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明 师
(华中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新制度下的新模范:1950年英模群体的特征及其时代意义
张 明 师
(华中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国家政权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全国战斗英雄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模会议,评选出了新中国第一代英雄和劳模。这一英模群体堪称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第一代英模。工人、农民和军人中的杰出代表——英模群体,开始变成新中国革命叙事的主角,他们开始成为新中国革命话语体系的“启蒙者”和“布道者”,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民间代言人。第一代英模形象不仅彰显着新中国对“劳动价值”和爱国主义的肯定,而且在新中国的国家建构过程中还具有了泛政治化的效果,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一个重要的符号象征。
1950年;英模人物;群体特征;时代意义
英模表彰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独有的一种制度,它彰显的是对英雄奉献精神和对劳动者“劳动价值”的肯定。中国英模现象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期就已经出现。1933年8月,中央苏区为了促进生产,开展劳动竞赛,提出了以比数量、质量、成本等为内容的竞赛目标,并决定按时评比、表彰先进和评选模范。40年代中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又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运动。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艰巨任务,党和政府在运用战争年代的工作经验组织社会生产的过程中,逐步把英模评选工作制度化和常规化,不断树立典型人物,授予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以激励其个人和社会生产。如今英模群体已经成为中国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其历史之长、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影响之深,可谓中外少有、独一无二。齐燕庆[1]、王永玺[2]等学者对中国英模群体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与作用多有论述,夏春玉[3]介绍了我国劳模制度改革的情况,刘艳萍[4]、王明生[5]等对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进行了着重分析。但学界对新中国建立后各个具体历史时期的英模群体进行专门的观照和研究的成果却尚不多见。对新中国建立后各个历史时期的英模群体进行具体分析和探讨,不仅可以进一步廓清英模群体产生发展的过程,更能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对英模群体的时代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并通过解读其时代特征,对历久弥新的英模精神进行解读,从而为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历史的借鉴。
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评选产生了464名劳动模范和350名战斗英雄,他们成为新中国第一批英模人物,堪称是新制度下的新模范。本文就尝试以1950年代的英模群体为研究对象,参照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国内环境,总结这一时期英模群体的群体特征,进而分析其时代意义和对我们当前的启示。
1950年英模群体的产生,既是对新中国建立前革命斗争中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一次总结和检阅,同时也是因应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政治经济形势,合理运用战争年代的工作经验来组织社会生产的一种考量。
(一)新中国成立:无产阶级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国家政权和经济基础的重建。但在1950年,我国的解放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还正在开端。这时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一方面,要在国内消灭残匪,解放包括台湾、西藏在内的全部国土,并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军,反对侵略,保卫和平;另一方面,还要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把落后的农业的中国,建设成具有高度生产能力的工业化的国家。在这样艰巨的任务之下,新中国人民不但不能丝毫放松自己的职责,恰恰相反,他们还承担起了更加艰巨的战斗和生产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英雄模范想出种种办法来推动和改进重建工作,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因此,表彰和宣传英模人物,并把劳模运动进一步推广起来,使之更加普遍,成为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的运动,就成为推动重建工作的重要途径。
(二)社会主义信仰:新的社会制度和新的身份地位
社会主义使广大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政权建构中,社会主义理想和信仰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工具,成为重中之重。广大人民群众从革命斗争和新中国的实际生活中也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验到社会主义制度所带来的巨大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力量和利益。人们普遍自然地迸发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情和欢迎,以及对社会主义信仰的接受和接纳。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一方面认识到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烈欢迎,另一方面又需要就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制度和具体环节上的设计。社会主义制度的主体是广大劳动人民,广大劳动人民也就成为最主要的社会主义信仰者。作为广大劳动人民中的优秀代表的英模人物,理所当然地就要成为社会主义信念的主要代言人。
