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百花
青海省门源县农牧局,青海门源 810300
乳牛腹泻病的诊治及体会
何百花
青海省门源县农牧局,青海门源 810300
何百花,女,1973年生,本科,兽医师。
2000年以来,门源县以浩门镇为主的西滩乡、阴田乡等农业乡镇乳牛腹泻病的病例较多。乳牛患此病后,产乳量减少,消瘦,繁殖机能下降,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常导致死亡。笔者通过分析该病的病因,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本病主要发生于春季(每年2-5月份),乳牛多发。据调查,门源县浩门镇、西滩乡、青石嘴镇等8个农业乡镇的乳牛发病率较高,且每年都有乳牛因此病而死亡。经调查发现,自2000年以来,门源县连续几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旱灾发生时,县里主要作物青稞、油菜易发生真菌病,而当地的乳牛以食青稞、油菜秸杆为主,再加上没有其他青贮饲料,乳牛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致使其抵抗力下降、胃肠道菌群失调,病原微生物迅速繁殖,导致乳牛发生腹泻。
病牛表现为精神沉郁,被毛粗乱,消瘦,腹部蜷缩,眼球下陷、结膜呈微黄白色,排水样便且粪便混有粘液和血液,每天排10~20次;病初食欲减退,时间稍长则食欲废绝,反刍停止,饮欲增加,泌乳减少或停止,步态蹒跚;进而卧地不起,体温 38.0~38.6℃,脉搏 50~110次/min,呼吸 20~55次/min,胃肠蠕动音高朗,肺泡音粗厉,心音亢进;禽结核菌素皮内注射,反应阴性。
胃肠道肿胀,肠腔淤血、出血、化脓或坏死,胃肠壁呈紫红色。
根据病牛的临床症状及对其发病原因的调查分析,诊断为乳牛腹泻病。
及时补充富含营养的优质饲草料。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西医疗法。复方盐水 1500mL,糖盐水1000mL,10%磺胺嘧啶钠100~250mL,40%乌洛托品50~100mL,混合静注;痢菌净5mg/kg体重,首次剂量增加0.25倍,拌料饲喂,第 1天给药2次,以后1次/d,连用4d;或用 0.5%痢菌净 50~100mL,后海穴注射,疗效良好。
2)中医疗法。柴胡60g、黄芪60g、甘草40g、党参80g、半夏40g、生姜60g、大枣10枚、白头翁60g、黄连 30g、茯苓 60g、炒白术 40g、槟榔 60g、连翘60g,水煎,候温1次灌服,1剂/d,连用3d。
1)一般情况下,引起乳牛腹泻的原因有细菌或病毒感染、劣质饲料中毒、饲料中微生素及微量元素不足、营养不均衡等,在不确定腹泻原因的情况下,应在最初出现腹泻症状时,将病牛和健康牛分开饲养,以防相互传染。治疗时要综合分析、中西医结合,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乳牛腹泻病主要是由饲养不当引起的,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实行科学养殖,保证乳牛营养均衡,禁止饲喂劣质饲料。
3)在乳牛腹泻病的诊治中,要善查细诊、审清病因、就其缓急、治其标本;在用药上要将止泻与强心益胃、补脾健胃、利水燥湿、除寒清热、解热和中等措施相结合,才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2011-05-30
(责任编辑:
郭会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