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灌肠?小心肠穿孔!

2011-12-04 00:00:00泷语澜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1年3期


  咖啡灌肠早有拥趸,但真正风靡则缘于某电视台收视率颇高的养生类节目的热情推介。在这个节目里,某专家称:每天用咖啡灌肠对人体的好处颇多,除了能杀死直肠中的坏菌外,还能降低胆固醇,有减肥作用,更神的是,这种方法据说能提高肝脏的解毒效率,提高免疫力。节目里,这位专家更是详细地介绍了咖啡灌肠的方法,简单地说,它与普通灌肠大同小异,不过运用的灌肠液是咖啡,而且必须是用有机咖啡磨出来的咖啡粉冲泡的咖啡。由于这种养生手段特别另类,且操作方便,“排毒”、“减肥”、“降胆固醇”之类的作用更是吸引人眼球,一时间,咖啡灌肠引来粉丝无数。
  
   咖啡灌肠不可取
  
  很多专家听到咖啡灌肠时都很惊奇:一来,他们并未接触过这种另类的灌肠法;二来也并没有科学依据能够支持这种方法。而有一点是明确的:他们对此都不认可。
  “咖啡灌肠”这种方法源自上世纪30年代的一位西方专家Gerson,他最早将咖啡灌肠应用于癌症病人。“咖啡灌肠”理论认为,肝脏是人体解毒的重要器官,只要能刺激肝脏更多地消灭这些代谢毒素,就能治疗肿瘤。咖啡灌肠能够使胆道扩张、促进胆汁的排泄。因此,Gerson认为咖啡灌肠可以促进毒素排出,治疗肿瘤。
  不管咖啡对肝脏解毒能力的效用如何,可以看出,咖啡灌肠的作用与传统的灌肠方法完全不同,它的目的既不是为了清洁肠道,也不是对肠道局部给药,而是为了刺激肝脏。不过,这种理论并不被现在的医学理论界所接受。
  
  健康人不应随便灌肠
  
  抛开咖啡不谈,仅仅是一天两次的灌肠行为就足以让专业医生产生质疑。浙江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孟立娜医生解释了灌肠术——一种通过向直肠内注射液体来灌注药物或清洁肠道的技术,一般只会用于顽固性便秘患者或者是严重的肠梗阻病人身上,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病人排泄。它主要有两种作用:一是清洁肠道,二是肠道给药。
  我们的肠道需要清洁,但灌肠术的盛行还是在缓泻剂不发达的过去。目前缓泻剂的出现已很大程度上替代了灌肠法。即使是对病患,除非是不得已,否则也并不主张频繁灌肠,而对于健康人群,更是不推崇甚至反对。
  孟主任介绍,虽然灌肠能够帮助排泄,但也有很明显的副作用。首先,反复灌肠本身就是对肠道的一种刺激,久而久之会造成肠道对这种刺激的依赖,会导致肠蠕动的丧失,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便秘发生。另外,反复冲洗肠道,在冲掉有害细菌的同时,也冲掉了大量的有益细菌,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发一系列肠道问题甚至导致全身免疫力降低。最后,经常灌肠,如果不注意,会造成肠黏膜的损伤,甚至造成肠穿孔。
  
  自己在家灌肠风险更大
  
  孟主任特别提醒,自己在家里进行灌肠更是不安全的。首先灌肠液的温度很难把握,过烫或过冷的灌肠液肠道都会感到不适,过烫的灌肠液还会导致直肠烫伤。而家里的器械往往容易消毒不彻底,会引起感染。
  “灌入肠腔的液体在排出时亦会同时带走大量肠液,导致电解质紊乱,而相比之下,口服缓泻剂的优势更明显。对待病人,我们都会很慎重地选择灌肠治疗,更何况是健康人,根本不应该去频繁灌肠。”孟主任说,人体有自己的一套生理反馈机制,过度人为地破坏干预都会对它造成破坏,有害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