(三)严峻的国际形势:保家卫国的现实使命
从国际形势来看,这时美国正在发动对中国友邦朝鲜的侵略战争,美国飞机已经侵入我国东北国境,扫射我国无辜的和平居民。同时美军还阻扰新中国对台湾的解放战争。因此,摆在新中国面前的任务,就是必须建设一支十分强大的、足以击退任何侵略者进攻的现代化的国防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卫已经获得的胜利果实,才能保卫正在进行的和平建设。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军,就要创造充分的物质条件和政治工作条件。物质条件主要由国家的计划生产和全体人民的大力支援作保证,而政治工作条件则需要军事工作人员去创造。在新中国的军队中,产生过许多坚强英勇、临难不苟、赤胆忠心,自始至终为人民服务、为革命牺牲的英雄人物。他们创造了许多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新的社会主义政权“要很好地把这些事迹加以总结和发扬,用这些具体生动的事迹,在部队中进一步地、更加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在这个基础之上,广泛地展开立功运动,使全体战斗人员的素质更加提高,使部队的建设迅速发展”[6]。这是新中国建军过程中一个十分重大、必须执行的任务。
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于1950年9月25日下午在北京联合举行开幕典礼,这是新中国第一次英模会议。英模风潮从此席卷神州大地,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参加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会议的劳动模范代表共464人,其中工业模范代表208人,农业模范代表198人,部队劳动模范代表58人。其中共有女劳动模范代表49人,占总数1/4强。以民族来说,包括汉、满、蒙、回、藏、朝鲜、哈萨克、维吾尔、摩些等族。以地区来说,西康、海南岛外,各省都有代表,还有香港护产模范代表参加。在工业代表中,各个产业部门均有相当数量的代表,国营企业占87%,私营企业占13%。按成分说,工人占54%,管理人员占16%,工程技术人员占26%,工会工作者占4%。在农业代表中,农业(包括畜牧)占53%,林业占28%,水利占19%;其中农民占80%,技术人员占19%,其他占1%[7]。
以地区来看,1950年的英模群体身上延续了新中国建立前中国的经济结构特征和经济地域特征。从工农业劳模比例来看,两者大致持平,但农业劳模比工业劳模略多一些。这与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农业国的社会状况是十分符合的;从经济地域来看,新中国建立前中国东北区、华东区、西南区的近代工业就比较发达,其中东北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华东区是清末以来中国的工业和商业的精华地,西南区则由于抗战时期沿海沿江工业内迁,造成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快速发展。这三个区的工业模范数量都多于农业模范数量。而西北区、中南区、华北区在新中国建立前就是传统的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社会,在新中国建立前的岁月中,其近代工业鲜有发展或发展得并不充分,故这三个区的农业模范数量多于工业模范数量。如果在华北区内部的各个省份进行比较的话,上述的结论会得到更明晰的显现。华北区内部的北京和天津在新中国建立前是这一地区最为发达的地方,其工业劳模也以压倒性的优势超过农业劳模,而其他地区则多以农业劳模为多。这充分说明新中国建立前中国的经济结构特征和经济地域特征在1950年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劳模代表身上得到延续。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历史还是保持了其延贯性(见表1)。
与全国工农兵劳模会议同时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会议的会议代表有着不同的特征。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的350名正式代表是人民解放军(代表307人)和人民武装(代表43人)中的优秀人物。据会议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统计,在人民解放军部队307名的英雄模范代表中,中国共产党党员301人,他们大部分都是在艰苦的武装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年青有为的干部。据统计,从18岁至25岁者有118人,从26岁至30岁者有125人。其中有战士6人,班级干部25人,排级干部73人,连级干部120人,营级干部57人,团级以上干部26人。这些英雄和模范的代表,在伟大祖国的独立解放战争中创立了光辉的功绩,他们中参加作战在51次至60次者22人,作战60次至70次者11人,作战71次至80次者5人,作战81次至100者9人,作战101次至250次者21人,作战251次以上者9人。在上述作战中,立特等战功1次者64人,2次者13人。立特功5次、9次者各1人。立大功3次者11人,4次者8人,5次者9人,6次者16人,11次者1人。43名民兵英雄代表共作战1444次,建立了许多次配合正规军作战的功绩[9]。1950年的劳动模范大多是在获得劳模称号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而战斗英雄则几乎都是在获得荣誉称号之前就已经是中共党员。
表1:1950年工农兵劳模大会代表结构表[8]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面临全面转型的局面:一切消极的、愚昧的、落后的制度、观念、形态被逐渐从社会层面上清理出去,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为代表的积极的、科学的、进步的制度、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开始确立。新中国成立后,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斗争的同时,还集中精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了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批判,主要包括对电影《武训传》、俞平伯《红楼梦》研究、胡适唯心主义以及胡风文艺思想和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如果说“三大批判”是对旧中国意识形态的“破”,那么评选英雄模范则是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立”。在一“破”一“立”当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逐步被确立为新中国意识形态构建的主导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重构意识形态的主旋律。新中国的第一代英模群体,也就成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重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革命的主色调:极具革命激情的英模群体
