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率领着杂牌军竟然获得台儿庄大捷

2011-12-18 00:00:00王恩收
文史月刊 2011年9期


  电影《血战台儿庄》是一部真实的爱国抗日影片,里面着重描写了战役指挥官李宗仁将军。
  李宗仁将军是广西临桂人,国民党爱国高级将领,也是桂系首领,长期与蒋介石不和。1930年,他参加反蒋中原大战,失败后退回广西。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宗仁将军积极主张抗日,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主席。
  1938年初,李宗仁指挥国民党军和日军在台儿庄地区展开了激战。日军参战的部队是板垣、矶谷两个最优秀的师团,而中国参战的部队则是一些装备低劣的杂牌军。
  通过血战,中国军队最终打败了入侵台儿庄的日军,取得歼敌11984人的伟大胜利,史称台儿庄大捷。
  李宗仁率领一些装备低劣的杂牌军,为何能打败装备精良的日军?这背后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坦诚相见,说服庞炳勋为国效力
  
  庞炳勋原系西北军将领,抗战爆发后被划到第五战区归李宗仁指挥。
  台儿庄大战前,庞炳勋被任命为临沂守军司令。此人年近花甲,久历戎行,经验丰富。李宗仁非常了解,以往,一有战事,庞炳勋善于避重就轻,保存实力,人极圆滑,是典型的“不倒翁”人物。
  该部编入第五战区序列后,李宗仁在徐州亲自接见庞炳勋。李宗仁察言观色,发现庞炳勋不失为一位爱国诚实军人,便推心置腹地说:“庞将军久历戎行,论年资,你是老大哥,我是小弟弟,本不应该指挥你。不过这次抗战,在战斗序列上,我被委任司令长官,论私交,我们实是兄弟战友,不应分什么上下。再说我们都是50岁以上的人了,能为国家民族而战死沙场,才真正是死得其所。”
  李宗仁坦诚相见,所言至情至理,庞氏听后极为感动,表示“能在长官之下,为国效力,天日在上,万死不辞,我这次决不再保存实力,一定要同敌人拼到底”。
  接下来,李宗仁又为他补充枪支、弹药,并在蒋介石面前美言,批准庞部扩编为一个军。全军大喜,庞氏更是感激涕零,认为李长官体恤部属,非往昔所可比拟。
  1938年2月,日军围攻临沂,战斗异常激烈,庞部面对日本的精锐部队,毫不畏惧,日军虽经反复冲杀数昼夜,竟不能越雷池一步,而是在阵前留下大量的尸体。此战粉碎了板桓、矶谷两师团会师台儿庄的计划,造成后来矶谷师团单独孤军深入被我歼灭的结局。
  
  二、国难为重,劝张自忠援救临沂
  
  张自忠原为宋哲元部29军的师长,北平市长。“七七”事变时,张自忠奉命与日军周旋,忍辱负重,后化装逃离北平,来到南京。当时外界不明真相,有人说他想当汉奸,有人指责他擅离职守,不想抵抗,呼吁中央严办。
  李宗仁了解张自忠的为人,感到张自忠为人侠义,治军严明,是西北军中一员勇将,断不会当汉奸,便向蒋介石说情,使他得以回部队带兵,以效国家。张自忠与庞炳勋过去同属西北军。中原大战中,庞炳勋受蒋介石收买,战场倒戈,出其不意攻击张自忠师部,张自忠险遭不测。所以张自忠认为庞炳勋不仁不义,发誓必报此仇。
  1938年2月下旬,“大日本皇军中最优秀的板垣师团”向临沂县城猛攻,庞炳勋率领五团子弟兵拼死抵抗。日军数日反复冲杀,死伤惨重,但未能攻下临沂县城。
  板垣师团受挫于中国一支杂牌部队,颇感颜面有损,攻战更急,庞军渐感不支,情势万分危急。
  为解临沂之围,李宗仁亲自找张自忠谈话,说:“庞炳勋现在前方浴血奋战,乃属雪国耻、报国仇,希望张将军不计前嫌,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受点委屈,前去增援。”一番话,令张自忠十分感动,当即表示绝对服从命令,即刻驰援庞军。
  张自忠接令后立即率全军北上临沂。3月12日,张自忠率部急行军赶到临沂郊外。
  临沂守军见援军已到,士气大振,开城出击,喊杀声震天。张、庞两军内外夹攻,势不可挡,将日军打得落花流水,板垣师团败退90余里,缩入莒县城内。
  张自忠的到来,使庞炳勋万分激动,他握着张自忠的手,久久不舍得松开,两人昔日的恩怨一扫而光。
  临沂一战,彻底粉碎了日军板垣、矶谷两师团拟在台儿庄汇师的计划,为我军在台儿庄围歼孤军深入的矶谷师团,创造了有利的契机。
  
