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护理博士教育之思考

2011-12-09 14:08张银玲曹宝花雷鹤柳琴徐巧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导师博士研究生

张银玲,曹宝花,雷鹤,柳琴,徐巧玲

0 引言

自1984年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以来,高等护理教育迅速发展,迄今为止,已经初步形成了大学专科、本科、硕士3个层次的护理教育体系,但护理博士教育相对短缺,具有博士学位的高级护理人才资源不足[1]。博士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高等学位教育的最高层次,其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潜力的基本标志,虽然我国护理博士教育刚刚起步,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已经初露端倪。因此,探索护理博士教育领域特点,建立完善、专业特色鲜明的护理博士教育学科体系,建立能激励创新和自由探索的培养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1 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不同,导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生导师同时承担着教育者、管理者和研究者等多种角色,所以,为保证护理博士的教育质量,必须严格做好导师队伍的遴选与培训工作。

1.1 严格导师遴选标准坚持“优中选优,公正合理”的原则。核心条件应包括:具有博士学位;正高级职称;能用1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和写作;学术水平在护理领域居国内前沿或领先地位;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科研课题,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有比较稳定而成熟的研究方向;取得硕士导师资格,并作为指导老师培养过1届以上硕士研究生;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外期刊发表SCI(EI、SSCI)全文论著2~3篇。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我国的护理博士教育刚刚起步,可采用与护理专业发展方向比较密切的学科联合培养的方法,或聘请国外护理博士导师。

1.2 加强导师培训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尤其要重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导师队伍建设,使导师能自觉将先进的护理教育理念、社会对护理新的需求、护理前沿科技动态和新技术应用到博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之中。具体培训方法灵活多样,例如,学校可每年对导师进行1次集中培训;或通过参加全国继续教育培训班的形式对导师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其独立指导博士研究生的能力。

1.3 实行聘任制定期对导师进行考评,实行聘任制,打破终身制。主要考评内容:科研道德,科研工作(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等),学术成果(招收博士研究生数量、为博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发表研究性论著等)。同时,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激励导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科研水平。

2 招生与培养

博士研究生招生不仅是教育的首要环节,也是选拔人才的关键步骤,良好的生源是护理博士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目前,从护理教育的性质和社会需求程度看,护理博士教育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然而,存在的潜在问题是我国目前博士教育资源短缺,如果护理博士招生速度远远超过教学资源增长速度的话,必然会影响研究生质量。所以,为保证质量,护理博士应适度扩展规模,同时,严格把好招生与培养关。

目前,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招生的条件一般为[2]:政治素质合格,已取得硕士学位,原单位同意报考,2名或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推荐,笔试和面试合格。入学笔试成绩非常关键,这种过分注重卷面考试成绩的做法,常使一些综合条件好的学生因几分之差而失去深造的机会。因此,在护理博士招生方面应进行大胆的改革尝试。

2.1 把好入学关目前,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除英语是全国出题外,专业和专业基础课均由各校自主命题,且有指定的教材,容易导致部分学生死记硬背,或参加各种培训班突击死啃指定的教材,考完即忘完。所以,是否达到入学标准不能只凭1次分数决定,应综合考察学生入学前的整体水平。护理博士招生除严格现有条件外,还应借鉴国外经验[3],对报名者的专业志向、能力及品德等方面进行系统、严格的审查,要求博士研究生报名时提交其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价报告、近3年发表的代表科研能力的论著、能反映本人专业成就和成果的记录等。

2.2 引入“淘汰制”我国现行“宽出”式的培养机制缺乏竞争活力,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攀登学术高峰的激情,影响了教育质量。所以,护理博士教育应在培养机制上进行改革,大胆引入“淘汰制”,以激发研究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主动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提高其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特别强调,培养过程中要端正学术风气,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以提高护理博士培养的整体水平和学术研究的质理[4]。

2.3 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组织相关专业的教授3~5名组成护理博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实施导师个人负责制的同时,加强指导委员会集体指导的力度,让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知识结构、研究方向的导师共同指导护理博士研究生,增进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宽其思维。如护理博士研究生选题时,由导师、指导委员会和博士研究生本人共同商定选题方向,其程序为博士研究生准备选题报告→指导委员会听取报告→结果评价,获得通过后方可开始研究。

3 课程设置与体系

目前,由于我国护理博士教育刚刚起步,尚缺乏特色鲜明、自成体系的护理博士教育课程设置,而课程设置是护理博士研究生教学的奠基性工作,它不仅关系到学生所学知识能否满足今后发展的需要,也关系到能否成功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根据现阶段护理教育的特点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护理博士教育的课程重点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保证教育质量、适应时代和社会要求为导向,加强护理专业的现代科学训练,培养具有发展护理理论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护理专家[5]。

3.1 结合国情开设课程结合我国国情开设现阶段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课程,以明确承担起国家的保健任务,如慢性疾病对人类的影响及护理、弱势人群健康、公共卫生政策等,逐步形成有护理专业特色的我国护理博士教育课程体系。

3.2 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课程各院校应在充分发挥和挖掘自身资源和师资潜力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国际上先进的、已经比较成熟的护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引进国外先进的师资和教材,如护理理论、高级护理实践、高级统计学、护理研究方法、高级医院管理学等。

3.3 实施交叉选课制度克服各校所设护理专业课程有限、范围过窄、导致研究生视野不宽、科研能力受抑制的缺陷,实施跨学科、交叉选课制度[6]。在坚持共同教育水准的前提下,通过国家间、校际间和不同学科间的合作,更好地利用不同区域专家的丰富经验,做到资源共享。如护理博士可选修心理、教育、管理等学科的课程,培养复合型护理人才。

4 学位类型与研究领域

护理博士的研究范畴应以满足护理理论和实践发展为导向,积极拓宽研究领域,丰富研究内容,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完善和促进护理学科的整体发展、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改变现今社会对护理专业的偏见。

4.1 研究领域瞻望未来,护理博士的研究领域应集中在教育、临床实践和管理3大领域,研究内容应满足国家和人群的保健需求,如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护理文化建设、家庭和公共卫生健康、卫生系统与政策等。

4.2 学位类型与研究领域拓宽相对应,护理博士学位类型也应打破现有的框架,设置护理科学博士学位和护理专业博士学位,前者主要以培养从事护理理论或应用护理理论的人才为目标,侧重于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理论水平、提高实验研究能力;后者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侧重于提升从事某一特定护理职业的实际工作能力,如护理麻醉专业博士学位、公共卫生专业博士学位等,促进护理博士教育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护理博士教育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储备及评估体系等都尚待完善,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任重而道远,只有拓宽视野,开阔思路,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才能为护理专业输送一批批既有国际视野,又熟悉国情,能够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高级护理人才,以提高护理实践的科学水平,使所有的护理服务对象均得到高水平的科学的护理服务。

[1]苗德军.新时期军队护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21(5):517-518.

[2]袁长蓉,陈国良,王志红.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12):2080-2083.

[3]潘秋艳,蒋鹤生.美国护理博士教育现状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05,2(2):61-62.

[4]惠让松.研究生的学术道德——他律与自律[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3):331-333.

[5]刘贤华,白晓生,崔佳,等.研究生临床带教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12):1310-1312,1315.

[6]杨海燕.美国研究生阶段交叉学科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8:40-44.

猜你喜欢
导师博士研究生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森博士作战室
V eraW an g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平博士密码
博士蚊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