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福红 斗 拉
1.青海省湟中县共和镇兽医站,青海湟中 811605;
2.青海省刚察县少柳河乡兽医站,青海刚察 812300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方福红1斗 拉2
1.青海省湟中县共和镇兽医站,青海湟中 811605;
2.青海省刚察县少柳河乡兽医站,青海刚察 812300
方福红,女,1973年生,本科,兽医师。
中草药主要以自然界的动植物和矿物为原料,是动物体最易吸收的纯天然物质,并以低残留、无耐药性的优势成为奶牛生产中的一大研究热点。国内学者致力于中草药的研究和应用,已取得明显效果。
研究表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明显提高奶牛泌乳性能的同时可改善乳产品质量。孙齐英[1]在黑白花奶牛的基础日粮中添加石膏、芦根、夏枯草和甘草等组成的抗热应激中草药,饲喂49d后,试验组4%标准乳量、矫正体重后的产乳量、牛奶中的非脂乳固体和灰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LYM)、淋巴细胞百分含量(LYM%)和IgG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可明显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和免疫功能。郑会超等[2]用生石膏、板蓝根、荷叶、菊花组成散剂,按每天120 g/头的剂量添加于奶牛日粮中,结果显示复方散剂能明显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孙德成等[3]每天用50g/头的剂量将中草药添加于奶牛饲料中饲喂奶牛,试验组产奶量提高了4.51%(P<0.05),平均效益每头每天增加0.95元,而各组间采食量无明显差异。
陈现伟[4]采用大青叶、大黄、党参等中草药分别组成内服制剂和子宫灌注制剂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并采集奶牛颈静脉血测定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和中性粒细胞吞噬活力,以观察中草药制剂对奶牛免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服制剂可使SI和中性粒细胞吞噬活力分别提高53.76%和4.58%(P<0.01);复方子宫灌注制剂可使SI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力分别提高39.58%和1.98%(P<0.01)。陈会良等[5]用中草药组方按每天100、150g/头的剂量分别添加于奶牛日粮中,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奶牛产奶量、红细胞 C3b受体花环率分别提高7.22%和6.55%、8.35%和 7.90%(P <0.05);血清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8.51%和6.96%,可以看出中草药添加剂能提高奶牛的抗氧化能力和红细胞免疫功能。黄亚东等[6]报道,将中草药按1%的比例添加于奶牛日粮中,奶牛Ea、EAC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率均高于对照组,由金银花等中草药制成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够明显增强奶牛机体的免疫机能。张庆茹等[7]用党参、白术、黄芪、当归、川芎、益母草、王不留行、路路通、甘草等进行组方,在3个试验组中按每天100、150、200g/头的剂量添加,添加150和200g/头的2个试验组的奶牛血液白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白细胞的吞噬率、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球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部分中草药具有提高动物机体抗应激和适应恶劣环境的作用。杨全孝[8]发现,生石膏具有消炎、解暑、镇痛等作用,并具有较持久有效的解热作用。研究表明,用黄芪等15味中草药配制的复方添加剂,按每天200g/头的剂量添加于日粮中饲喂中国荷斯坦奶牛,对奶牛夏季抗热应激有很好的作用,并能预防乳房炎和腐蹄病。吴德峰等[9]报道,用石膏、板蓝根、黄芩、苍术、白芍、黄芪 、党参 、淡竹叶、甘草等中草药组方饲喂奶牛,具有良好的抗热应激作用。孙齐英[10]将中草药混合后粉碎饲喂奶牛(每天的饲喂量为75g/头),试验组奶牛的产乳量比对照组提高了74%,且试验组未发生中暑现象。刘强等[11]为观察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抗热应激效果,经试验发现,奶牛肛温和呼吸率有下降的趋势,高温引起的血清总蛋白含量下降趋势显著减缓,表明中草药具有抗热应激的作用。
许多中草药能调动机体非特异性抗微生物的一切积极因素全方位地杀灭病原微生物。徐京平等[12]用酒知母、酒黄柏、木香、乳香、没药等中草药组方治疗奶牛乳房炎56例,共治愈53例,治愈率达94.6%。张乃峰等[13]在奶牛精料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以代替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使试验组奶牛乳房炎阳性率降低38.35%,总有效率达到92.45%(P<0.05)。纯中药颗粒冲剂(由益母草、黄芩、三棱、赤芍等组成),也可有效治疗奶牛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14]。
中草药成分复杂,并具有多功能性和双向调节作用,但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迄今为止尚未完全清楚。奶牛生产中使用的中草药大多为原料粉碎搅拌后制成的散剂或煎剂,给生产和运输带来不便,既增加成本又不能满足工厂化生产的要求。袁晓春等[15]研究表明,中草药提取物0.1%的添加剂量对小鼠增重效果最佳,添加量超过0.3%后,可极显著抑制其生长(P<0.01)。可见,需集中精力研究各种中草药的有效含量,以确定其合理用量。普遍认为,中草药在畜禽体内及产品中残留甚微,对人体无害,但却缺乏理论依据;事实证明,中草药也有毒副作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中草药成分和功效必然不同,须制定统一质量检测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和生产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中草药的多功能性、天然性等特点,将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孙齐英.抗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免疫功能及生产性能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026-9028.
[2]郑会超,陆成,张高振,等.中草药添加剂对夏季奶牛产奶性能及血液氧化状态的影响[J].中兽医学杂志,2010(3):7-11.
[3]孙德成,王旭东,王辉,等.天然植物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533-536.
[4]陈现伟.中草药制剂对泌乳奶牛机体免疫性能的影响[J].中国奶牛,2010(7):44-46.
[5]陈会良,顾有方,汪东胜.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抗氧化能力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饲料广角,2005(7):25-31.
[6]黄亚东,王仁雷,杨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奶牛免疫机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动物检疫,2008,25(4):23-24.
[7]张庆茹,李建国,李新民,等.中药饲料添加剂对奶牛免疫机能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10):22-24.
[8]杨全孝.生石膏—畜禽夏季的良药[J].中兽医学杂志,1998,93(4):34.
[9]吴德峰,胡美华,林梅,等.“抗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汁成分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2004,25(3):66-70.
[10]孙齐英.奶牛不同抗热应激添加剂对奶牛生产奶性能的影响[J].饲料工业,2003,24(10):21-22.
[11]刘强,黄应祥,王聪,等.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奶牛抗热应激作用研究[J].中国饲料,2004(9):16-17.
[12]徐京平,许文兵,徐雷.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J].中兽医学杂志,2010(1):30.
[13]张乃峰,刁其玉,张丛娥,等.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乳房炎及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奶牛,2007(2):2-5.
[14]李呈敏,史万玉,李铁栓,等.纯中药“孕宝”冲剂治疗母牛子宫内膜炎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兽医杂志,2000(7):44-45.
[15]袁晓春,何丽涛,苏凤红.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筛选试验[J].饲料营养,2006(12):15-16.
2011-04-25
(责任编辑:
郭会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