  三、收留川军,川军以死报效国家
  
  川军邓锡侯部原驻川西成都,装备低劣,枪械多半是土造,战斗力低下,但报国之心很强。
  抗战爆发后,他们请缨出川抗战,被编入第二战区。然邓部仓促出师,远途跋涉,一路军纪极差。至二战区山西太原,立足未稳,被敌人冲散,狼狈后退。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得知,大为震怒,认为川军“抗战不足,扰民有余”,是土匪兵,乃请求统帅部将川军调往它处。
  蒋介石无奈,决定将其调到郑州第一战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接到通知,在电话里一口回绝说:“阎老西都不要,你们要送给我,我也不要这样的烂部队。”
  当时,南京初失,蒋介石心情不好,闻报大怒曰:“把他们调回去,让他们到四川去称王称霸吧!”
  副参谋长白崇禧在旁劝解道:“打个电话到徐州,问问李宗仁要不要?”白崇禧当即打电话问李宗仁,李宗仁立刻答应:“好得很啊,我现在正需用兵,请赶快调来。”白崇禧说此军作战能力差些,李宗仁说:“诸葛亮当年扎草人做疑兵,他们总比草人好些吧,请快调来。”
  川军到了徐州,邓锡侯见到李宗仁便苦笑着说:“一、二战区都不要我们,天下之大无处容身。李长官肯收留我们,真是恩高德厚。长官有什么吩咐,我们绝对服从命令。”
  李宗仁勉励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一定要不怕牺牲。随后军委为邓部增发500枝枪。
  出征前,李宗仁亲临训话,举当年诸葛亮率川军抵抗司马懿的故事,希望大家效法先贤,报国杀敌。
  临沂大战后,日军沿津浦线南下,李宗仁命川军邓锡侯部前往鲁南邹县堵截,并令师长王铭章死守滕县。
  3月16日拂晓,日军猛攻藤县,战况异常激烈,敌炸开城墙缺口后冲入城内,守军拼死抵抗,与敌展开了肉搏,多次打退敌人进攻。王铭章师长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不幸中弹牺牲。
  王师长牺牲后,所部仍坚持逐屋抵抗,直到洒尽最后一滴血。在城内的伤兵,不愿做俘虏,自炸身亡。
  藤县一役,毙伤日军4000余人,川军王铭章师5000余人全部为国捐躯。
  此战,延缓了敌军南侵,为后来汤恩伯、孙连仲部赶到参战赢得了时间。
  
  四、严令汤恩伯军团出击
  
  1938年3月下旬,矶谷师团自滕县大举南下,直扑台儿庄。
  3月24日,日军开始猛烈炮击台儿庄防御工事,并以坦克为前导向孙连仲部猛冲。守军以血肉之躯同日军炮火、坦克搏斗。
  日军猛攻三昼夜,才冲入台儿庄城内,守军遂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巷战,逐屋争夺,战况异常惨烈。
  李宗仁一面令守军死守待援,一面严令汤恩伯军团迅速南下,夹击日军。但虽经李宗仁三令五申,汤军团却仍徘徊不前。原来,汤恩伯部属于蒋介石的嫡系,平时惟蒋介石的命令是听,其他指挥官根本调不动他。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李宗仁严厉警告汤恩伯:“军令如山,如再不听军令,错过战机,即按韩复榘的前例严办。”意思是要处决汤恩伯。
  汤军团这才全师南下。但此时,台儿庄守军已伤亡殆尽。4月3日,日军已占据全庄的2/3,担任守庄的31师仍据守南关一隅,死拼不退,师长池峰城为免全军覆没,请求转移阵地。李宗仁严令死守,以待汤军团到达。
  当晚,李宗仁悬赏10万元,动员包括担架兵、炊事兵在内的数百人组成了先锋敢死队,分组向敌夜袭。部队官兵手持大刀冲进敌阵,向日军砍杀,人自为战,奋勇异常。这一行动大出敌人意料之外,连日血战也已疲惫不堪的日军仓皇应战,乱作一团。
  经过通宵激战,日军死伤无数,退守北门。第31师夺回了台儿庄大部分地区。
  黎明时分,汤军团赶到台儿庄,将日军包围。李宗仁立即指挥台儿庄一带守军全线出击。
  战场上杀声震天,日军抵挡不住,狼狈逃窜。
  中国军队士气极旺,锐不可当,很快歼灭了日军矶谷第10师团主力。
  残敌万余人逃往峄县,闭城死守,再无反攻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