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虹,孙 智,周 游
(云南中医学院图书馆,云南昆明 650500)
当今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缺乏已引起社会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我国高等教育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相应技能的培训,忽视人文精神培育的现象比较普遍,高校在扩大办学规模、注重训练职业技能的同时,忽略学生“情商”的发展,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割裂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学生人文素养缺乏,整体素质下降的现状不容乐观。中医学是具有很强人文特征的学科,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中医大学生理应在中国传统文化素质的修养上较其它专业的学生更强。中医药院校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将直接决定学生的医德情操和中医思维方式。然而,当今中医药院校对人才培养的方案中并未显示出其重要性,实际的教育效果不理想,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叶革会[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柳鸣[2]等对本校大学生进行人文社科素质教育的调查,结果均显示满意度不高,教师们努力地为改变现状而呼吁。近期我们又对云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59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结果大致相近,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反映出教育的缺失,令人堪忧。在中医人才培养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愈加突出。本文意在对出现此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在中医药高等教育中思考和构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构想。
中医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以国学的多学科知识为其产生和发展背景,体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方克立[3]诠释孙思邈的“大医”,即医道之大成者,必须具备的五个方面的常识素养:一是要熟悉《素问》、《甲乙》、《黄帝针经》、《神农本草》等中医药经典,以及张仲景、王叔和等历代名医的诸部经方;二是要熟读“此方”即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三是要灵活理解和运用阴阳家、易家的诸家相法和筮法;四是要广泛涉猎五经、三史、诸子、老庄、佛经等各种传世文化典籍;五是要有天文、地理、历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中医大学生首先应当成为“文化人”,然后才可能成为治病救人的“良医”。但如今现实与期望相距甚远,在中医药高校中,不少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现实彼彼显现:文字书写字体差、错别字多、标点不规范,语法逻辑混乱,语言表述中显现的知识肤浅、语词匮乏及条理不清等,这些都是缺乏“文化”基础的表现。两校问卷调查中发现,594名学生中有383人在“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对学习中医学”项中选择“比较欠缺”和“非常欠缺”的占64.4%;173人在“专业课老师在授课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情况”选项是“很少”或“从来没有”的占29%;在“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需求”选项中,选择“非常需要”的89人,占14.8%,选择“还想深入了解“的291人,占48.9%;选择“需要但不知道怎么学、学习哪些”的有206人,34.6%;在对409名老生问卷中,“进入大学后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知识的了解”项,27人选择“增加很多”,占6.6%,270人选择“有所增加”,占45.4%,112人”几乎没有增加”,占18.8%。这样的现实反映出中医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弱化,中医药失去了传统文化母体的滋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中医一知半解,西医似懂非懂,何能担当起对祖国医学文化的继承与传扬。反观我们的学校教育,笔者认为有以下主要原因:
结合中医药院校的课程的设置,可以发现,除《大学语文》之外,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以《医古文》 《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为主干,少数学校随师资的情况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医方法论》等任意选修课。《自然辩证法》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少有见到,可见多学科知识的传统文化素质教育没有列入人才培养的方案之中,各校开课的随意性强、系统性差、未成体系,课程模块最终的考核目标不明确,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造成中医药高等教育中传统人文课程普遍开设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专业课负担本身较重,可调控的时间少;素质教育课程属于“隐性知识”或“软知识”,比起专业课程的“显性知识”、“硬知识”不容易测量和检验,更不在考硕考博的“卷面”当中;师资力量的匮乏难以全面担起重任。
在中医专业课进入之前没有深厚的古代多学科文化作基垫,学生唐突地开始中医课程的学习,晦涩难懂的医哲术语与西医直观明了形成的鲜明对比,方法论上巨大的区别使西医的认知方式迅速占据优势,这种教育模式使得高等中医教育正在丧失中医特色,使中医药大学生对本专业缺乏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是当今中医教育面临的严重问题。1998年10月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全国 (国际)传统医学、传统生命科学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就普遍认为,检讨当代中医的历史发展,最大的失误就是在“中医现代化的”的口号下,用现代西方科学、医学来规范中医,造成中医科学化、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精神的两难境地,使中医偏离自身发展的轨道,日益失去其文化内涵。
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未纳入中医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教材的建设自然滞后,没有相关的统编或规划教材,开有此类选修课的院校也大多使用的是自编教材或讲义,讲授的内容也随教师的个人专长和喜好而定,没有专门的学术机构对内容进行甄选,随意性较大。通过调查还发现,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渗透和灌输传统文化的比例不高,尤其是青年教师,以单纯地知识讲解“授业”为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领悟中医学与国学的渊源关系的意识不强,能力有限,即作为教师“传道”的底蕴不足。
