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中国队失利原因探析

2011-12-08 05:13冯海成郑尚武潘佐坚
体育学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中国女篮女篮临场

冯海成,郑尚武,潘佐坚

(肇庆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第16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中国队失利原因探析

冯海成,郑尚武,潘佐坚

(肇庆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对第16届女篮世锦赛中国队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分析,认为其失利的原因是在赛场上内外结合不好、掩护质量低劣、体能低下、新老交替断档、教练员临场指挥应变乏术等。

竞赛与训练;第16届女篮世锦赛;中国女篮

第16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于2010年9月23日至10月3日在捷克举行,中国女篮小组赛3战皆负最终仅得第13名,创下自1983年进入世锦赛以来的最差记录。北京奥运会后短短的2年时间,中国女篮就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4名滑落到第13名,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女篮成绩下滑幅度如此之大?为此,笔者对中国女篮在第16届世锦赛的表现进行分析。

1 历史上中国女篮的特点

1.1 核心球员

宋晓波:技术全面、攻守平衡、能投善突、能里能外;邱晨:速度快,具有犀利的突破和稳定的得分能力;柳青:拼劲足、拼抢篮板球的能力与防守技术过硬、意志特别坚强,是女篮队伍中少见的大前锋(前称二中锋);郑海霞:具备统治内线的绝对实力;丛学娣:机智灵活、远投准确、突破得分与传球尺度把握准确且突破分球功底深厚,加上她足够的篮球智慧荣膺为那个时代中国女篮的核心后卫。

1.2 辉煌成绩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女篮之所以能取得让国人骄傲的好成绩,首先要归功于 1982年的全国(杭州)篮球训练工作会议。此次会议审时度势制订了“中国篮球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应以女篮为先、男篮跟进”的战略策略[1]。在这个务实的战略决策引领下,女子篮球备受社会关注,县、市级的基础训练体系庞大,包括各省市及部队体工大队的二线、三线队伍的训练格局优良,让中国女子篮球队伍有了充足的后备力量来支撑一线队伍的更替与发展。

中国女篮在1983年和1994年曾分别取得过世界第3名和第2名的好成绩。在1994年前,中国女篮从未落入世界第9名以后,长时间稳定留在世界前8名队伍内。

1.3 辉煌时期的特点

将昔日的中国女篮与如今的队伍相比较,业内人士感到:那时的女篮队员更有技术特征、拼劲、独特的技战术风格。全队整体均衡,包括了各位置间攻防力量的均衡和内外线协调平衡的攻与守。如宋晓波、丛学娣、邱晨等人,能突善投与防守严密的技术特征非常突出。她们控制球、支配球的能力强,中近距离的急停跳投稳定准确,起动速度快,能里能外,攻守技战术能力全面均衡。郑海霞作为我国女篮第一位登陆WNBA的中国球员,其身高和场上攻防能力均为那个时代世界女篮大赛中内线位置上具有绝对优势的球员。

以郑海霞为核心的中国女篮,辅以其她具备鲜明技术特色的优秀球员,建构起一支优势突出、内外均衡的世界级篮球团队。其鲜明的特点就在于:技术基础扎实、位置配备整齐、内外结合好、作风硬朗、应变能力强,在赛场上表现出的是全队较为过硬的整体优势。

2 第16届世锦赛中国队失利的主要原因

如今的中国女篮,核心球员是苗立杰,司职攻击型后卫,能投善突、组织能力不错,但个人失误较多;支柱型中锋陈楠是一个典型的左手内线,爆发力强且有较好的中投能力,篮板球和盖帽能力比较突出,但她在内线的挤、扛、抢(位)等篮下进攻对抗所需的能力稍差;而其他球员则表现平平。所以,参加第 16届女篮世锦赛的中国女篮因为能上场打球的人少而使全队战术应变极差,因此造成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遇强即崩溃(预赛 3场球),笔者通过研究中国女篮参加这次世锦赛的全部资料(包括实况录像)后,认为造成中国队失利的主要原因有如下方面:

