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张庆彩 黄 熙
2011年初以来,美国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就是否要改变美对台军售政策展开了激烈辩论。双方各执一词,辩论一直持续到7、8月份。本文拟在介绍辩论双方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辩论的缘起与背景、辩论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及其影响进行探讨。
一
2011年初,美国部分学者发出了建议美国政府改变对台政策的声音。3月29日,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米勒公共事务中心出台了于1月份举行的关于中美关系会议的总结报告,其中提出,为改善与拓展中美关系,美国需要重新审视对台政策,特别是对台军售政策。报告认为,美国历来都担任台湾的保护者,但现在台湾逐渐走向与中国进一步结合,美对台军售又导致美中持续争论,美应重新检讨与台湾的关系,不能单从军事角度讨论台湾问题。报告附录中列出的圆桌讨论议题摘要还提到,为促使中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美国政府可以考虑停止对台军售,藉此交换中国撤除瞄准台湾的飞弹。①“A Way Ahead With China:Steering the Right Course with the Middle Kingdom”,March 29,2011,pp.10,36,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Miller Center of Public Affairs Roundtable,University of Virginia,http://millercenter.org/policy/chinaroundtable.(上网时间:2011年4月11日)几乎与此同时,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教授查尔斯·格拉泽(Charles Glaser)在《外交》杂志3/4月号上发表“中国崛起会导致战争吗?”一文,主张为避免在21世纪与日渐崛起的中国发生大规模冲突和战争的风险,“美国应当考虑背弃其对台湾的承诺”,并认为此举将消除美中关系中最明显和争议最大的矛盾爆发点,为今后数十年两国更好的关系铺平道路。②Charles Glaser,“Will China’s Rise Lead to War?——Why Realism Does Not Mean Pessimism”,Foreign Affairs,March/April 2011,Volume 90,No.2,p.87.由于此建议引起美国学界的关注与争论,查尔斯·格拉泽在《外交》杂志7/8月号上再次撰文进一步阐述其主张并指出,鉴于美国对台湾的支持可能促使美中关系紧张甚至带来严重危机,美国应该考虑减少这种支持。又鉴于其中的利害关系,美应对以下选项进行充分分析:一是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但承诺在中国无缘无故发动袭击的情况下保卫台湾;二是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但声明一旦发生冲突,美国将不会代表台湾介入冲突,即便挑起冲突的并非台湾;三是将继续支持台湾与台湾政府自我克制、不向独立方向发展的意愿联系起来。①Shyu-tu Lee,Douglas Paal and Charles Glaser,“Disengaging from Taiwan:Should Washington Continue Its Alliance With Taipei?”Foreign Affairs,Jul./Aug.2011,p.182.其言下之意是,美国传统的对台政策,特别是对台军售政策已经不能适应中美关系发展的需要,在可控范围内对其进行调整已势在必行。美国凯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也于7、8月先后在《每日来电》(the Daily Caller)网站和《国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杂志网络版撰文警告,美国政府的对台军售是在“走钢丝”,伴随着中国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增强,美国与台湾的军事关系将越来越具有危险性。②Ted Galen Carpenter,“Walking a Tightrope:U.S.Arms Sales to Taiwan”,the Daily Caller,July 26,2011,http://www.cato.org/pub_display.php?pub_id=13486;Ted Galen Carpenter,“Taiwan and Other Security Clients Are Not Valuable Allies”,National Interest,August 3,2011,http://www.cato.org/pub_display.php?pub_id=13574.(上网时间:2011年8月29日)
