草根金融”管理,引导其向合法金融的路径发展。
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所谓“创新”,就是社会管理要与时俱进,首先是转变管理的理念,充分认识“草根金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正确引导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其次建立和完善“草根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建议金融监管机构“一行三会”把“草根金融”纳入监管范围、建立金融监管机构与地方政府有效的合作机制,适当分权,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贴近“草根金融”(许多“草根金融”发生在乡镇,金融监管机构在此没有触角)优势。
编辑:董晓菊 dxj5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