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工业化社会里,我们日常食用的各种粮食绝大部分均需加工处理,而如何加工才能符合人们的需求,加工过程中追求什么样的目标是很有学问的。如果粮食加工过程中所持有的理念出现偏差,那将带来损害健康的严重后果。
大米过细加工是错误理念的产物
近日,看到一篇媒体报道:题目叫《中国大米盲目追求精细化,每年损失2000万人口粮》,文章指出,吉林五常香米抛光加香、泰国香米造假等问题广泛受到关注,这是由中国大米加工业盲目追求精细化、忽视营养科学和节粮节能等问题的缩影。
的确,大多数人对于日常吃的大米已经熟视无睹,因为他们不知道大米的整个加工过程,因而也体会不到因过度加工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损失)。此次媒体的披露才使得很多人有机会了解大米精细加工所带来的问题,说其损失不仅是指食物本身加工过程中的物质浪费,同时也指人食用加工过于精细的大米给自身带来的营养损失。
在我国为什么会出现大米加工业盲目追求精细化的倾向呢?很多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时,纷纷指责粮食加工企业追逐大米精细加工所带来的高额利润,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全社会都要好好反思,多少年来,公众都在追求食物的精细化,食物越精细,越显档次,越是精品,“浓缩的就是精华”是这种心态的真实写照。反过来,吃粗制的食物则被视为落伍、低档、缺乏营养、不够现代。现在稻谷加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