概而言之,那些建议美国政府改变对台军售政策的学者主要列出了如下两大理由:一是美对台军售破坏中美关系良性发展的稳定性,不利于中美关系发展大局。21世纪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以及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相互依存,需要确立稳定、可预测以及积极全面的中美关系。但是,台湾问题却成为最有可能导致中美两国发生战争冲突的源泉。查尔斯·格拉泽认为,中国崛起尽管会产生某些风险,但权力的转移分配并不必然导致美中各自的重大利益不相容。相较于因中国崛起而导致中美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次一级的具体冲突如台湾问题,反而更易威胁两国关系。因此,为维护美中关系的稳定发展与良性循环,需要美国重新评估其外交承诺。③Charles Glaser,“Will China’s Rise Lead to War?——Why Realism Does Not Mean Pessimism”,Foreign Affairs,March/April 2011,Volume 90,No.2,pp.81,86-88.二是对台军售已非解决台湾问题和保护台湾的最好办法。早在2009年,曾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现任“北电网络”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比尔·欧伟博(Bill Owens)就曾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指出,向台湾出售武器并不符合美国的最佳利益。美国“必须始终保护台湾已经发展起来的民主和自由,但出售武器做不到这一点”。④Bill Owens,“America must start treating China as a friend”,November 18,2009,Financial Times,http://search.ft.com/search?queryText=America+must+start+treating+China+as+a+friend+&ftsearchType=type_news.(上网时间:2011年8月11日)在美国部分学者看来,美国对台军售议题已陷入了恶性循环,使这个明显是政治、经济的议题总是变成军事议题。台海争议之化解,不在于军事层面,而应该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层面进行讨论。⑤“A Way Ahead With China:Steering the Right Course with the Middle Kingdom”,March 29,2011,p.24,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Miller Center of Public Affairs Roundtable,University of Virginia,http://millercenter.org/policy/chinaroundtable.(上网时间:2011年4月11日)
反对改变美国对台军售政策的学者则以“中国军事威胁论”和“大国崛起扩张论”为依据,认为中国大陆的经济崛起和军力发展不仅是对台湾安全的威胁,亦是对美国和其亚太盟国的威胁;对台军售事关美国在亚洲的战略态势和对盟国的诚信。2011年3月2日,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员卜大年(Dan Blumenthal)在《外交政策》网站上撰文对格拉泽的观点提出辩驳,要求认清台湾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作用,认为台湾是亚洲民主、和平的重要部分,亦是亚洲地区包括中国在内经济繁荣与政治变迁的关键部分。如果台湾落入中国手中,中国将会把台湾军事化,以便去除日本的战略纵深,控制南中国海,并向太平洋挺进。美国在太平洋的基地将直接面临威胁。⑥Dan Blumenthal,“Rethinking U.S.foreign policy towards Taiwan”,March 2,2011,http://shadow.foreignpolicy.com/posts/2011/03/02/rethinking_us_foreign_policy_towards_taiwan.(上网时间:2011年8月13日)3月7日,美台商会会长韩儒伯(Rupert J.Hammond-Chambers)在《华尔街日报》撰文反驳格拉泽的观点,称中国2011年军费增长了12.7%,中国不断增加的军事投入正在对海峡两岸现状产生重大影响,并且挑战美国的整个亚太安全观。台湾是“第一防御岛链”的关键一环,为日本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韩国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丧失台湾会导致日韩重新调整安全政策,日本可能会研发核武器;还会使西太平洋地区向中国越来越强大的“蓝水”海军开放,而中国仍未解释清楚本国海军的全球角色。①Rupert J.Hammond-Chambers,“Time to Straighten Out A-merica’s Taiwan Policy”,The Wall Street Journal,March 7,2011,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48704504404576183831 310151722.html.(上网时间:2011年8月12日)北美洲台湾人教授协会会长李学图(Shyu-tu Lee)在《外交》杂志7/8月号亦撰文认为格拉泽误判了中国的动机,提出中国的使命是恢复其占主导的超级大国地位,从而洗刷被西方国家控制时蒙受的耻辱。②Shyu-tu Lee,Douglas Paal and Charles Glaser,“Disengaging from Taiwan:Should Washington Continue Its Alliance With Taipei?”Foreign Affairs,Jul./Aug.2011,p.179.总之,在他们看来,台湾问题并非美中矛盾的唯一根源。美国在对台军售议题上向中国妥协,并不能化解美中之间的安全困境,反而会纵容中国的战略野心,危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利益。他们提出的另一个理由是,对台军售有助于台海两岸关系的改善。有些美国学者认为,台海两岸关系的稳定与改善有赖于两岸军力的适当平衡,大陆日益增强的军事力量打破了两岸军力平衡,不仅不利于两岸关系稳定,也销蚀着台湾执政当局与大陆谈判的信心。美国著名台海问题专家容安澜(Alan D.Romberg)就持此立场。