在新中国建立前的革命叙事当中,“‘革命’话语具有先在的合法性,其实施者自然也就具有了先在的定位——‘布道者’、‘启蒙者’。他们可能是青年学生、社团领袖,也可能是战役的指挥或统帅”[10]。对青年学生、老师、社团领袖或者军事将领的宣传和赞美,就成为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时间区间内,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从事各种各样革命斗争的叙事主体。但是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局面开始有所转变。之前的革命对象和革命方式开始发生转变,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工人和农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这样,新中国革命叙事的主体,开始从学生、教师、社团领袖或军事将领,转变为普通劳动者和军人。而工人、农民和军人中的杰出代表——英模群体,就变成了这一时期革命叙事的主角,他们开始成为新中国革命话语体系的“启蒙者”和“布道者”,甚至成为革命实践的立法者。
在劳模群体中,工人占44.8%,农民占42.7%,构成了这一时期劳模群体的主体。新劳动者和新的英雄军人成为新中国革命事业的一个代表,甚至被构建成新中国政权合法性的一个基础。李济深在全国工农兵劳模会议开幕时讲到:“在过去的社会里,劳动不被人重视。几千年来,反动统治阶级一直歪曲了对劳动的观点,认为劳动是下贱的。今天新社会就大大不然了,我们学习社会发展史,彻底了解了世界是劳动创造的,人类的历史首先就是劳动生产者的历史,劳动者就是文明的创造者,没有别的再比劳动光荣的了。我们应该给予劳动者以应得的重视与尊敬。”[11]由此,第一代英模群体也成为新中国革命话语体系在民间的代言人、宣传者和执行者。陈云作为副总理在开幕词中指出:“人民的英雄是从人民中产生出来的,只有和广大群众一起,虚心向群众学习,集中他们的经验和智慧,然后才能领导他们,推动他们前进,真正发挥毛主席所说的‘桥梁,骨干与带头作用’。……任何劳动模范成功的原因,不但因为他有国家主人翁的新的劳动态度,而且因为他能够接受技术知识,使技术知识与劳动经验相结合,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过去的劳动成果的取得和今后劳动成效的提高,也是不可能的。”[12]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英模群体,他们是革命时代的英雄儿女,从革命中来,并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的革命事业中将“革命话语和理想”继续传承下去。
(二)时代精神:从感恩到爱国的转变
新中国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使得爱国主义从可能变成现实。相比于旧中国多少带有些空想色彩的爱国主张,新中国的爱国主义具有更多的现实性。依靠媒体报道,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英模人物很快把新中国建立初期翻身得解放的感恩精神转变为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广大劳动人民都以生产资料主人的身份参与劳动,以平等的权利取得应有的报酬,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最为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经济上的主人翁地位,给新中国的爱国主义提供了全新的物质基础和话语空间。人们很容易地就把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具化为现实生活的行动,爱岗敬业、劳动竞赛,广大工农群众纷纷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增产节约运动。
以老解放区劳模李顺达为例,来说明这一时期英模人物从感恩到爱国的心理变化。李顺达是一个逃荒要饭的农家孩子,1938年的时候还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租种着一些‘狼不吃’荒地,好年景打十来石粮食,出了大斗九石租后,到冬春也就没有吃喝了”[13]。这时的李顺达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旧社会劳动人民的一分子,但是自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来到太行山区,并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政府,颁布了“五一”减租法令之后,以李顺达为代表的劳动人民得到了一次翻身的机遇。在与地主的斗争过程中,李分别在1943年、1944年、1946年和1948年在平顺县、太行边区的群英会上受到党和边区政府的表扬和奖励。这使李顺达对共产党政府充满了感激之情,他逐步有了模范意识,他说:“自己是个党员干部,又是模范,咱不首先响应党的号召,执行党的政策,做出榜样,群众就会摸不着底。”[14]新中国诞生以后,李顺达参加了国庆典礼,1950年被评选为全国劳模,他亲身感受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亲身体验到了翻身的喜悦。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很快使这种感恩的喜悦有了实实在在的用武之地。努力参与国家建设,尤其是农业建设,在李顺达看来就是对党的最好报恩。爱国丰产运动就是李顺达感恩思想最主要的一个释放口径,李顺达领导全村互助组进行了时事座谈,订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冬季生产计划,并向全县和全省农民提议展开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行龙在研究李顺达的个人生活史时指出,新中国建立后李顺达个体和他的村庄都被国家化了。但是在这个国家化当中,“李顺达及其领导的西沟村,并非出于完全的被动状态,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和调适性”[15]。李顺达的个人生活史其实也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第一代英模人物个人生活史的一个写照,第一代英模人物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巨变中,都在跟随着国家政权的建构,不断地调整和适应。从感恩到爱国的转变,就是这种转变的一种反映。
第一代英模不仅彰显着新中国对“劳动价值”和爱国主义的肯定,而且在新中国的国家建构过程中,英模形象还具有了泛政治化的效果,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一个重要的象征符号。尤其是抗美援朝过程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和英勇事迹,如邱少云、黄继光、罗盛教等,在中朝两国之间广为流传,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教材。郭沫若对抗美援朝的英雄有着高度评价,并指出他们已经成为新的模范人物:“同志们,同时请你们放心,我们全体同胞都要以你们为模范,以同样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结合,共同将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努力支援前线,努力做好自己岗位上的一切工作,坚决镇压反革命,紧密地加强国内的团结和国际的团结,把我们的国家迅速建设成像苏联一样坚强的和平堡垒。”[16]抗美援朝英雄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伟大思想又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进一步促进着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开展,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当中。
