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热心中国辛亥革命的美国人——荷马李

2011-12-18 00:00:00王恩收
文史月刊 2011年9期


  荷马李,美国人,1876年生。其貌不扬,身高不足1.5米,体重不足45千克,还是个罗锅。
  荷马李自少年时代就醉心于军事,曾申请到西点军校学习,因体格不符合标准,不被接受。他又要求到美国陆军入伍,也被拒绝。最后他进入斯坦福大学读书,研究军事史和政治,并开始对中国发生兴趣。
  原来,荷马李在中学时代,家里雇用了一位华人仆人,这位华人仆人经常给荷马李讲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使他对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很崇拜,幻想自己也能成为一个英雄,把清朝推翻。
  1900年,荷马李从美国动身,沿途经过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对这些地区的军事形势,做了考查,最后到了广州,拿着一封介绍信去找维新派的领袖康有为。
  康有为看到这位既年青又身材短小的驼背洋人,大吃一惊,实在不知该如何处置。好在荷马李能言善辩,说服了康有为,康有为封他为“大将军”,并发给他一套清朝的“将军服”,之后派他到广东训练和指挥勤王军。
  荷马李到广东后,曾准备“用一支由25000名‘苦力’组成的军队从澳门攻打广州”,但由于保皇派的计划很快失败,荷马李的第一次军事指挥并不成功,但他还是率部随八国联军中的美国司令官查飞一同打进北京。
  当荷马李听说慈禧太后带着被软禁的光绪皇帝逃离北京时,主动请战,要求追击逃跑的慈禧太后,解救光绪。但他的军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无法跟清军抗衡。事败之后,荷马李遭到悬赏通缉,只得逃亡,辗转经香港、日本,返回美国加利福尼亚。
  
  一、荷马李与康有为闹翻了
  
  1903年,荷马李在加州为康有为的保皇党训练“维新军”,1904年,荷马李在洛杉矶成立了“西方军事学校”,并从美国正规军及国民警卫军中聘请了大量退役军官作为教官。
  在保皇党的雄厚财力支持下,军校教官的工资待遇十分丰厚,远超过美国军队,而且为了避税,全部用现金发放。
  全校只有荷马李一人不拿一分钱工资,因为他认为只有在使命完成之后才能获得报酬。
  军校训练的“维新军”,可组成4个团,有3位少校、20位上尉和14名中尉。军校共设立了22个分校,遍布美国各地及加拿大的温哥华等地。
  荷马李陪同康有为在纽约检阅了维新军,可是,阅兵后不久,荷马李就与康有为闹翻了。
  闹翻的原因,一是康有为来美国之前,没与荷马李打招呼,突然任命另一位名叫福肯柏的美国人出任维新军司令官,来旧金山接管荷马李的军校。这使荷马李非常气愤,尽管福肯柏没有接管成,但两人已产生矛盾,荷马李已经在考虑离开康有为。
  第二,荷马李看不惯康有为的人品。有一次,康有为将在美国筹集的80万美元转移到墨西哥,以其女康同璧的名义购置房地产。荷马李认为,康有为利用同胞的血汗钱在国外享受,不能算是一个领袖人物。
  第三,1908年年底,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康有为的保皇党理应同时失去了拥护的对象和攻击的目标,而康有为却表示继续对三岁的小皇帝效忠,荷马李不以为然,因而决心转向支持孙中山的革命党。
  
  二、荷马李与布思等人成立了一家“中国革命公司”
  
  1904年,孙中山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宣传革命,在一场演讲会上,看到了一个驼背、个子不高的美国人。演讲结束后,这个小个子伸出手来,对孙中山说:“我愿意和你共同奋斗,我愿意帮助你。我相信你的宣传一定能够成功。”孙中山紧紧握住他的手,连声道谢。
  荷马李走后,孙中山问旁人他是谁,有个人回答说:“他叫荷马李,虽然驼背,但人小志不小,是位军事专家。”
  孙中山隔天特别前去拜会,两人谈得非常投机。孙中山认为,荷马李正是他所需要的军事人才,当下对荷马李说:“等我革命成功后,礼聘你当军事顾问。”荷马李回答说:“不必等到你当上中国总统,在那以前你就会需要我。没有军队,你既不可能建立,也无法维持一个政权。我确信,中国人经过适当的训练就可以组织出色的军队。”孙中山与荷马李建立了革命友谊。
  荷马李脱离康有为后,就开始拟定他的“红龙计划”(意即中国革命计划),为实现这个计划,他结识了美国纽约外汇银行里的布思,与布思等人成立了一家“中国革命公司”,试图筹集巨款,共同在“中国市场”上大展身手。
  荷马李等向外界承诺,中国革命一旦成功,他们将在六个月内返还所有的借款,并且提供采矿以及铁路等权利作为投资回报。荷马李估计,如果能获得美国工商界的投资,中国革命将有望在18个月内成功。不过,这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一笔风险很大、利益也很大的投资。
  此时,布思等人认为必须先将未来的中国领袖确定下来,才能获得商界的稳定支持。荷马李认为,孙中山的知名度高,没有个人野心,是个革命者,还组织了多次武装暴动,势力不断壮大,应是领袖人选。
  1910年2月,荷马李在洛杉矶寄信给孙中山,表明对孙中山反清革命的支持与同情之心,并邀请孙中山到洛杉矶会晤。
  2月24日至3月4日,孙中山在洛杉矶附近的长堤市同荷马李、布司等人举行了三次秘密会谈,史称“长堤会议”。在第三次秘密会谈中,他们经过详细考虑,拟定出了“长堤计划”。内容是:废除原先松散的“中国革命公司”,重新建立革命的“辛迪加”,由孙中山和荷马李共同管理。
  中国同盟会总理孙中山兼任“辛迪加”总理,以后则为所有中国革命武力的最高统帅。孙中山委任荷马李为“军事指挥官”,有权统领所有的革命军和革命党。布思担任“海外财务全权代理人”,为“辛迪加”与同盟会洽商贷款与采购所有海陆军的军需用品。
  