他认为美国对台军售的部分考虑在于通过提高军事冲突可能造成的代价,对台军售能够迫使大陆降低使用武力的意愿,从而保证西太平洋的和平与稳定。另外,对台军售能够帮助马英九回应某些岛内人士的批评,显示改善两岸关系并非要以台湾本身安全作为代价,这一点能够增强他的政治公信度。在这个意义上,美国对台军售能够帮助改善两岸关系、缓和紧张局势。③Alan D.Romberg,“2010:The Winter of PRC Discontent”,China Leadership Monitor,No.31,Winter 2010,p.4,Hoover Institution,Stanford University,http://www.stimson.org/research-pages/prc-taiwan-and-cross-strait-relations/.(上网时间:2011年4月26日)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罗伯特·施特劳斯国际安全与法律中心学者威尔·英博登(Will Inboden)也指出,正是美国为台湾国防需求提供的支持给了台湾信心来增进同北京的关系。④Will Inboden,“Taiwan still matters”,http://shadow.foreignpolicy.com/posts/2011/04/01/taiwan_still_matters.(上网时间:2011年4月26日)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Douglas Paal)持类似观点,他在《外交》杂志7/8月号撰文辩称,美国对台军售是维持西太平洋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⑤Shyu-tu Lee,Douglas Paal and Charles Glaser,“Disengaging from Taiwan:Should Washington Continue Its Alliance With Taipei?”Foreign Affairs,Jul./Aug.2011,pp.180-181.美国凯托学会高级研究员、曾任里根总统特别助理的道格·班多(Doug Bandow)亦于2011年8月在《日本时报》上撰文宣称,美对台军售有助于台海和平。⑥Doug Bandow,“Squaring the U.S.,China,Taiwan Triangle”,The Japan Times,August 24,2011,http://www.cato.org/pub_display.php?pub_id=13604.(上网时间:2011年8月29日)
二
美国学界关于对台军售政策的辩论,直接缘起于中国大陆对奥巴马政府对台军售的强烈反应与应对。台湾问题几乎一直是中美关系的最大矛盾点。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加上两岸关系回暖,经济关系才取代台湾问题升格为中美交往中的最大议题。2010年1月29日,奥巴马政府决定向台湾销售总值达64亿美元的武器项目,并得到国会批准,使得台湾问题再次成为中美关系的冲突点。中国大陆对奥巴马政府执意对台军售反应强烈。中国外交部连续多次进行公开谴责与反对,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并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中国政府表示要制裁参与军售案的美国企业;中国军方亦进行公开谴责,建议中国政府抛售美国国债反制美国对台军售,并随后中止了部分中美军事交流项目,包括中止拟议中的国防部长盖茨访华。在美国政界与学界许多人士看来,对台军售是美国多年来一直实施的政策,奥巴马此次对台军售的额度与以前并无二致,在出售的军品方面也没有2008年10月布什政府宣布的清单更富有争议,但是北京对此次军售的反应在语言和潜在行动方面都比以前要强硬许多。⑦Alan D.Romberg,“2010:The Winter of PRC Discontent”,China Leadership Monitor,No.31,Winter 2010,p.3,Hoover Institution,Stanford University,http://www.stimson.org/research-pages/prc-taiwan-and-cross-strait-relations/.(上网时间:2011年4月26日)中国大陆的反应超乎异常,出乎他们的意料。一些学者就中国大陆对此次美国对台军售反应强烈的原由进行探究,⑧参见:Alan D.Romberg,“2010:The Winter of PRC Discontent”,China Leadership Monitor,No.31,Winter 2010,Hoover Institution,Stanford University,http://www.stimson.org/research-pages/prc-taiwan-and-cross-strait-relations/(上网时间:2011年4月26日);Dan Blumenthal,“Riding a Tiger:China’s Resurging Foreign Policy Aggression”,April 15,2011,http://www.aei.org/article/103472.(上网时间:2011年9月6日)一些学者开始反思美国对台军售政策对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危害性。