基于以上分析,全方位多角度培养中医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首先应将“具有专业所需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作为要求,列入专业培养目标当中,围绕目标构建具有完整性、联系性、可行性、科学性的教育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深邃而广搏,是由儒道释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其核心是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贵和持中的中和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人轻神的人本精神,知行合一的实用精神,重德尚义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有容乃大的开放精神。[4]。传统文化素养对中医大学生的影响,一方面是精神道德情操的纯化;另一方面对专业学习好比机之翼、船之浆,不可或缺。因为中医学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不仅具备自然科学属性,还具有鲜明的人文属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源头活水。中医学的思维模式、理论框架、主导观念受到了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哲学的教学内容应当作为学生专业课学习之始的先导课,应选择开设譬如“中国文化简史”、“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传统哲学概论”、“中医方法论”、“自然辩证法”、“中西科技比较”等课程。其次,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中医学是中国古代多学科孕育的产物,包含了古人对天文、地理、历算、物侯、军事、社会、宗教、哲学的综合思考,应当组织学术专家筛选出对中医药具有重要透射作用以及中医药大学生必需具备的知识内容,编成教材或教参,充实到第一和第二课堂。如儒道佛三教、医易源流、名家经典导读等内容。另外,《大学语文》课是传授中国传统文化最直接和重要的途径,几千年的文明造就了中医学,中医的表达和传承是依托文学的手笔记载,其中不乏诗经诗赋韵文,如《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等等。中医药院校的大学语文课应突出鲜明的特色和个性,与医古文教学有机衔接,在汇选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的同时,特别将文学作品中的医林人物故事、汉字中孕藏的医道哲理、诗词中隐现的医药文化资源,如疾病、中药、养生等内容挖掘出来,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极大地提高进一步学习中医的兴趣。教材可以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统编,也可区域院校间进行协编,在现有的课时上增加学时,使大学语文担当起通识与专识的重任。
在高校中教师是传播知识的主体,也是学生文化素质的影响者。各中医药院校中青年教师比例较大,但作为中医药文化学科方向的专任教师比例却很少,学科范围属于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领域,需要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和长期的学识积淀,胜任此类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高校应有针对性地选拔和培养文史医学交叉边缘学科的师资力量。近几年国内多所中医药高校成立了中医药文化研究机构,应当发挥出学术团体在师资培养中的作用,行业各学会组织加大力度开设传统文化类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讲授中医药专业课的教师自身要强化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影响学生不能只把中医药专业知识当作技能学科来学习,只有使之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和认同,才能深悟中医药学科知识的内涵,加深对中医学的理解和热爱。在当今务实浮躁的社会风气下,青年教师要耐得住学术寂寞,以弘扬和传承中医药文化为己任,不断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内涵,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增强表达艺术,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
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作积淀学习中医药,就如同无源之水,终将干涸。但文化素质不可能朝学夕成,学生的“内化”很重要,素质教育既需要课堂灌输,也需要环境熏陶;既需要理论学习,也需要社会实践;既要校内教育,更要向社会学习。
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坚定信念,涵养德性,开阔胸襟、启发智慧、提高情趣、健康身心。采用耳濡目染的方式,在校园中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是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如校园的景观、建筑全部以中医药文化元素命名;校园的绿化植物尽可能地栽种药用植物;经常举办一些古代文物、书法、绘画、建筑、园林等的图片展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等。
(1)图书馆利用资源优势,遴选编写中医药大学生必读传统文化书目,开展专题读书活动;“读名著,品中医”,如:在读过《红楼梦》之后找出其中的中药方剂和药名,并分析处方用药时的人文意境;“在唐诗中学习中医药知识”等等。通过品读文学作品,从中发现不少中医学家擅长文学,不少文学家又兼通医学,充分感受到了中医药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密不可分,“医艺同源”,彰显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2)建设特色数据库,如“中医文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专家讲坛视频库”、“中医药文化景点导游库”、“馆藏中医文化书目提要数据库”等,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料库。(3)充分利用图书馆多媒体电子资源和网络进行教育,在图书馆网站上建设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自主学习平台,将相关的教材、教学课件、“视频库”、习题库、学生习作、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素材整合其中,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外学习,并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按学习时数记入学分。(4)通过图书馆宣传栏、馆办刊物、讲座、学术报告、读者报告会、展览会、演示会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新书推荐、新书通报、专题介绍、好书点评等,拓展学生多学科的知识面,使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举办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月、文化周活动;在传统节日结合民风习俗中组织卫生健康知识活动,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的养生保健知识、当令适宜采摘的中草药认知活动,紧紧围绕节日主题,体现民族风俗和民族心理,挖掘传统文化节日的文化内涵。文化社团组织古诗文朗诵、书法比赛活动;邀请专家教授开设文化讲座和论坛,传习传统技艺等,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活动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参观博物馆、文物馆、古代文化遗址等,感受出土文物的原始气息,触摸古建筑风化了的岁月沧桑,让传统文化教学带来“通古今之变”的深厚底蕴。
对中医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素质教育是系统工程,渗透在课堂内外,校园内外,书本内外,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教改工程加以指导,学校以人才培养方案规划建设课程体系,教师在课内课外对学生熏陶,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人才。
[1]叶革会.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调查分析 [J].北京中医药.2008,27(7):574-575.
[2]柳鸣.我校大学生人文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调查与研究 [J].思想政治教育.1999,(4):25.
[3]程雅君.中国哲学史[M].成都:巴蜀书社,2009:10.
[4]沈晴.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J].教育探索.2008,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