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视野下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实践与启示

2011-12-24 08:08刘娥苹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1年3期
关键词:居住地发挥作用党代表

● 刘娥苹

公民社会视野下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实践与启示

● 刘娥苹

上海市金山区基层党组织结合“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活动,创新工作载体,探索党员作用发挥和党组织整合社会、凝聚社会、主导社会作用的发挥,这一实践极大丰富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内涵。本文通过分析基层党组织在公民社会背景中的挑战,从基层党组织创新实践案例中得到启示,提出在公民社会视野下促进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的思考。

公民社会;基层党建;党员发挥作用;实践和启示

一、公民社会视野下基层党建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差别和竞争促使人们利益意识的觉醒,公民个体借助组织的力量来表达和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公民社会由此产生。同时,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推动下,“小政府、大社会”理念渐入人心,经济活动中相当部分职能将由相关的公民社会组织来承担。再加上国际间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公民社会的发育壮大成为必然趋势。在公民社会兴起的大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公民社会兴起,民间组织与党组织并存的环境格局变化对基层党组织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社会人为着特定的利益需求和愿望表达,组成了大量的新民间组织。基层党组织如果漠视公民社会的存在,忽略民间组织的力量,将导致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被动性。

(二)新网络媒体的发达和广泛运用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压力。新型网络媒体一方面使公民社会的组织动员功能得以增强,另一方面则对基层党组织传统的控制式方式营造的舆论环境带来压力,组织动员能力被削弱,也反映出基层党组织传统工作方法适应新形势的能力还不够。

(三)公民社会的“自发优势”与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劣势形成对比。社会组织秉承的自发志愿、民主法治、开放多元的价值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是凝聚公民并能形成强大组织动员和号召力的根源,其小型、流动和分散的特点更有利于组织活动的有效性。而长期以来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发展中过于片面追求数量覆盖率,自身建设也存在活动单一枯燥、与群众利益衔接不够、参与率不高的难题。二者形成鲜明对比,党组织难以渗透到民间组织中,影响力不足。如何化解这种挑战,上海市金山区委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二、基层党组织在新形势下探索“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的实践案例

(一)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党委通过“党员回娘家”搭建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的新平台。为探索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枫泾镇与各类社会组织结对共建,开展了“党员回娘家”活动,共有包括区镇党代会代表、在职党员、驻枫单位党员等在内的1200多名党员参与了此项活动。

1.党代表“回娘家”。枫泾镇积极组织联系枫泾的市党代会代表、区党代会代表枫泾代表组的成员、镇党代会代表参与深化实践“三访”工作机制活动。一是组织代表到社区联系报到。确定了市、区、镇党代会代表的联系点,组织代表到所在选区联系报到,各级党代会代表还专门听取了关于世博期间社区工作情况的汇报。二是党代表定期接待。制订党代会代表年度工作计划,确定每月15日为代表社区接待日,就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答疑解惑。三是党代表参与社区自治。镇党代会代表通过参与物业管理工作联席会议,为推进社区自我管理建言献策。

2.在职党员“回娘家”。镇党委鼓励在职党员到社区亮出身份,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发动党员到社区报到,印制统一的《在职党员社区联系单》,建立在职党员信息库,社区党组织主动加强与在职党员及其所在单位党组织的联系,目前共有1000多名在职党员到社区党组织报到。二是完善基础设施,为在职党员开辟了活动室、谈心室等场所。三是设岗定责,为在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各级居民区党(总)支部围绕“世博先锋行动”、“创先争优”等主题活动,组织在职党员开展了社区平安志愿者巡逻、为孤老提供上门服务、赠送世博大礼包、整理助动车及自行车有序停放等活动。