以劳模为代表的劳动竞赛运动,极大推动了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力支持了新中国的抗美援朝的革命斗争。劳动竞赛体现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共产党人“后进赶先进,先进带后进”的劳动理念[17],与优胜劣汰的“竞争”话语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劳动者和技术的肯定,进一步提升了劳模在新中国国家话语中的重要地位。劳模群体作为重要的国家符号,其重要性愈加凸显出来。1950年代的劳模群体作为新制度下的新模范,他们身上的光环一直持续到今天,历久弥新。他们的精神意志和劳动成就是新中国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也是当今我们应当着重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1]齐燕庆.中国劳模现象的历史及其沿革[J].理论前沿,1996(9).
[2]王永玺,张晓明.简述中国劳模的历史发展[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0(3).
[3]夏春玉.试论我国的劳模制度改革[J].劳动理论与实践,1996(3).
[4]刘艳萍,杨延虎.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及其启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5]王明生,董颖鑫.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的政治分析[J].学海,2010(5).
[6]朱德副主席讲词[N].人民日报,1950-09-26(1).
[7]李立三.关于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总结报告[J].江西政报,1951(1).
[8]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全体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名单[N].人民日报,1950-09-28(1).
[9]人民军队中的优秀人物[N].人民日报,1950-09-25(1).
[10]段建军,尹小玲.红色叙事中革命话语的权力内涵[J].江汉论坛,2006(4).
[11]李济深副主席讲词[N].人民日报,1950-09-26(1).
[12]陈云副总理致开幕词[N].人民日报,1950-09-26(1).
[13]太岳新华书店.新富贵图:李顺达翻身发家故事[M].太岳:新华书店,1946:1-2.
[14]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秘书处.领导全村由穷苦变富裕的李顺达[M].北京: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秘书处,1950:8.
[15]行龙.在村庄与国家之间——劳动模范李顺达的个人生活史[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16]郭沫若.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N].人民日报,1951-05-03(1).
[17]夏春玉.试论中国的劳模制度改革[J].劳动理论与实践,1996(3).
[责任编辑孙景峰]
TheNewModelWorkersUndertheNewSystem:ThePopulationCharacteristicsoftheHeroesin1950andItsSignificance
ZHANG Ming-shi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n order to state power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eld a national war heroes and national workers- peasants-soldiers model workers meeting, voted for hundreds of heroes and model workers. The heroes of the new socialist system can be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heroes system. Workers, peasants and soldiers of th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 hero groups, began to become a new narrative of the protagonist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They began to become the new Chinese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of the “Enlightenment” and the “preacher”,and began to carry out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f new China the cause of civil spokesmen.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heroes reveals the new China of the “labor value” and the affirmation of patriotism.And in the new country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hero image also has a politicised effect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national ideology.
1950;the heroes;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significance of the Times
K27
A
1000-2359(2011)01-0231-05
张明师(1976—),男,河南永城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201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