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慎明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的相关思考(续)
文/李慎明
(接上期)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百多年来,我们中国,积弱积贫,屡遭外国列强欺凌。我们的先辈虽不乏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志士仁人,但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都以失败而告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万千先烈流血牺牲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终于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又经过60多年的艰苦探索和开拓创新,使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我们党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我个人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两大理论成果从本质内涵上讲又可以表现这样两种具体形态,即表现为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我们党在新中国执政后的执政党的建设理论。
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可以简要概括为: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开展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党的执政党的建设理论可以简要概括为:一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二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是始终坚持从严治党,坚持不懈开展反腐败斗争,不断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四是始终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执政党的建设的理论十分丰富,但如果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要确保党始终不变质,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走在时代前列。
无论是在夺取政权前还是在执政后,党的全部生机与活力都根源于人民群众。党执政后,如果自身腐败了,变质了,无数先烈前辈浴血奋斗所取得的所有成果就会付之东流,我们党也必然走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对立面。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 《决定》明确指出: “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我们党要想长期执政,就必须长期保持党的先进性。我个人理解,党的先进性,从根本上说,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和任何时候,党都必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为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执政地位的核心问题与根本基础。而党的执政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党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党的先进性不仅决定着党的执政能力的性质与方向,而且决定其能力之大小。让我们永远铭记邓小平同志晚年的殷殷告诫: “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㉓
我们决不能搞大国沙文主义,也决不搞意识形态的输出。但是,思想理论无国界。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执政党建设理论正在或即将走向世界。随着以西方强国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穷国穷人愈来愈穷、富国富人愈来愈富现象的进一步加剧,广大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的第三世界国家在21世纪前二三十年乃至上半个世纪,极有可能学习、借鉴我们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即给工人、农民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以农村包围城市,通过议会选举直至武装斗争的手段夺取政权,真正实现本民族的本质上的独立和解放。待到这些国家的人民群众掌握了政权之后,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就可能会学习和借鉴我们党的保持本色、永不变质、长期执政的经验。
我个人认为,邓小平同志的贡献很多,但他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就是确立了当今中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为党制定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的谈话中指出: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对党的基本路线在新形势和新情况下的继承和发展。
由于建党近90年来,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其中包括我国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正确应对,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宏伟大业在全球范围内引人瞩目。现在,无论国际国内,都在热议 “北京共识”、 “中国模式”和 “中国道路”等。
我个人认为,“北京共识”是西方政界和学术界的语言,本质上不存在。“中国模式”一是给人有完成式和不再发展之感;二是有推广、扩张之嫌。因此,我个人主张提“中国道路”。从广义上说,“中国道路”可以包括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之路;从狭义上说,“中国道路”主要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简称。
我个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情况下,我们亟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统筹,进一步坚持、丰富、发展和创新 “中国道路”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并科学界定其外延。现在看来, “中国道路”可以由以下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组成: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的政治道路。
第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让一部分人合法先富裕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道路。
第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上与各国各民族相互学习借鉴,与不同社会制度在意识形态上求同存异并伸张国际正义的文化道路。
第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在各个领域走不断改革创新之路。
第五,坚持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在经济上平等互利,走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开放之路。
第六,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政治上互不干涉内政,坚持和平发展,走构建和谐世界之路。
从一定意义上讲,以上六条,可以说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具体展开。
(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国际方面的机遇与挑战,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有过精辟论述。
1、国际八个方面的机遇。
第一,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潮流。
第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
第三,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第四,美国称霸全球的 “雄心”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
第五,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
第六,相对于苏东剧变之后的低潮而言,世界社会主义思潮已开始有所复兴。
第七,世界上的矛盾多得很、大得很,可利用的矛盾也多得很。
第八,美国等西方强国有求于我的方面不少。
2、国际四个方面的挑战。2009年5月9日,奥巴马通过电视镜头向全世界明确宣布: “如果10多亿中国人口也过上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地球根本承受不了,全世界将陷入非常悲惨的境地。美国并不想限制中国的发展,但中国在发展的时候要承担起国际上的责任。中国人要富裕起来可以,但中国领导人应该想出一个新模式,不要让地球无法承担。”我国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与美国都有直接的关系。
第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西化、分化我国的战略企图决不会改变。2008年5月,我们在欧洲访问时,与英国国家战略研究所负责人交谈。我曾请教说,能否用简洁的语言告诉我们,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是什么?他本不愿回答,后来在我们执意追问下,他说:中国若“硬实力”崛起,美国则十分欢迎;中国若“软实力”崛起,美中之间将可能发生直接全面的激烈冲突。
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利用广播、卫星、电视等传统媒体,对我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包围。
二是利用互联网等新型媒体,与我们抢占思想文化新阵地。
三是抢占我国文化市场,挤压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生存发展空间。
四是利用各种基金会、非政府组织、外交学术交流等手段对我国进行渗透。
五是他们攻击的重点是我们的领袖。