3.驻区单位党员“回娘家”。镇党委通过整合社区资源,促进社区党建的优化发展。一是结对共建,实现优质党建资源共享。镇党委充分整合市城乡结对帮扶、驻区单位联系乡镇党委、区双百结对、镇共创共建等平台,组织90家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为社区党组织提供了丰富的组织资源。二是注重互动,共商单位发展问题。枫泾派出所党支部联合枫泾中学党总支、白牛居民区党支部就暑期学生工作召开座谈会,并听取了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的意见,有力地促进了暑期社区的和谐。三是结合“三访”,共治社区发展问题。围绕“三访”过程中居民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难点问题,驻区单位党组织认真开展调研,及时出台并落实工作措施。如枫泾司法所及时处理两户居民的司法纠纷问题,有效维护了社区稳定。

(二)金山区吕巷镇党委以“党代表世博先锋”为载体引导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以世博为契机,吕巷镇党委提出“党代表世博先锋”行动,以此为载体引导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

1.组队伍,授队旗,增强党代表的履职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发挥党代表的特长和优势,为办博作贡献、做表率,吕巷镇成立了党代表志愿者服务队。服务队由40名党代表组成,分成安全先锋服务队、文明先锋服务队、秩序先锋服务队和整洁先锋服务队,每支队伍配备了两名联络员。四支队伍分别被授予先锋队队旗,极大地增强了党代表的责任意识、代表意识和履职意识,有效组织和动员其他党代表和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多形式,重引导,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党代表世博先锋服务队成立之后就立即进入工作状态,整洁先锋服务队在荡田村开展了集中绿地除草、整理花木、清除垃圾活动;安全先锋服务队到干巷社区学校门口、市场、居民小区等处实地巡逻;秩序先锋服务队到人口密集的市场整治车辆停放,维护公共秩序;文明先锋服务队到超市、小区发放画册等世博会相关的宣传资料,向群众宣传环保节能、文明卫生等知识。党代表志愿者服务队除了每月一次的集中活动外,还坚持每天走访群众宣传世博,每周参加服务世博公益活动,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公共场所文明有序、公共交通秩序和市容环境卫生等方面发挥了骨干作用。

3.听民情,解民忧,丰富了党代会常任制的内涵。在“3+1联系网络”中,通过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党代表当好“联络员”和“宣传员”,发挥老党员代表的顾问参谋作用和党小组长的信息传递作用;党代表通过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当好“组织员”和“战斗员”,共同为和谐镇村建设作贡献;通过参与信访接待活动,当好“接待员”和“协调员”,发挥党代表在帮助解决动拆迁中的矛盾和邻里纠纷的协调作用。从而进一步发挥党代会常任制的优势,拓展党代表发挥作用的空间,畅通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提高镇级党代会常任制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

三、基层党组织探索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实践的成效与启示

(一)主要成效

1.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有利于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通过组织党代表和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活动,使党代表和普通党员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开展“党员干部和党代表带动党员的先锋行动”,让广大党员干部担负起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的责任,把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通过定期活动的形式建立起来,从而在制度上探索永葆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2.建立了党员服务群众的稳固平台,有利于充分发挥居住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无论是开展“党代表世博先锋”行动,还是“党员回娘家”活动,都注重了发挥党代表的骨干引领作用。使居住地党员,无论是社区还是农村,不管是常住地还是临时租住的,也无论是本籍的还是外籍的,都能为所属区域的群众做好服务工作。实践证明,发挥好党代表的示范引领作用,对广大党员“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形成了“党代表引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反向监督”共同发挥作用的良性循环。

3.为和谐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有利于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农村的和谐与否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基层的稳定关系到大局的稳定,而新时期基层的矛盾又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群体性、难调处的特点,金山区在探索发挥居住地党员作用的实践中,因地制宜,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举措,发挥居住地党员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中的作用。比如,枫泾镇党委开展的让“党代表回娘家”活动,制定“党代表定期接待”制度;吕巷镇党委除了在“3+1”联系网络中实行1名党代表联系20名党员,了解党员需求和群众诉求,还制定了“党代表接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化解基层最棘手的矛盾。通过这些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广大群众在与党员的沟通联系中愿意敞开心扉,共解难题。

