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情来临时,我对他说,让我们谈一场“低碳爱情”吧。他提出带我去饭店吃时,我说:“我的厨艺很好,我做给你吃。”我们一起逛菜市场,回家后他打下手,我掌勺。我做的菜色香味俱全,他连声赞叹:“真好吃!”
周末相约出游,他说开车去吧,很快的。我说,这又不是比赛,咱们骑车去。于是我们一人一辆自行车,向郊外进发。
订婚时,本着“低碳爱情”的原则,我们没有买戒指,而是买了一只蜜蜡手镯,晶莹剔透如翡翠般墨绿。我满心欢喜,因为它是那样光滑润泽、质地精良,而且价格便宜。
从来没想过要买一款价格不菲的LV包,我的手提包是“美丽”牌,那是我亲手制作的。精致可爱,小巧玲珑,色彩绚丽。在用丝线串上珠子编织时心情静谧而美好。他的毛衣是“温暖”牌的,是我亲手织的,厚实而温暖。
我喜欢看电视,往往一坐下就不起来了,直到在沙发上睡着。他说,久坐不利于健康。晚上拉着我出去散步。他问我:“多久没看见月亮了?”我说:“很久了。一直以来,早上早早出去上班,傍晚下班只能看到夕阳,饭后一直看电视,所以……”他说:“这就是典型的现代都市症。在钢铁森林中呆惯了,与月亮也就不亲近了。”后来我习惯了晚饭后拉着他的手,散步半小时。晚风吹拂,我觉得幸福无比。
“低碳爱情”很健康,它让我懂得了让爱情永葆新鲜的秘诀,那就是平淡是真,杜绝奢华,回归质朴。
与父亲的博弈后 羽毛
父亲来到这座城市3年了,只为照顾我的生活。他既不会打牌,也不抽烟喝酒,几乎没有什么爱好,成天忙着买菜做饭、洗衣服、擦地板,像一台永不疲惫的机器。
父亲不仅勤劳,而且十分节俭。他很少为自己添置新衣服,旧衣服缝缝补补又接着穿。这种节俭起初是不得已,后来成为一种习惯。
父亲在农村长大,17岁丧母,作为长子,他和他的父亲要用几亩薄田来养活几个弟弟妹妹。吃饭时,最小的弟弟在饭桌上掉一粒米,就得挨上一耳光。草根汤、地瓜粥,一吃十几年,吞噬掉了孩子对美食的想象、对美的向往。
后来他奋发拼搏,开店赚钱,送孩子上大学,盖起了4层的楼房。但无论生活境遇怎么变,他依旧勤俭。
周末我提议去公园玩,他会说:“我们以前从没有周末,何况门票还要钱呢。”我买水果回家,他会说:“我们小时候没有吃过水果,这水果比菜还贵!”
我说:“爸爸,你那个年代早就过去了,现在金融风暴,消费也是爱国。”父亲眼睛一瞪,说:“时代再怎么过去,我都是你爸,小辈都得听长辈的!”
多次“战争”下来,父亲有所软化,不再用节俭的标尺要求他人,偶尔也去逛公园,给我买冬枣买核桃,但对自己仍旧吝啬。
父亲生日快到了,我该给他买什么呢?前几年我给父亲买的生日礼物感觉都不称他的心意。第一年,我给父亲一个红包,父亲原封不动地把钱又退了回来。第二年,我给父亲买了双品牌布鞋,父亲至今没有穿过。问起来,父亲就说:“今后回老家再穿!”今年,我想好了,就给他买个泡脚的木桶。他总是脚后跟疼,喜欢用热水泡脚。我在网上查询,又去店里考察,最后花了228元买了一个香柏木浴足木桶,这些钱和父亲的付出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我把沉重的木桶提回家,放到他的卧室。父亲回家后却视而不见。我问他喜不喜欢。他板着脸说:“这么贵的东西,能有多大用处!”
父亲最终还是没有用那个古色古香的浴足桶,还是用边缘破损的塑料盆。我无法用物质来取悦父亲,只能用而立之年的顺从来回报他的付出。
父亲的日子会越来越少,但我还来得及想尽办法,稍稍补偿父亲过分辛劳的岁月……这也是一场博弈,将屈服于绵绵不绝的尝试、耐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