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药的特殊性及合理性探析

2011-12-08 10:12:15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肝脏用药老年人

朱 靖

(榆林市第二医院,陕西榆林719000)

老年人用药的特殊性及合理性探析

朱 靖

(榆林市第二医院,陕西榆林719000)

目的探讨老年人就医用药的特殊性以及对老年人合理的用药。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老年人这一特定人群就医用药的特殊性。结果为老年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意见。结论重视老年人的用药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在临床实践中落实老年人的合理用药。

老年人;药物使用;特殊性;合理性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寿命也在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目前,全国老年人口已达1.3亿,21世纪中期可达4亿左右,占总人口比例可能达到25%[1],由于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他们已成为药品市场主导消费人群,据专业部门统计其消费的处方药品占23%~40%,非处方药品占40%~50%,而我国老年人的医药费用占医院总医药费用的23%,老年人的病床占有率占病床总使用率的33%[2],因此老年人疾病的药物治疗学研究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

1 老年人用药的特殊性

老年人因为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肌体对于药物的吸收、转化、代谢等能力逐渐下降,对药物处置能力也相对降低。

1.1 吸收

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心输出量减少,胃肠动脉硬化,胃肠道血流量减少,有效吸收面积减少,以上胃肠道功能指标的变化对一些主动转运方式吸收的药物有影响。(比如VC、VB、钙、铁、半乳糖等),使它们的吸收减少,老年人胃肠道肌肉纤维萎缩,张力降低、排空延缓,药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刺激性就加重,所以,服用相同剂量的药物,老年人比年轻人血药浓度低。此外,对于偏碱性药物,由于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游离型药物减少,从而减少吸收。

1.2 分布

老年人群的脂肪与体重的比例较其他人群大,促使一些脂溶性药物再分布增加,药物更易由脑组织进入脂肪组织,血浆容量,细胞外液及血浆蛋白减少,使有些药物(比如华法林、保泰松等)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血液中游离型药物浓度就增加,游离型药物具有药理活性,所以老年人用药时防止因为药物浓度过高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1.3 代谢

代谢也称为药物的生物转化,肝脏是主要的代谢器官,有资料报道[3],随着人的年龄增长,人的肝脏也随之发生一系列改变,老年人肝脏质量为年轻人的2/3,肝血流量是年轻人的40%~50%,老年人肝脏的代谢分解和解毒能力明显降低,从而使药物代谢减慢,很多药物会经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酶系统氧化,水解或还原,对肝的毒性增加,致使药物对老年人的副作用增高,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酶的合成减少,酶的活性下降,使一些药物如四环素、氨基比林等在血液及组织中浓度增加,半衰期延长,通过肝脏转化成水溶性化合物,后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其转化速度减慢,因此排泄减慢,在体内蓄积时间延长,因此,老年人服用经肝脏代谢的药物时,要注意调整用量。

1.4 排泄

排泄是指吸收进入体内的药物以及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肾脏是排泄的主要器官,老年人肾单位仅为年轻人的一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分泌功能减退,肾血溶量降低,肾脏排泄药物半衰期延长,当老年人使用经肾排泄的药物时,容易蓄积中毒,比如氨苄青霉素、甲氰咪呱等,使用时应慎重。

1.5 药物相互作用引发不良反应

人进入老年期后,由于体内代谢机制减弱,患病机率增加,身体经常处于多系统疾病并存状态,需要多种药物联合治疗,这样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的可能性也上升,据Jeffery等人在美国的一项研究,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从同时应用两种药物时的13%上升到应用7种时的82%[4]。

2 老年人合理用药建议

2.1 医生建议

2.1.1 对症下药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衰老,病情又复杂多样,所以一旦用药不当,不但没有治疗效果,有时还使病情加剧,甚至危险到生命安全,因此诊治老年人的疾病时,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合理选用药物,一定要从近期和远期疗效综合考虑,全衡利弊选择药物,特别是一些慢性病和长期用药的患者要充分考虑远期效果,做好老年病史记录。例如:老年人常患青光眼疾病,男性老年人常患前列腺肥大,若同时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有不少药物有抗胆碱作用,若不加注意,将引起尿潴留及青光眼恶化。