第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及加入WTO后对我国的挑战。
第三,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第四,近年来我国面临着输入型恐怖势力增多的挑战。
3、国内七个方面的机遇。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第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第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加强。
第五,党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第六,军队和国防建设取得新进展。
第七,外交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4、国内方面的五个挑战。
(1)经济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一是可持续发展的七个基础性资源相对匮乏。
二是分配问题。
三是金融风险问题亟待防范和化解。
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的问题。
五是物价问题。
(2)政治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3)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挑战。
(4)社会建设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5)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要坚决反对两种倾向:
一是决不能把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对前途丧失信心,甚至否定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必须坚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任何倒退都是没有出路的。
二是一定要居安思危,决不能看不到存在的问题,盲目乐观,拒绝与时俱进。胡锦涛同志在前两年的一次讲话中明确指出 “宁可把风险、困难估计得足一些,也千万不要因为估计不足而在风险发生时手足无措,陷于被动”。
一是关于 “历史虚无主义”问题。
二是关于 “社会民主主义”问题。
三是关于 “新自由主义”问题。
四是关于 “普世价值”问题。
五是关于 “多党制和直选制”问题。
六是关于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问题。
七是关于 “美国这样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迟迟发生不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
八是关于 “人的本质是自私”的问题。
社会主义是我们无产阶级执政党和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命根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每一个党组织和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这一事业中担负着特殊和光荣的使命,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一)从全党全国的角度
1、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勇于坚持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的根本保证。理论非常重要。理论正确,党就坚强,政策就正确,思想就统一,经济就发展,社会就稳定。反之,党便涣散,政策便失误,思想便混乱,经济便停滞甚至倒退,社会便动荡。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运动。反过来说,错误的理论必然产生错误的行动。
2、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现在,我们讲要搞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这 “五位一体建设”,但是,我们应该切记,领导这 “五位一体建设”的是中国共产党。因此,我们要搞好 “五位一体建设”,就必然首先用改革创新精神把党建设好,在 “五位一体建设”中把党建设好。这是我们搞好 “五位一体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和根本政治前提。
3、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是“成套设备”,不可把它们分割开来。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4、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始终不变的价值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亿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我们始终不变的真理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是我们始终不变的动力观。我们是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有机统一论者,是价值观、真理观和动力观的有机统一论者。立场、观点、方法、价值观、真理观、动力观,全部有机统一到人民群众这一主体上。
5、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
(二)从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角度
1、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在中国革命史上,毛泽东一家为革命牺牲过6位亲人。徐海东大将的家族有70多人牺牲。何长工,为革命献出家人及同族亲人40余人,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还被国民党反动派极其残忍地剁成肉酱,装到罐子里。贺龙宗亲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050人,其中一个15岁的叔叔被放在笼屉里活活蒸死。面对国内外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不能让烈士的鲜血白流。这就需要我们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树立坚定而正确的理想。有没有这一信仰,大不一样。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失去了这一信仰,极有可能害人害己。近些年,不少犯错误的领导干部在受到党纪国法处理时,几乎都痛哭流涕反省说,自己放松了学习,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这是根本的缘由。
2、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我们要认认真真读一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千万不能没有认真读过,仅凭别人的结论就轻易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我们决不能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当成自己的分外事,当成自己 “政绩”以外的事,上级也不应把这一根本性的学习和掌握当成干部 “政绩”以外的事。如果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不足,就不能自觉贯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我个人认为,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作为我们考察、使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十分重要的标准。
3、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认真关注、深入思考重大问题。我个人认为,从目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开始直到21世纪前二三十年,乃至上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都可能处于一种激烈动荡、变动甚至跳跃的状态。世界经济政治已开始进入历史发展变化的快车道。世界各国和各大战略集团的主观能动性、战略、策略及其博弈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国内改革真正进入攻坚阶段。改革出现既要形成调控整体合力,又要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的两难境地。从这种意义上讲,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我们都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世所罕见的挑战。这就要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关心党、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关心国内外宏观、战略、前瞻性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4、认真改造世界观。我们决不反对谋取合理、合法的个人利益,但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都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推动社会进步这一根本立场出发。如果在作决策时,一掺杂私心,就往往出问题。我们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做一名真正有出息、有作为的共产党人。再过几十年甚至百年,当我们国家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时,党、国家、民族和普通老百姓是会记得为此做过有益工作的党的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我们今天每个共产党人的所作所为,必然进入明天的历史和人民的评说。
有一个好的世界观,是一个人毕生的巨大财富。我们并不一味反对考虑个人利益,但切不可过分。辛弃疾词曰: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勺?”钱财聚敛太多,有什么用处?私心太重了,也缺少朋友;患得患失,就可能整天惴惴不安;尤其是做了点违规违法的事,更会时时提心吊胆,担心东窗事发。仅从个人私利角度讲,月朗风清之时,无怍无愧,也有利于自己身心娱乐、健康多寿。
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筝 (续 完)
注释:
㉓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80 页。
㉔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7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