这场辩论展开的一个重要背景是致力于建立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成为中美两国的主流共识。相较于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初期阶段,进入21世纪后双方之间互动的基础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截至2010年,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为引人注目的是,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重创欧美等发达经济体,造成其经济持续低迷,中国却率先摆脱金融危机,保持约10%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伴随着经济崛起,中国在地区乃至世界舞台上的经济与政治影响力日益增强。中美两国关系的基础亦由最初几乎完全集中于应对苏联威胁渐变为经济上密切的相互依赖以及地区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上的互动与合作。一方面,中美两国互为重要经济与贸易伙伴。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双方经济依存的加深以及各自利益的拓展衍生出在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财政赤字、市场准入、对台军售以及人权等领域的交集与摩擦。另一方面,全球化的发展与全球性问题的增多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美关系已经跃出单纯的零和博弈时代,美国需要中国在防扩散、反恐、应对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等功能性领域以及朝核问题与伊朗核问题等地区热点方面的沟通与合作。
在美国主流观点看来,中美关系已经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其稳定与否不仅对彼此的利益产生重大影响,亦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产生影响。如何处理好中美两国间非敌非友的复杂关系,引导中国更深地融入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使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与其实力相称的作用、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便成了美国在21世纪处理与中国关系的着力点。2011年1月14日,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发表了题为“宏观展望21世纪美中关系”(BroadVisionof U.S.-China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的演讲,其主旨就是基于现实、注重结果,并符合美国的原则与利益,慎重、稳定、积极地处理与中国的关系,谋求与中国发展积极合作全面的关系。①Hillary Rodham Clinton,Inaugural Richard C.Holbrooke Lecture on a Broad Vision of U.S.-China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January 14,2011,http://www.state.gov/secretary/rm/2011/01/154653.htm.(上网时间:2011年9月7日)2011年3月31日,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坎贝尔(Kurt M.Campbell)赴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亚太小组作证时表示,与中国发展可预测、稳定及全面的关系,是美国亚太政策五大重点之一。②Kurt M.Campbell,“Asia Overview:Protecting American Interests in China and Asia”,Testimony before the Hous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 Subcommittee on Asia and the Pacific,March 31,2011,http://www.state.gov/p/eap/rls/rm/2011/03/159450.htm.(上网时间:2011年4月18日)与中国关系保持稳定发展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减少彼此误判、化解摩擦,而美对台军售政策恰恰成为中美关系的“麻烦制造者”,是埋在中美关系中的不定时炸弹,有可能使相对平稳的中美关系急转直下。
同时,台海两岸关系情势的变化与发展使台湾问题的解决越来越超越军事层面。2008年马英九上台以来,台海两岸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两岸“三通”的实现以及2010年6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表明两岸关系迈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时期,和平发展已成为两岸关系的主流方向和不可阻挡的潮流。美国从官方、媒体到学界对台海两岸关系出现的新变化给予极大关注。尽管不乏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但是经济整合与多层次的交流使两岸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降低已成为美国的主流认知。同时,大多数美国学者认为,两岸交流与经济整合难以导致政治整合的实现,美国所担当的角色就是确保两岸在“不统、不独、不武”状态下沿着各自的道路发展,即“和而不统”。正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2010年11月访台期间发表“预瞻台湾2010年起经济前景及方向”的主题演讲时所指出的:“台湾和大陆都正在走自己的路,而美国的角色就是确保两岸能够这么做。”