1)内外结合差,使整体攻防能力低。

众所周知,内线球员与外线球员紧密、默契、流畅的配合,是篮球比赛过程中实施进攻重中之重的配合手段。综观本届女篮世锦赛获前3名的队伍,队员间的内外配合成功率非常高;反观中国女篮,队员在赛场上内外配合出现的各类失误层出不穷。就以中国与塞内加尔的比赛来看,中国女篮虽然获得了该场胜利,但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女篮在比赛中有高达26次的失误,比对手整整多了10次。

从比赛的临场表现看,中国女篮外线球员传向内线球员的球,多次被对方球员拦截或抢断。正是由于中国女篮内线球员要位拿球非常吃力,她们所希望以内线中锋为战术枢纽来牵动并发挥全队整体力量去实施的进攻因此受阻。实战中这类突然停顿或卡壳的内外进攻配合,往往会被对方实施围夹中锋的防守或对持球人的压迫性防守而使之产生失误,这些类似突然脱节的配合问题,几乎成为中国女篮在这届比赛(预赛)中进攻的“规律性”问题。

研究发现:目前的中国女篮球员在技术运用时,不能把握好身体接触所用力量的大小和时机,不能把身体接触时的主动用力与接球技术合理运用、有机结合,这也反映出中国球员在平时训练中,忽略技术运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练习的内容、手段、方式方法、负荷等都达不到实战要求,因而技术运用的对抗性不强。小组赛,中锋陈楠就因接传球不顺畅导致进攻受阻或投篮不进乃至直接失误,给对手造成了多次让我女篮队员无力回防的反击快攻战机。可见,现役女篮这种疲于奔命的攻防战术打法,不仅没有发挥以我为主的战术能动性,平时练就的整体攻防节律也被完全打乱,全队投篮命中率及各项技术指标当然出现随之下降的颓势。赛场上的球队一旦失去全队的整体能动性,不得不依靠某个人(球星)沿着单一的攻击线路或在某一个进攻位点上或使用着单一的攻击手段和方法得分。这也印证了苗立杰、陈楠在本届世锦赛预赛场屡屡上演单打独斗的“精彩”场面。

2)掩护技术质量低劣,造成高频次进攻犯规。

“掩护配合”是篮球赛场上进攻队员利用身体,合理合法挡住防守同伴的对手的移动路线,或是主动利用同伴的身体挡住防守自己的对手的移动路线,从而让被掩护者迅速摆脱防守队员,获得进攻机会的一种战术基础配合方法[2]。这类进攻战术基础配合,是任何一支参与篮球竞赛的队伍,运用最多且最具杀伤力的一种战术方法。录像观察发现:中国女篮在比赛中实施的掩护配合次数不少,但成功率极差(中国队掩护成功率 60.8%,白俄罗斯为 83.3%;中国队对加拿大队,成功率分别为62.5%、87.5%;对澳大利亚队时为54.5%、86.0%)。

国际大赛中,我国篮球运动员本身就因其动作速度稍慢、身体力量偏弱而在对抗中动作较易变形,从而导致完成技术的质量较低。比赛中表现出来的最大问题是“掩护”动作的不规范,极易发生掩护犯规或掩护不到位等状况。这次赛事中,我队场均有3次以上的掩护犯规。

一般人都认为,发生高频次的掩护犯规或许与队伍的平时训练要求不严有关。然而笔者以为,国家队这个层面的运动员在重大赛事中的掩护动作质量不高,深层原因还是与国内培养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基础训练有关。事实上我国的篮球基础训练长期都在急功近利地追求竞赛成绩,缺乏对运动员的篮球意识和篮球智慧的培养。笔者认为,我国的基础训练较为忽视对运动员形成良好、合理运用基本技术意识的培养。在基础训练中,不能把握好包括“掩护配合”在内的一些基础配合的技术要领,就很难在以后的训练与比赛中实施改进。特别是现代篮球运动因其攻守对抗的激烈,更容易在比赛中被一些潜在的技术问题引发,给比赛带来负面效应。

目前中国女篮进入阵地进攻后总是以内线上提外拉,给处于1、2、3号位的攻击型后卫挡拆,创造挡拆后的突破进攻和突破分球等战术配合机会。大凡以这类战术打法为主的队伍,若掩护配合的质量不高、掩护动作不到位、掩护的时机不成熟,都极可能直接造成进攻队犯规,让本队失去一次进攻机会。

