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前会后悔的事

2011-12-04 00:00:00大津秀一武泽
今日文摘 2011年5期


  畅销书《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的作者大津秀一是日本最年轻的临终关怀医生。多年来他不仅对住院和住家的老人和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还通过演讲和写书等活动不断地研究人生观、生死观等问题。他的书中提到的种种“人生至悔”之例,均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犯的,却又总是被忽视的事情。他希望通过这本书来提醒人们从生活方式上入手,重新开启积极的人生。
  后悔之事一:
  没有去想去的地方旅行
  想去某地而未成行,是让最多人临终前后悔的一件事。
  即使是生命晚期(即只剩下6个月生命时)也不是不能去旅行。别怕给他人带来许多麻烦,只要想去就去吧!有一位患者,在临终的前一天突然想去日本海。京都是内陆地区,海很远,但他很坚持,因为这是“最后一次”了,家人同意了,于是大家一起乘车北上。他的轮椅停在滨海岸的沙滩上,他在沙滩中央满足地眺望大海,深深叹息。这次最后的远足为他的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有句歌词这样唱道:有烦恼就去旅游吧。而我想说,即使没有烦恼,想旅游的时候就去旅游吧,这样就不会留下遗憾了。
  后悔之事二:
  没有和想见的人见面
  如果有想念的人,就一定要立刻与他相见,我们都是这样想的,却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用心做到。东方人的美学意识非常强,当他们年老患病躺在床上时,更不愿那种体弱衰老之态被别人看到。总想着等稍微好点再见面,结果直到最后离开人世时也没能见到想见的人,留下许多遗憾。
  所以,如果有思念的人,现在就去相见吧。如果只是想一想,也许几年时间就过去了,也许会留下终生的遗憾。
  后悔之事三:
  没有认清活着的意义
  有这样一位老人,年轻时通过不懈的奋斗成功建立了一家大公司,他把事业成功作为自己的人生目的,且在一生中对自己的选择总是充满自信,无怨无悔。当他80多岁时罹患肺癌将死之际,他问自己:“为了事业伤害他人、冷落亲人,值得吗?”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实际上,为社会做出贡献相比个人事业的成功更能让人在晚年活得心安理得。在老人住院期间,他送给每一个看护他的实习医生一张彩纸,用“将来发展医疗事业的重担在你们身上,努力吧!”这样的话来鼓励他们。许多实习医生很受鼓舞。老人对我叹息道:“这才是人生的价值啊。假使能与人宽容、互相扶持,我想我的人生会活得更满足。”
  人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段路程时,已经难以靠自己去做些什么了,而这时如果没有对自己活着的意义和价值的坚定信念的话,就会总是陷在悲伤里。而这时只有强化自己的社会性,也就是说在与人的友好交往中确立自己的位置,发现活着的意义,才会令人内心平静。与人宽容,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往往会少很多悲伤;无论是健康地活着时还是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与他人友好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后悔之事四:
  没有享受到美食
  讲究吃的人并不占多数。平时我们工作忙碌,很少把吃看得很重要,总是随便对付两口,果腹即可。有没有想过一天,你胃口尽失,美食摆在面前却无法享受。这是多么无奈和痛苦的事情。更难受的是,旁人总是难以理解,一味地劝说:“多吃一点,不吃身体会垮掉的。”患者跟我聊天时常说:“被人逼着吃东西的滋味真不好受。”明明没有食欲,却为了体贴亲人的心情勉强吞咽那些营养丰富的食品。那些我们眼中的珍馐美味,对他们来说味同嚼蜡。
  生命渐渐暗淡之际,人的食欲也会慢慢消退。即使心里还想吃,可胃跟嘴早已经做了逃兵。就算勉强吃进去,也是食之无味,最后总是哀叹一声,满是失望之情。直到去世前都有好的食欲,吃得美味开心的人几乎没有。所以平时有什么想吃的、喜欢吃的就应该多吃点,而且应该和亲人朋友一起分享品尝美食的快乐。尽管我们不该对未来放弃希望,但是事实上,我们还是应该对“年老后许多东西将变得不再美味”有个心理准备的好。
  
  临终前最后悔的25件事:
  没做自己想做的事
  没有实现梦想
  做过对不起良心的事
  被感情左右度过一生
  没有尽力帮助过别人
  过于相信自己
  没有妥善安置财产
  没有考虑过身后之事
  没有回故乡
  没有享受过美食
  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工作
  没有去想去的地方旅行
  没有和想见的人见面
  没能谈一场永存记忆的恋爱
  一辈子都没有结婚
  没有生育孩子
  没有让孩子结婚
  没有注意身体健康
  没有戒烟
  没有表明自己的真实意愿
  没有认清活着的意义
  没有留下自己生存过的证据
  没有看透生死
  没有信仰
  没有对深爱的人说“谢谢”
  (尹海嫣荐自《海外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