①“克林顿:两岸可成解决争端典范”,中国评论新闻网,2010年11月15日,http://gb.chinareviewnews.com/doc/1015/0/5/8/101505847.html?coluid=46&kindid=0&docid=101505847&mdate=1115013117.(上网时间:2010年11月15日)美国官方和学界部分人士逐渐认识到,对台军售担当美国介入两岸关系的功能开始弱化,美介入两岸关系最有效的是经济、政治等途径。2010年美国各大智库纷纷举办关于台海两岸关系近年发展情势与ECFA议题的研讨会,绝大多数学者对美国应继续介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不持异议,并且认为在当前两岸关系发展情势下,美国应更加重视经济与政治因素的作用与途径,包括:支持台湾参与更广泛的区域经济整合;进一步密切美台间的经济联系;确保台湾民主机制的正常发展以及更广泛地加入适当的国际组织,以扩大台湾的“国际生存空间”。②具体参阅:Daniel H.Rosen and Zhi Wang,“Deepening China-Taiwan Relations through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June 2010,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http://www.iie.com/publications/interstitial.cfm?ResearchID=1601.(上网时间:2011年8月12日);李莉:“美国对台海两岸关系发展态势的认知与反应——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台海听证会综述”,《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9期,第27-32页。因此,美国学界要求调整对台军售政策的呼声不是要美国完全放弃对台湾的保护和对两岸关系议题的介入,而是希望政府因应情势发展探寻更加有效与灵活的方式与途径。
从更深层意义上,这场关于美国对台军售政策的辩论还折射出美国如何因应21世纪的国际形势和亚太地区的发展趋势,审视和调整自身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以持续保持美国对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与影响力。世界地缘政治中心由西方向亚太地区转移是21世纪国际形势最为典型的特征,对美国来说这种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与机遇并存。亚太经合组织的21个成员目前占到全球GDP的55%,拥有27亿消费者,并购买58%的美国出口商品。美国最大的15个贸易伙伴当中7个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③美国国务院东亚与太平洋地区事务局:“美国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21世纪实现增长与繁荣”,http://photos.state.gov/libraries/amgov/294130/tsangk/APEC%20One%20Pager%202010.pdf.(上网时间:2011年5月1日)显然,亚太地区经济体将在美国摆脱金融危机、实现经济新的增长与繁荣的目标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国家出口计划”与五年之内美国出口翻倍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目标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亚太地区。进入21世纪以来,亚太地区一直保持着较快的经济增长,近年来并加快了区域经济整合步伐。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紧接着台海两岸于同年6月底正式签署ECFA,标志着两岸经济正式纳入制度化与一体化轨道。对美国来说,摆在当前的紧迫任务,是如何化解亚太地区经济整合给美国带来的挑战。彼得森国际经济学院访问学者荣大聂(Daniel Rosen)认为:伴随着亚洲经济的进一步整合,台海两岸ECFA给美国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其收益;在没有美国加入的情况下,亚洲的整合本质上会削弱美国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中国大陆和台湾通过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靠拢,而美国却处于观望中,不能批准如“美韩自由贸易协定”之类已经协商好的亚洲贸易协定。④Daniel H.Rosen and Zhi Wang,“Deepening China-Taiwan Relations through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June 2010,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p.3,http://www.iie.com/publications/interstitial.cfm?ResearchID=1601.(上网时间:2011年8月12日。)其言下之意是,美国如果再继续止步于政治与战略设计,将不能适应亚洲包括台海形势的发展,美应充分评估经济发展因素对政治局势的强大影响。中国大陆经济崛起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将给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带来巨大挑战,美国应重新考量传统的以政治与安全因素为主导的政策定位能否真正化解中国崛起的压力,美国应该通过各种有效方式介入亚洲经济整合与一体化进程。⑤林红:“美国智库视野中的两岸关系与和平发展”,《和平与发展》,2010年,第5期,第25页。目前,美国正致力于推动批准与韩国达成的一项自由贸易协定,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寻求达成一项地区性协定,与台湾重启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TIFA)的商谈亦在运行之中。