3)移动慢造成“守”形不成联系整体,“攻”构不成多点支撑的面。

移动是所有篮球运动技术和战术形成和实现的基础。篮球场上的移动有横向和纵向移动。在本届世锦赛上中国女篮在赛场上的移动能力与对手差距较大,特别是小组赛表现尤为明显(因为小组赛的实际水平高于2阶段排位赛),这或许与我国女篮参与比赛的场上队员年龄老化或者体能训练不足有关。

我们知道,凡是参与篮球赛事的运动员要争取比赛主动,赛场上经常都要采用改变位置、变化方向和调整速度等技术措施来争取方位优势和控制空间,都得采用相应的移动方法去达到想达到的攻防战术目的[3]。更直接地说:篮球运动员为了控制或支配球、为了协调有效完成某一攻防技战术动作、为了防住对手、为了投篮得分,都得通过场上移动去实现。

一支球队,如果场上队员的移动能力差,其防守控制的面积肯定不大;同理,一支球队如果参与进攻的队员移动能力弱,全队进攻只会有单一的得分点而构不成由多点进攻得分。原因就是运动员无论是横向移动或是纵向移动的能力差,都会让本队的攻、防节奏难以调和,很难让球员间相互联系而形成整体流动的防守板块;也很难将某队的进攻阵势和得分点串联成同步、同节律、有内有外、上下兼顾、可左可右、多点成面的整体进攻。前者可让进攻队找不到可以实施进攻的破绽,后者可让防守者在防守中顾此失彼。一个优秀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能力,很大程度就表现在是否可以敏锐观察到对手在攻守过程中,双方球员横向、纵向移动的速度和各位置间相互联系的基本状况,并以此来实施最为合理的、克敌制胜的应变方法(包括战术方法的应变、人员的应变、位置的应变、内外的应变、快慢的应变等)。

4)抢获篮板球的数量与对手差距较大。

篮板球是篮球比赛中获得球权的重要手段,同时篮板球也是球队实力的体现。一般而言,防守篮板球的数量表现了一支球队在攻守对抗中防守能力或优或劣的质量;进攻篮板球的数量却表现球队在进攻过程中连续进攻的水平。

篮球比赛中抢获前场篮板球意味着该队将多获一次进攻机会并且有直接、便捷得分的预期;抢获防守篮板球,表现了一支球队固若金汤的防守能力,同时也是防守队能否实施由守转攻,迅即发动攻势的最为有利的基础条件。所以,比赛中若有前场篮板球的优势,外围投手的投篮信心定会增强,投篮命中率也必然提高;比赛中若有后场篮板球的优势,发动并执行快攻的机会就会增多。

研究发现,中国女篮参与的这次世锦赛,比赛的胜负与篮板球获得率的高低成正相关。3场小组赛,中国女篮在篮板球方面与对手存在明显差距,场均相差10个,篮板球获得率分别为41%、45%、44%;而在争夺排位赛的2场比赛中,中国女队把握了机会,篮板球获得率上升到60%,这为取得排位赛的2连胜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在篮球比赛中,篮板球是影响最终胜负的关键因素,谁获得了篮板球的优势谁就基本锁定比赛的胜利。

3 队伍的组织建设和训练体制有待完善

一支球队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各个环节和各类人员达到完美的契合,需要优良的组织结构和保证其球队良性发展的管理体制。

3.1 必须解决核心队员年龄老化、体能下降的问题

作为现有中国女篮领军级的人物苗立杰,是组织中国女篮实现战术目的的核心后卫;主力中锋陈楠是组成攻防技战术打法的枢纽;而苗立杰、陈楠同时也是该队在场上最主要的得分手和防守人。可见,一支用2人力量来承担全队大部分攻防任务的球队,是不符合篮球比赛制胜规律的。她们二人又在这支队伍中打拼了10多年,年龄老化已容不得她们每场球都要出场30~35 min去奔跑、跳跃。“禅师”杰克逊说过:让乔丹连续打30 min,他的表现还不如一个高中生[4]。就是同样的道理。从3场小组赛4节的比分对比就不难发现,中国女篮与对手比分的差距前两节基本可以保持在3分以内,到了第三四节,场上球员体能明显下降,与对手的分差可达到场均9分。中国女篮与白俄罗斯队的比赛,最后2 min中国队落后10分时,中国女篮改换3分球战术。虽此时战术机会频频出现,但场上队员连续4投3分球都未中的,不得不认输作罢。

