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上海201620)
对接产业链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
——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为例
李小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上海201620)
从更新教育理念出发,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高职院校以及应用型工程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链;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工程素质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对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他们不仅能完成技能性操作,还要具备现代社会分工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既能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向研究型人才的转变,也能有效地组织和实施社会生产活动,并在实践中进行技术创新。如何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成为高校需要不懈探索的重要问题。
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看,高校结合市场因素办学是必然的趋势。因此,需要更新教育理念,结合学科与专业的特点以及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学科与专业链及产业链的对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前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轨道交通类人才。以此为契机,高校可以借鉴国外大学产学研结合的成功经验,建立面向行业发展的产学研联盟战略。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其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就是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合作办学建立的,并参照上海本地轨道交通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进行了专业设置。合作过程中,企业方提供必要的资金、师资以及产学研基地,为实施教学、教师挂职锻炼、科研和学生实习、实训及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校企之间的高层领导进行宏观调控;学院的各系与各分公司之间进行中层干部的合作,专业课老师与现场工作人员之间进行的交流。
我国2007年公布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中对工程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8条基本标准,涉及知识(Knowledge)、能力(Capability)和素质(Quality)三个方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KCQ体系。从培养目标的KCQ体系来看,工程本科或者说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与社会分工(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实践和各种能力的锻炼。这就要求一般知识与专业知识、一般性实践环节与专业相关的实践环节之间要有合适的比例。因此,高校应当改变以往那种静态的发展模式,如不变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师配置等,应更多地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需求,为此,进行必要的改变和准备。当然,单纯地围绕着市场转也会打乱学校的发展步骤,从长远看对学生的发展并不一定有利。工程教育的发展应当是一个动态平稳的过程,既要有相对稳定的培养计划,又要有中长期的发展安排,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具体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上能够做到通过适当调整,以适应市场日益将学校与就业单位拉近的现实。同时,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主动缩短与市场需求间的距离。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为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可采用如图1所示思路。
只有通过分析本专业科学技术的组成与走向、结合认识的规律性和兼顾社会的现实需求,才能制定出合理的知识体系培养方案。下面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为例来说明,图2给出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过程。首先,在必修的公共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培养目标分析、市场分析和职业分析,进而确定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即确定专业课程;其次,进行教学分析,确定专业课程应包含哪些模块,即确定模块课程;最后,确定每个模块应包含的科目。对于这样的三级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安排上体现了知识的联系性与应用性,并且以模块方式划分。
图1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
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充分考虑了以下四点:(1)确立了实习实训课程在课程整体结构中的突出地位。很多学校在实践教学中的改革与创新是基于校内实验室的实验项目的开发与完善,从而限制了实践环节的深度与广度。针对这类问题,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设计了一系列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教学过程、实践平台和实习基地,实现了与轨道交通业的良好衔接。例如,设立了城轨列车模拟驾驶系统、车辆结构部件综合实验、城轨列车运行自动控制(ATC)等课内实验项目,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接受系统的技能培训;通过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岗位实习等校外实践环节使学生逐步建立感性认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2)为保证培养方案的可操作性,提高与实践的结合度,与人才培养相关的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及教材大纲建设等都由专门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建设委员会审定,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实现了学科发展、专业技术和产业需求三者之间的协调;(3)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能够在企业方提供的实习实训基地内完成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岗位实习,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企业方在学生实习期间提供带教老师,并按照实习计划的要求,在实习结束时给予评价,确保实习质量;(4)加大培训和改造师资队伍,构建新型的双师制。理论联系实际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的有力措施,是培养未来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保证。利用与企业合作办学的优势,专职教师可以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诠释将更加透彻,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同时,与案例教学、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教材建设、科研工作等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图2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思路
高校毕业生素质与就业单位需求间的矛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工程教育的核心是实践能力的训练,实践是工程的灵魂。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学校通过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将本行业最前沿的知识与学校教学环节有效融合,深化了工程知识、工程能力和工程系统的观念,实现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上海地铁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上海市第四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资助
杨利玲,女,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教学与科研。
G710
A
1674-7747(2011)10-0068-02
[责任编辑 李漪]