2.1.2 剂量个体化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因此应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酌情选择,对治疗指数小的药物最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达到剂量个体化,对老年人的病情应详细询问,认真诊断,针对病症给药,老年人用量一般规定为65岁以上减少成人剂量的10%,75岁以上减少20%,85岁以上减少30%[5],有些经肾排泄的药物也要按照肌酐清除率估算剂量,此外,根据老年人肝、肾代谢,排泄变化,调整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对治疗指数低的药物,最好根据血药浓度测定参数调整给药剂量。

2.1.3 重视药物相互作用,预防不良反应据美国一项资料报告,药物因相互作用产生的致死率是其他原因的一倍,药物相互作用分为药效学和药动学两大类,药动学可发生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阶段,其中代谢性相互作用发生的比例高,临床意义也最重要,而药效学相互作用事例也突出,例如,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合并冠心病,此类患者应用降糖药和心得安时,心得安能加重血糖降低,掩盖低血糖症状,使患者危险增加,因此,合并用药不宜超过5种,以防不良反庆发生率增加[6],尽量减少药物品种同时应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1.4 给药剂型慢性病患者应尽量用口服制剂(如片剂、胶囊剂或注液剂)老年人尽量不用缓释片,因释放慢,吸收量增加,易产生毒性,急性病者可选用注射用药(如静注、静滴、肌肉和皮下注射),但一般老年人尽量少用肌肉和皮下注射[7]。

2.2 患者建议

2.2.1 谨遵医嘱提高用药依从性,据Smith等统计,非住院患者对用药的依从性为50%~65%,而此比例在老年非住院患者中就占40%~75%[8],特别是一些文化程度低、独居、抑郁症和痴呆患者更应警惕,防止老年人误服,错服或过量服用,还有简单的用药要比复杂用药的依从性高很多。

2.2.2 合理使用保健品有些老年人原本身体各方面都正常,但为了延年益寿,经常服用保健药品,由于有些不法商业人士夸张炒作,虚假宣传,让一些老年人信以为真,现在市场上的保健药品多强调“补”,忽视了生理机能的调理,甚至有些不法商家加了激素和其他添加剂,老年患者长期服用往往适得其反,甚至引起药源性疾病,比如滋补很好的人参,虽大补元气,但用量不当,会有高血压,皮疹,失眠,流鼻血以至精神错乱等症状,应坚持不虚不补,缺啥补啥,才有益于老年人的健康。

2.3 社会建议

老年人是特殊的弱势群体,老年人用药应引起医护、药品的研究、生产、经营等单位的多方面的高度关注,近几年儿童用药品种,剂型等多方面的改进,启发我们多关心一下老年人,为老年人研制一些适合他们的药品,在品种、用量、用法、剂型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让老年人能更好的合理用药。

3 展望

药品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种类、数量十分有限,远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要求,因此必须在药物资源配置和使用方面精打细算,通过正确选用,合理使用,发挥药品的作用潜力,才能提高使用效益,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医药工作者应高度关心和重视老年人的健康工作,保证老年人这一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

[1]李增金,时秋宽,吕锡珠.老龄化社会的挑战——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J].中国健康教育,1999,15(2):5-6.

[2]吴佩芬.老年人用药的安全性分析[J].首都医药,2003,(20):29-30.

[3]韩润凤.老年人用药须知[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1998,(2):98-99.

[4]DELAFUENTE JC.Understanding and preventing drug interactions in elderly patients[J].Crit Rev Oncol Hematol,2003,48(2):133-143.

[5]缪竞智.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与合理用药[R].好医生继续医学教育中心.

[6]VOGEL F.Sequential therapy in the hospital management of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J].Am JMed,1995,99(6B):14S-19S.

[7]罗金,吕颐,张仲元.老年人应合理用药[J].首都医药,2005,(8):37.

[8]SMITH H,HANKINSM,HODSON A,et al.Measuring the adherence to medica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is there a gold standard?[J].Int.J.Cardiol,2010,145(1):122-125.

R969.3

A

1672-2639(2011)02-0060-02

2011-03-30;责任编辑 徐文梅]

猜你喜欢
肝脏用药老年人
七种行为伤肝脏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11-25 14:45:02
认识老年人跌倒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肝脏里的胆管癌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9:00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7:16
肝脏减负在于春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14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