“年迈——体能必然不足”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或许这也是导致中国女篮在这次世锦赛预赛中失败的重要原因。中国女篮备战世锦赛的集训有半年之久,是所有参赛队伍中集训时间最长的队伍,而最终的比赛结果表明该队平时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如果我国女篮不能彻底解决有多人能上场打球和运动员体能不足的问题,国际大赛第4节比赛“掉链子”的现象恐怕会成为中国女篮的自然和习惯。

3.2 必须尽快解决后备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

本届世锦赛中国女篮对外宣称主要是锻炼队伍、培养新人,比赛中并没发现有新人脱颖而出,赛场上仍然是苗立杰、陈楠等老队员在拼命奔跑、跳跃的身影。女篮后继乏人,说到底是中国青少年女子篮球人才培养体系坍塌。由于缺乏投入,如今的中国女篮受社会的关注度很低。女篮队员的收入、出路等问题,确实影响了国家女篮的整体发展战略。国家体育总局篮管中心主任信兰成曾说:女篮人才萎缩速度非常惊人,全国目前一线和二线注册球员仅400余人,状况很惨[5]。大家都知道:练球的人少、选才的面窄;选才面窄、选出好苗子的概率就低。本届世锦赛对于老队员苗立杰和陈楠的过度使用,对于新队员的冷落,更难使我国年轻的优秀女篮选手脱颖而出!

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关于中国足球的发展曾明确指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6]这指示同样也可延伸到篮球运动领域。北京奥运会女篮取得第4名,这是历史的机遇,可遇不可求。随着北京奥运会的逐渐远去,女子篮球运动也面临着市场化,这时候的体制过渡更会令喜爱篮球运动的人出现痛苦,但如果能想办法把更多的女孩吸引到篮球运动中来,参与的人口基数大了——水涨船高,女篮后备人才匮乏、短缺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3.3 必须解决提高教练员临场指挥的能力的问题

兵法云:“帅乏智,卒不悍,战必溃”![7]这句话虽然适用于篮球赛场上对教练员临场指挥能力的评价;但“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也是非常朴素的真理。教练员临场指挥的应变、知人善用的实际能力或高或低,对比赛结果都会产生巨大影响。本次世锦赛中国女篮与加拿大的关键比赛中,第3节苗立杰体力严重下降,已经没有控制比赛的体能。但临场教练员不能违背科学规律,让一个已经精疲力竭的运动员还在无奈执行无力完成的战术任务,而教练员仍然没有使用年轻球员去替换苗立杰,让她下场稍加休整再去拼搏。试想年轻队员上场即使完不成进攻任务,但至少年轻队员上去还有充足的体力去防守。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场必须一拼到底且输球可能性极大的比赛,我队却违背用人规律在全场比赛中仅用了7名队员,反而让第一场表现不错的刘丹仅上场2 min,这不得不让业内人士对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能力产生疑惑。

其实,中国女子篮球水平下滑的真正原因,就是教练员整体水平较差。前国家女篮主教练李亚光再三提到篮球水平的“本质改变”论[8],其中最重要的二点都与教练员的水平有关。

第一、首先要教会队员扎实的基本功并运用到正确的地方。

第二、教练员的临场判断和指挥能力相当重要(意即:要善于根据临场的发挥来调试运动员的技术能力)。

笔者以为,中国女子篮球竞技水平的滑落,虽与教练员的临场智慧和临场指挥有关系,但更与我国各地负责青少年篮球技战术和体能训练工作的教练员的执教水平不高有直接联系。

有专家认为:我国青少年的篮球启蒙训练,过早和过分细化的分工与专门的位置技术训练,导致许多运动员在其成长过程中,因长期得不到全面的基础技术训练而动作发力普遍有些迟缓,完成技术动作的速率普遍偏慢,从而形不成超强对抗中所需且具个人特长的技术[9]。可见,近些年我国球员在世界大赛上表现不尽人意的根源或许就在于此。