(二)基本启示

1.基层党组织探索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的主体要素:动员党员参与并使这种参与得到认同,形成党员与群众有效呼应的不竭动力。党组织的主体是党员,发挥党员在居住地的作用必须激发党员参与的热情。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对党员参与的认同,这既要求党组织对党员参与的认同,更需要群众对党员参与的认同。只有这样党员的作用发挥才会持续不断。事实上,党员服务群众并非是党组织和党员的“独脚戏”,特别是党员联系群众过程中,要了解群众所需所想,必须先取得群众的认可,才能使群众敞开心扉,产生有效的联系,使服务获得认同。

2.基层党组织探索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的活力要素:主动融合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党建促经济、经济推党建的双轮驱动。离开经济社会发展谈党建只会陷入空谈,不解决实际问题的抓党建只能是空话。吕巷镇党代会常任制让党代表在参与决策中紧紧围绕吕巷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决策建议和意见。枫泾镇通过落实“党员三访”机制,梳理出群众的意见,提出有利于枫泾发展的思路和策略。这无不证明,只有发挥每一位居住地党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解决实际问题,党组织的活动才会充满生机活力,党员的主体地位也才能得到体现。

3.基层党组织探索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的制度要素:建立健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机制,整合所属区域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包括党员“三访”机制、党代表接访机制以及党员设岗定责制等,只有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才能避免各类活动的阶段性,避免党员发挥作用的突击性和短期性。同时,鉴于基层社区党建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平衡性,基层党组织还必须整合所属区域的资源和力量,共同推动社区党建的联动发展,发挥党员在社区的作用。

四、公民社会视野下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思考

(一)要做好“三个结合”,拓宽上下通达的民意渠道,建立党群关系的互信认同基础。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就不能脱离新农村建设。在党群联系链中,要针对本村或本社区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党群沟通和利益协调,使得党员发挥作用有血有肉。二是与党代会常任制相结合。党代会常任制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制度,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应当与基层党代会常任制相结合,将“党代表引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认同=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发挥党代表作用的长效载体,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实现党内民主与基层民主联动,丰富党代会常任制内涵。三是与做好群众工作相结合。只有做好群众工作,才能取得群众信任,党员发挥作用才有群众基础。在党代表参与信访工作、党员参与解决群众矛盾以及党员为群众服务等工作中,要坚持“三情”,即对学习的热情,善于学习群众工作方法;对工作的激情,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对群众的亲情,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充满深情解决群众难题。唯有如此,党群关系才能融洽、才会互信认同。

(二)要通过“三个转变”,建立党组织与社会组织交流互动的良好关系,巩固党群关系的社会基础。一是理念上从对社会组织的漠视转向重视。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迅速推动了公民社会的发育和成长。这些社会组织的壮大不仅能产生政府或经济体都不能提供的利益和生产力,而且能产生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基层党组织需要具备更加开放的执政理念和态度,对社会组织加以重视,兼收并蓄,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二是格局上从与社会组织的沉默共存转向和谐共处促发展。基层党组织要扩大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交流互动,特别是要学习其优势,比如基于信任的组建初衷,团结透明的运作方式,集思广益、达成共识的解决之策以及成员期待共同参与和共同决策的愿望等。基层党组织要与社会组织融合发展,就必须变“自转”为“公转”,在格局上从与社会组织的沉默共存向和谐共处促发展转变。三是行动上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拥有开放心态、民主理念和个性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党员和社会大众的需求。基层党组织必须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转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虚实结合、虚事做实,以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只有抓住群众的实际需要,突出党员的主体地位,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热情,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才有契合点和长效性。

D267

B

1009-928X(2011)03-0058-03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金山区委党校

■ 责任编辑:周奕韵

猜你喜欢
居住地发挥作用党代表
听,来自党代表的声音 看,山西党代表的风采
如何让英雄中队在红色教育中发挥作用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鸟类居住地
乡宁县“建、管、育、联”切实提高党代表履职能力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浅论民主党派在政党协商中如何发挥作用
流动人口参与居住地选举的困境及其实现路径
依法履职在依法治校进程中发挥作用
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