三
美国学界围绕美对台军售政策的辩论并非源于台湾议题本身,而是立足于美中关系与美国对华政策的考量,归根结底,是如何看待中国崛起。“中国如何崛起”在美国学界已非新鲜话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争论不休。尽管美国学界对中国崛起是“威胁”还是“机遇”的立场各有论据,但中国崛起使美国国家安全利益面临重大挑战已成为美国学界的共识。这一共识随着近年来世情、国情的变化在美国学界愈加增强。因此这场持续发酵的关于对台军售政策的辩论实质是美国学界有关“中国崛起”研讨的再次复燃,体现出美国在外受挑战、内临困境的局面下对当前中美关系及其长远走向的考量与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美国希望在发展美中关系进程中逐步弱化台湾议题。在美国一些学者看来,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台湾问题,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对台政策难有妥协与调整的余地。随着中国不断强大,中国只会增强这份坚守的自信,唯有美国对其传统的对台政策在可控范围内进行调整,展现灵活性,才能疏导美中关系,切合美国最根本的国家安全利益。卡彭特指出,由于中国已经发展壮大并在经济和外交上对美国变得愈加重要,华盛顿激怒北京的潜在成本已经上升。①Ted Galen Carpenter,“Taiwan and Other Security Clients Are Not Valuable Allies”,National Interest,August 3,2011,http://www.cato.org/pub_display.php?pub_id=13574.(上网时间:2011年8月29日)格拉泽对李学图的观点进行反驳时称,李学图有关中国造成的危险越来越大的论点表明,维持美国对台湾的支持将变得越来越昂贵和危险。②Shyu-tu Lee,Douglas Paal and Charles Glaser,“Disengaging from Taiwan:Should Washington Continue Its Alliance With Taipei?”Foreign Affairs,Jul./Aug.2011,pp.181-182.卡彭特还认为,台湾根本就没有强大到足以对美国的安全做出重大贡献。③Ted Galen Carpenter,“Taiwan and Other Security Clients Are Not Valuable Allies”,National Interest,August 3,2011,http://www.cato.org/pub_display.php?pub_id=13574.(上网时间:2011年8月29日)
美国学界对美传统的对台军售政策进行辩论本身,也反映出在世情、国情以及中美关系与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势下,美国对台政策与对华政策所面临的深刻内在矛盾:从目前看,与中国发展稳定、可预测的、积极全面的合作关系具有双边乃至全球性意义,而传统的对台军售政策与中美关系所要达到的目标既不相符也极易造成中美关系呈现恶性循环;从长远看,随着中国大陆的持续发展,美缺乏弹性的对台政策亦会危及美国家安全利益。
这场辩论的意义更在于其进程,它使辩论双方在思想的交锋过程中逐步认清问题的实质,促使美国的政治精英与公众进行一定的反思,酝酿对台政策新思维,并在此基础上为未来美国对台军售政策的可能调整酝酿内在的逻辑与方向。可以想见,只要中国大陆在改善国内善治的同时保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美国内要求改变对台军售政策与增强对台政策灵活性的声音会不断出现。
当然,在对这场辩论所蕴含的启示及深远意义有足够认识的同时,我们亦需清醒看到这场辩论的短板效应。首先,《与台湾关系法》赋予了美国对台军售政策所谓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在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机制下,重大政策的改变须有府会间一致的高度认同。经过台湾长期的“苦心经营”,美国会亲台势力强大。长期以来,美历届国会都会依从《与台湾关系法》,以提案的形式反复重申美国对台湾的安全承诺和对台军售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并监督政府对台军售的执行。“中国军事威胁论”在美国会有广大市场。不仅如此,对台军售还涉及美国军工集团的利益。可以想见,对台军售政策的改变在短时间内难以在府会间达成一致。其次,对台军售事关美国在东亚承担的责任以及对盟国的诚信。在美国看来,对台军售本身已经大大超出美台关系和美中双边关系的范畴,成为美国对亚太盟国所负承诺的表征。美国若轻易改变对台政策,必将影响到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美国的盟友和诸如印度、印尼和越南等正在崛起的国家对美国如何对待其盟友的评价,尤其是如何对待像台湾这样的“民主地区”的评价。此外,对台军售是美国与中国大陆在两岸关系议题以及其他议题上进行讨价还价的有力法码。长期以来,美国利用台湾问题与所谓的“西藏问题”、“新疆问题”以及“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但是,在美国某些人士看来,“西藏问题”、“新疆问题”以及“人权问题”毕竟是相对较虚的议题,唯独台湾问题才真正触及中国大陆的痛处。鉴此,近期以来美国学界的这场辩论尚难以在短期内对美行政部门的对台军售政策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