  三、荷马李全力支持孙中山的建国大业
  
  长堤会议后,荷马李首先在华人子弟中为革命党招募士兵进行训练,为孙中山培训军事骨干。
  其次,就是筹款。除了由布思积极向工商界募捐之外,荷马李自己也经常亲自筹款。他甚至把自己的著作《无知之勇》的日文版权交给孙中山,将所得收入全部捐给中国革命。
  第三是帮助孙中山开展外交活动。
  由于荷马李的不懈努力和奔波,在欧美各地为中国筹措了不少款项,这些款项大部分被孙中山用于搞武装起义。如黄花岗起义等。
  
  四、被孙中山聘为军事顾问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荷马李在伦敦获知消息后,便去法国和当时在巴黎的孙中山会合,从马赛出发,乘英国邮轮“玛塔”号赶往上海。他们一行经由法国、新加坡、香港,于12月25日抵达上海。
  荷马李到上海后,立即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
  1912年1月1日,荷马李陪同孙中山由上海到达南京,参加了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并受聘担任孙中山的军事顾问。2月15日,孙中山大总统率领文武官员往祭明太祖的陵墓,以告中华的光复。在典礼中,惟一被允许参加的外国人,就是统领荣誉卫队的荷马李。
  典礼结束回城后,荷马李突然中风。同年5月,荷马李在夫人的陪同下,返抵美国。不幸的是,11月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的一栋海边小屋内,荷马李与世长辞,年仅36岁。
  噩耗传来,孙中山悲痛异常。11月6日,他在《大陆报》发表文章盛赞荷马李。11月14日,孙中山给荷马李夫人写了一封唁函,表达对这位美国朋友的深痛哀悼之情。
  根据荷马李生前留下的希望被埋在中国的遗愿,他下葬时仍身穿“中华民国”的将军服。1969年,蒋介石下令将其厚葬,荷马李夫妇二人现长眠于台湾阳明山第一公墓。
  
  五、荷马李的惊世预言
  
  荷马李生前曾写过三本预测世界未来形势的书,后来他的许多预测都变成了现实。
  荷马李写的第一本书叫《无知之勇》(有的译本叫《有勇无谋》),1909年出版,荷马李在书中详细预测,日本将会入侵美国,而且其预测的入侵线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军偷袭珍珠港完全一致。
  但他的预测没有引起美国当局的注意。这本书被美军一些高级将领看重,率领美军参与八国联军的查飞将军就十分推崇,西点军校的校长麦克阿瑟一度要规定这书为西点学生必读书,结果却列在了选读书的名单内。
  这书改名为《不可避免的日美战争》在日本出版后,第一版便卖了八万多册,还成了日本军事策略家和士官学校学生的必读书。
  英国陆军元帅罗伯茨也读到了这本书。虽然罗伯茨是英国最受尊敬的军事天才,他预言英国与德国不免一战,却没有得到国人的重视。他觉得荷马李的思路和他非常接近,便雇了荷马李来研究英国面临的威胁。
  1910年,荷马李利用应邀观看德国军事演习的机会,详细了解了德国的情况,回到伦敦后,就写成了他的第二部著作《萨克森时代》(有的译本叫《撒逊的日子》)。在这本书里,荷马李主要作了三种预言:1、他预言德国和英国之间的工业竞争,必将导致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验证。2、他预言德国对全球的野心,最终会成为一个独裁而有侵略性的国家,并吞奥国、丹麦和东欧邻近各国。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验证。3、他预言,到最后,英国在对德作战的可能“胜利”中会筋疲力尽,其固有的帝国声威将让渡给日本和俄国。4、他再次预言,美国最大的危险是日本,而且估判日本会从海上攻击美国。当时书中预言,被美国人讥为疯子。直到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人们才相信他预测如神。
  此后,荷马李又写了一本分析俄国的书,叫做《斯拉夫人的涌现》。他认为俄国,不管将来是哪种政治走向,都会力图左右欧、亚两洲。
  尽管荷马李成书的年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的种种预言,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应验了。例如希特勒和第三帝国的崛起,日本偷袭珍珠港,战后苏联侵蚀东欧及小亚细亚各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