3.4 必须解决深层次的体制问题

2009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在全国体育政策法规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要完成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必须要使体育内部均衡发展,尤其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更应该大力推广,而不能一味地在一些冷门或参与人数很少的项目上不断地获取金牌。讲话中还间接批评各地为了金牌,放弃并解散了包括篮球运动项目在内的一些有突出社会效益的球类项目队伍,给我国的体育事业造成极大负面影响[10]。

著名篮球评论员苏群[11]指出:世锦赛多差并无所谓,其实从男篮到女篮,世锦赛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已然成为各国为奥运会换血练兵的训练场,只有中国篮球还颇以为然,把名次看得比爹娘还重要,错过了(为奥运周期)更新换代的最好机会。我国篮球运动管理领域存在“成绩”及官员“政绩”的官僚作风可见一斑。在人才的选拔过程中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我国女篮后备人才的盘口本来就不大,一些优秀人才是否真的被选进了国家队?如纪妍妍、张伟、张晓妮和邵婷婷等优秀球员,其实都可以在这支国家女队中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的集体项目教练难做已成为国内同行默认的公论,在主管领导有成绩要求和队伍新老交替的现实面前谁都会选择保成绩,这是中国篮球发展过程中多年未变的“优良传统”。所以我们才会在捷克世锦赛上看到一支畸形的中国女篮以及近30年最差的战绩。中国女篮成绩下滑足以让篮球主管部门认识到危机的严重性,从而能在选拔和用人体制上进行改革。在足球反黑风暴异常猛烈的当下,篮球界不妨也进行一次彻底的整肃,或许这是一剂“治病”良药。

中国女篮在第 16届世锦赛失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外线结合差,掩护质量低劣;比赛中的移动能力欠缺,体能不足,导致技战术无法发挥;篮板球拼抢能力不足;女篮后备人才“青黄不接”;教练员临场指挥乏力;人才选拔可能存在制度上的漏洞。

[1] 叶国雄,陈树华. 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56.

[2]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 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14.

[3]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 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49.

[4] 王志锋. 女篮晋级期盼复制男篮奇迹 体能成球队最大祸根[N/OL]. 新文化报,2010-09-25[2010-09-25]http://sports.sina.com.cn

[5] 中国女篮选才遭遇困境 亟需狠抓青少年球员培养[N/OL]. 新浪体育,2010-09-28[2010-9-28].http://sports.sina.com.cn/k/2010-09-28/17025224469.shtml.

[6] 徐斌. 毛泽东、邓小平的足球缘[J]. 体育博览,2001(1):28.

[7]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 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2.

[8] 李亚光. 深层次问题在篮协 足球的问题篮球也有[N/OL]. 新浪体育,2010-09-28[2010-9-28].http://sports.sina.com.cn/k/2010-09-28/09005223426.shtml.

[9] 郑尚武. 位置平衡是中国男篮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J]. 体育学刊,2010,17(10):68-71.

[10] 肖天. 肖天副局长在全国体育政策法规会议上的讲话[R]. 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09.

[11] 苏群. 中国女篮这锅“夹生饭”[N/OL]. 篮球先锋报,2010-9-27[2010-9-2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f5e7f70100la3g.htm1#comment1.

Analysis of causes for the defeat of team China in the 16thWorld Women Basketball Championship

FENG Hai-cheng,ZHENG Shang-wu,PAN Zuo-jia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 526061,China)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hinese women basketball team in the 16thWorld Women Basketball Championship, and conclude causes for the defeat of the women basketball team in this era, such as poor connection between player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ring on the court, bad covering quality, low physical stamina,discontinuity produced by player replacement, the coach lacking in on-court commanding and responding tactics.

competition and training;16thWorld Women Basketball Championship;Chinese women basketball team

G841

A

1006-7116(2011)02-0101-05

2010-12-22

冯海成(1980-),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篮球技、战术理论。通讯作者:郑尚武。

猜你喜欢
中国女篮女篮临场
赞女篮二十八年夺得世界杯亚军
中国女篮赛事
第21届CUBA女篮四强攻防能力比较研究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中国女篮进攻能力分析
第26届女篮亚锦赛中国女篮失利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女篮与日本女篮为例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篮与世界强队得分能力的对比分析
篮球“三人制”裁判法执裁原则与临场应变的探讨
美国女篮大胜西班牙实现奥运会六连冠
论警察临场处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